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影孔子的音乐创作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影孔子的音乐创作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影孔子的音乐创作解析

一、大气磅礴的音乐风格

《孔子》是一部历史传记片,影片的背景是一个大气磅礴、辉煌灿烂的时代。音乐家赵季平就是根据影片的基调创作了该部影片的背景音乐,对于电影音乐作曲家而言,大气磅礴的音乐创作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题材、事件与人物之大使得该片的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另外在语言风格上也比一般的电影音乐创作更为准确,画面气势的营造完全取决于背景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量,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孔子》中,背景音乐及插曲相当丰富。赵季平在创作影片《孔子》配乐的过程中,将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以及现代的音乐内涵进行了有效结合,因而影片中的音乐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世界性。由于《孔子》是一部大型传记历史影片,因此,影片的音乐创作还需要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精髓。为了满足情节需求音乐家赵季平为该部影片创作了52段音乐,音乐的演奏以古琴形式为主,音乐风格厚重古朴而又不失大气。古琴音乐的演奏为影片营造了浓烈的时代氛围,并准确描绘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

二、古朴厚重的音乐主题

主题在创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眼,它通常能决定一件作品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是电影音乐的主题。赵季平为影片《孔子》的音乐设计了三个不同的主题,但总体而言还是以厚重古朴的风格为主,悠扬的旋律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舒缓的感觉。第一个音乐主题是片头字幕的背景。音乐的前奏是不同类型的流水声,在编钟宽广音域的引导下渐渐出现箫声,最后演变成琴与箫的对答,音乐的退场伴随着编钟声和片名的出现而结束。在这段音乐中始终都有流水声相伴,潺潺清幽的流水声就像是喃喃絮语,为影片营造了一个宁静悠远的意境。当白发苍苍的孔子回到鲁国时,这个音乐主题伴随着嘈杂的人声准确地体现了孔子此时内心的激动,音乐伴随着孔子蹒跚的步伐延伸至曲阜城楼,直至孔子跪下并发出一声含血带泪的呼唤时,音乐主题也伴随人物的情感进入了高潮,突然之间音乐又转为安静的箫声,与此同时镜头也发生了转换。第二个音乐主题是以交响乐弦乐形式为主的演奏。在孔子老年发出衰老的慨叹时,温暖的色彩在音乐的伴奏下呈现出淡淡的哀伤。另外,该音乐主题还在孔子率众弟子出游、季氏请孔子回国、孔子郑国授课以及互让肉汤等场景中出现过。第三个音乐主题主要体现在C大调上,音乐由起始的小三度上行转换成G大调,此时孔子在鲁国的大殿中慢慢地走着,随着音乐调性的变化,音乐的节奏和力度也在逐渐延伸,孔子对礼仪的坚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坚持。另外这段音乐在齐鲁会盟礼、漆思弓拜师、孔子会见老子、孔子代国相受冕、反对子路出仕等片段中都曾出现过。这三个音乐主题虽然在表达的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突出人物内心活动及情感变化的作用。它们在影片中有时单独出现,有时采用相互拼接的方式出现,自由组合使得音乐主题更加多变,电影音乐的表现力也更为丰富。三桓季氏在影片中是一个与孔子站在对立面的人物形象,该人物出场时作曲家设计的一段音乐是由长号滑音开始,然后是一段氛围很强的音乐主题,打击乐的敲击声时高时低并伴随着主人的号丧,贵族的离世意味着奴隶即将面临殉葬的命运,恐怖的杀戮氛围被凄厉的箫声以及陪葬孩童的哀号衬托得极为浓烈。凄厉的箫声与号丧的画面使得这段音乐充满了恐怖色彩,并伴随着一些战争、战乱的场面出现,恐怖成了三桓季氏的代名词。

三、民族乐器的应用

在电影《孔子》的音乐创作中,箫和琴等民族乐器是音乐中最常用的,在作曲家看来,箫的音量较小,但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合演奏委婉低沉的曲调。箫声可以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其情感表达细腻而丰富,仙风道骨般的韵味使得音乐具有深刻的含义。如在影片的开端即孔子的出场就是用箫声来演绎的,同时也赋予了孔子如箫一般洒脱的人格。箫在影片音乐主题中运用得比较多,如鲁君退缩、季氏送玉、孔子辞冕等场景都出现过,尤其是孔子辞冕的那一段,凄凉哀婉的箫声将孔子内心的绝望体现得淋漓尽致。古琴是该影片音乐创作中应用较多的另一民族乐器,“琴棋书画”在我国古代是作为判断文化知识和技能素养的重要门槛,而古琴则是第一道门槛。影片《孔子》利用民族乐器古琴营造出极为浓厚的氛围,在萧的衬托下更显悠远,孔子这个至圣先师的气质和精神在古琴的酿造下更加鲜明和立体。影片在讲述“陈蔡绝粮”场景时切入了孔子弹奏古琴的画面,一曲《流水》在断粮的几日中从未间断,影片通过独特的场景和乐器表现了孔子身上强烈的文化气息。人声的使用为影片增色不少,在讲述孔子出走以及颜回等待孔子的路途中背景音乐都使用了女声独唱的方式,从而将主人公内心难以抒发的悲伤情怀表现了出来。合唱的出现也在电影中独树一帜,如在孔子击鼓和回归鲁国的路途上使用了合唱的方式来增强画面的气势。

四、结语

音乐是一种语言,作曲家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乐器音色、配器等因素进行有机组合就能形成一部新的音乐作品。受时代的局限,影片《孔子》的音乐创作与一般影片的音乐创作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和声、配器、写法和功能都必须符合时代背景,因此,作曲家用琴、箫和编钟等民族乐器来营造远古时代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本文作者:国辉 单位:天津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