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影音乐民族特色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民族电影音乐可以用来唤起民族情怀
这一点在早期电影中已初见端倪。1931年,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影片中运用了大量传统歌曲,它是中国电影开始使用插曲等音乐形式的标志性影片。自此以后,电影产业开始围绕爱国主题展开电影制作,革命歌曲在电影中大放异彩,互相点缀。这些出现在电影中的革命歌曲大多都在表现一种昂扬的斗志,不仅完美地表现了电影的情绪,还能激励民族精神。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义勇军进行曲》了,它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在创作中它抛弃了革命歌曲的一贯模式,精妙地将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融合进去,铿锵有力、张弛有度,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被采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些革命歌曲不仅有着作为音乐的艺术性和完整性,而且在电影中的使用达到了非凡的效果,并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对民族情感的激发,有着强烈的效果。
(二)电影音乐可以描绘民族风俗
在革命时代之后,中国的电影开始进入描写传统文化风俗的时代,这一时期,电影音乐也从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变成了描绘风土人情的民俗歌曲。少数民族文化开始走进电影,音乐与电影交相辉映,例如陕北“信天游”、内蒙古草原牧歌、江南小调、东北二人转,都在电影中生动再现。大多数的电影民族音乐都是利用民族乐器,结合民族的传统背景,利用山歌或民间小调,来表现多民族大融合的国家的风土人情。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令人应接不暇,与电影的画面相配合、交融,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民族风情画卷。在影片《五朵金花》中,白族青年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受到他们热情乐观的精神和态度,电影中的音乐来自白族的传统乐器,再加上古曲和木叶、竹笛,尤其是一曲清澈悠扬的《蝴蝶泉边》,让人仿佛置身于旖旎的大理风光中。电影《阿诗玛》中的彝族风情和《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塔吉克族风情,都因为极具感染力的民族音乐,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品莫过于雷振邦先生创作的电影《刘三姐》中的配乐了,它保存了壮族民族音乐的原始风貌,与电影的情节、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带有浓郁的地方风俗和自然的生活气息。
(三)电影音乐可以用来展现农村题材的乡土气息
中国的农村文化具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关于农村题材的影片自然也不少见。陈凯歌、张艺谋等,都曾经把镜头推向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1984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黄土地》就是一部有关黄土高原的电影,电影配乐中大量采用了陕北“信天游”,音乐节奏悲壮、苍凉,和电影中风沙呼啸的黄土高原相互配合,几乎融为一体。在苍凉的黄土高坡上,一曲曲“信天游”,都是自然赋予人们最原始的呐喊,通过电影中的配乐,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西北地区的粗犷和自由。另外,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中也较多地使用了地方乐器和曲调,表现了最原始的农村文化,把电影情节中真实、自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情节的关键点“野合”的场景中,运用了民俗乐器唢呐,画龙点睛。其中广为传唱的《妹妹你大胆往前走》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和喜爱。农村题材的电影中,多用音乐来表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特色,散发着浓厚的地方气息,但在电影中又恰到好处,不会给人粗俗之感。
二、民族乐器和曲艺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一)民族乐器的使用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中,大量使用了琵琶这一民族乐器,在电影的开场,婉转的琵琶声便出现了,与电影开始时,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相互呼应,随着琵琶声的高低起伏节奏变化,情节也在急促和缓慢之间切换发展,整部电影因为传统音乐的使用变得悠扬优雅。再比如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将西方乐器和中国传统的马头琴、二胡相互结合,与电影的武侠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空灵之感,不仅能感受到西方乐器的磅礴大气,还能感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和婉约。
(二)民族歌曲在电影中的运用
民歌带有明显的大众性,各民族都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歌。北方的民歌往往粗犷豪放,有苍凉之感;而南方的民歌则细腻阴柔,有清新婉约之感。电影《嘎达梅林》里采用了很多民乐素材,祝酒歌、长短调等,在将蒙古族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电影的过程中似乎体验了一次蒙古族的生活,如临其境,很容易被音乐带动和感染。再如电影《凤凰琴》里,利用口琴、竹笛的简单配合,与升国旗这一场景相配合,用简单的乐器来表现山区孩子们的丰富情感,也表现了小学的贫穷和落后。还有影片《菊豆》,在人物的哭诉场景中,大胆采用了“埙”这一传统陶制乐器,悲凉凄怆,完美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对封建主义的控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运用二胡和板胡的独奏,表现了福贵命运的变化,淡淡的悲哀却能表现电影的主题,催人泪下。
(三)戏曲在电影中的应用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
如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完美地运用了戏曲的元素,通过情节来表现京剧的段落。将京剧的情节和电影的情节相交相错,用京剧渲染了气氛也升华了电影的主题。
三、民族特色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一)展现中国民族特色
作为我国艺术的一个分支,民族音乐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中国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通过电影中的民族音乐,中国的风格各异的民族特色也能更为广泛地进行传播,被更多人了解和熟知。在许多电影音乐中,中国的音乐家运用他们对民族特色的理解和感受,将民族音乐不着痕迹地镶嵌进电影的情节脉络中。通过电影音乐的交流,各国之间可以搭起友谊的桥梁,在艺术上相互交流,加深理解。
(二)渲染电影的气氛
音乐对电影来说,就是强化情绪、烘托气氛的作用,以增强电影对观众的感染力,引发观众的共鸣。而在许多表现民族风俗的电影中,运用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就能完整地表现民族文化。如电影《丝绸之路》里,用云南特有的葫芦丝来表现沙漠的奇异幻影。音乐往往在情节的起伏中产生变化,随着情绪的不同而各有高低缓急,随着电影所表现的风格的不同而带有不同的民族色彩。
(三)表现电影创作者的情怀
一部电影是否有独特的风格,往往取决于导演的创作风格。在电影中使用民族音乐,是创作者对自我情怀的一种表达和抒发。另外,音乐能表现镜头或者画面表现不出的情绪和心理。很多时候情绪是无法用一个镜头或演员的一个动作和表情就能完全表现出来的,这样的情况下,电影音乐就可以刻画出这些难以表现的情绪。
(四)掌握发展民族电影的恰当方法
让电影中的民族音乐在情感上抓住观众,打破民族界限,实现人类最根本情怀上的理解和共鸣。如电影《红高粱》中的音乐就能够表现出人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和执着,在观众中产生广泛的认同感,在情感上打动观众。根据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优势,创作出有中国烙印的优秀民族电影音乐,可以不局限于革命歌曲、戏曲和民歌等,与世界范围内优秀的电影音乐求同存异,把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渗入电影之中。
(五)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根据数字技术的发展,完善电影配乐制作过程,让民族特色与最新技术相结合,在创新中走向世界,用创新的方式表现传统文化,让中国特色的民族电影音乐成为中国电影的标志。以武侠电影为例,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夜斗这一场戏里,人物的动作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忽快忽慢,以动作上的打斗表现人物内心的斗争,隐含着深奥的中国美学。在中国电影中,传统的民族音乐无论以哪种表现方式进行呈现,实质性的内涵都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通过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来反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点,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第二,将现代音乐和古典音乐相结合,与西方音乐体系进行对比,在创作上进行较大的突破。电影和电影音乐是密不可分、互相依托的,电影音乐为电影服务,但它又是独立于电影的一种存在。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化元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吐故纳新。
作者:杨媛媛 单位:新乡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