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播红色电影音乐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播红色电影音乐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播红色电影音乐论文

一、在这些红色电影中,涌现了很多红色电影音乐的经典

如《歌唱祖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南泥湾》、《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等,这些曲目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成为见证时代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这些红色电影音乐在社会文化领域当中广为传播,成功地担当塑造主流价值观,体现国家意志的任务,充分实现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得个体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感召,自觉认同“构成经验自身的社会秩序的客观特征”,积极主动接受被赋予的某种社会身份,被成功地建构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这些红色电影音乐承载着某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人们的集体记忆,成为研究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体系如何进行成功的塑造和传播这个问题极好的文化样本。1949年新中国之后“红色电影”有许多观众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如《地道战》、《》、《小兵张嘎》、《上甘岭》、《江姐》、《苦菜花》、《红色娘子军》、《冰山上的来客》等等,它曾经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走过岁月。“红色电影”更多地指向于,在两种或多种体制制度或思想观念并存时,能够代表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那一方,以这种意识形态指导拍摄或将这种意识形态渗透到影片中,并使之成为影片的主导倾向。出现于红色电影之内的插曲或主题曲,对红色电影所倡导的主旋律的精神价值进行渲染、加工、美化、煽情,在某种意义上,红色电影能制造精美绝伦的视听场面,它还能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使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融入到剧情设置的特殊情境,电影音乐在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让观众们与片中人物感同身受,不由自主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影片传达的主题思想、价值观念。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经高度推崇电影中音乐的重要性:电影里面的音乐有一天能像电影里的画面那样成为一种可驾驭自如的手段,声带有一天能像画面那样从一种复制的技术转变为创造的技术。因此,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电影音乐参与塑造艺术形象的功能过于低估。而在大众文化领域,首先被人们记住的是电影的某个经典唱段,而不是某段电影画面或者镜头。红色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那段西皮快二六“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段唱词豪迈冲天,充分表现了革命壮士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那个年代人们津津乐道和勇于效仿的精神偶像。崇敬英雄、歌颂英雄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创作风格成为红色电影音乐最为典型的电影修辞。

二、红色电影音乐并不完全寄托于英雄叙事

有的红色电影音乐充分展现了优良的民族音乐传统,同时还赋予了音乐以精美的文学色彩,充分体现出红色电影音乐中雅俗共赏的音乐风格,如电影《上甘岭》的音乐插曲《我的祖国》(作曲:刘炽),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作曲:刘炽),《草原上的人们》里的歌曲《敖包相会》(作曲:通福),《我们村的年轻人》里的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作曲:张棣昌),《柳堡的故事》里的歌曲《九九艳阳天》(作曲:高如星),《红日》里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作曲:吕其明,肖衍为),《英雄小八路》里的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曲:寄明)等等,这些红色电影音乐涉及的体裁广泛,创作手法更为鲜明,它们真诚地表现出人们在面对民族危亡时的勇敢无畏精神和勇于开创幸福生活的决心和意志,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电影音乐对声音形象的塑造更为明确,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形象化明朗化,尽管每首歌曲都有其固定的表达范畴,有歌颂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表现了革命解放战争,还有歌颂解放后新中国幸福生活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也出现了很多表达爱情的红色电影歌曲,但是它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色电影音乐通常以主题曲和插曲的形式来表达,红色电影音乐主题曲以表现电影作品主题为主旨,它表达了特定的情感和音乐风格,集中表现了电影作品的影像形象、人物形象、时代背景和情感基调等,由于电影歌曲都有文字撰写歌词,因此其表达主题和情感基调往往具体可感,因此能对剧情及电影主题能起到概括、揭示、强调、隐喻的功能,从而有助于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和体会,如以电影《红色娘子军》为例,其主题曲《向前进》堪称经典,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音乐;1958年的电影《英雄小八路》则根据真实的抗战故事,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1978年10月27日召开的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上,通过决议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音乐节奏铿锵有力,歌词洋溢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充分表现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激励着青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电影插曲也是红色电影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

常常出现在某些重要的电影场景内,它们针对某一具体的情节主题而创作,它们与剧情的发展紧密联系,主要承担着表达人物情感,推动剧情发展、烘托环境气氛的艺术功能,从20世纪上半期起,电影插曲就被广泛运用到电影音乐的制作上,优秀的电影插曲所达到的轰动效应屡见不鲜,如《马路天使》中的《四季歌》,电影插曲的表现形式也是比较多元化,每次出现都是配合特定的剧情或场景,以穿插形式出现,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英雄赞歌》、《敖包相会》、《映山红》等等,这些电影中插曲为电影作品的主题思想做出了补充说明,有些甚至作为影片音乐的主题思想贯穿整部电影作品。电影《柳堡的故事》在以战争为题材广泛流行的特定历史年代,将爱情作为电影主题在硝烟中净化提升,其插曲《九九艳阳天》轻松明快、纯净甜美,成为了一首给人以淳朴、阳光、健康等精神感受的爱情赞歌,还有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几首著名电影的插曲,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的雄鹰》这些插曲将政治、爱情、间谍、战争等元素与少数民族服饰、高原和雪山风光等诸多视觉元素结合起来,为电影完成叙事赋予了鲜明的艺术风格,而电影插曲的作曲家们根据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进行的升华改编,使得民族音乐风格的艺术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为民众服务,而与画面结合赋予意义的电影音乐更是如此。成功的电影音乐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并喜爱,只有实现这个前提,才能谈论电影音乐的其他职能,红色电影音乐也是如此,只有首先具备巨大的艺术价值,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才能谈得上附着于其上的其它职能。红色电影音乐也是如此,首先它得是精美的文化产品,充满艺术价值,其次才能在传播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丢掉这个前提,即使是程式化的红色电影音乐,也不能机械地实现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包装,红色电影音乐成功地实现了艺术价值与意识形态的无缝对接,因而能够成为艺术传播和政治传播双赢的经典。也要看到,当下对红色电影的研究有之,对红色音乐的研究有之,而着重对红色电影音乐的研究尚不多见,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红色电影音乐的研究做的还远远不够,如此重要的研究对象,其负载的意义绝不能停留于音乐艺术本身,其参与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构建,对民族文化传统和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对几代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的精神动力的讴歌和赞颂,都是在当下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弥足宝贵的精神资源,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发掘研究。

作者:廖婷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