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画电影音乐拟画性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综合艺术,其画面与音乐呈现出一种互构关系。电影中的音乐,其意义指向由于画面的参与而得到明确,并有由画面营造的视觉通感作为补充,表现力得到了极大丰富。本文从视听互构形成原因的角度入手进行探究,尝试提出动画电影音乐的“拟画性”,并总结影响动画电影音乐拟画性强弱的因素,以及拟画性的具体表现和优势。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将以一个打造优秀视听效果的范例——动画电影《海洋之歌》为例,尝试从拟画性的角度阐释这部影片的情感特征、叙事线索和故事内核。
[关键词]动画电影音乐;拟画性;音画关系
在《电影音乐技巧》一书中,缪尔•马提森这样描述电影音乐:它“不应当被看作装饰品或石膏墙的裂缝填充物,它应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①尽管电影音乐在创作完成后需要经过剪辑适配才能在影片中发挥功用,可以说是服务于画面的补充性元素,但当下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中,音乐在表现时空、氛围、情绪及影片内涵等方面都是无可替代的。正是有了音乐有效地、高质量地与画面相适合,动画影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其艺术感染力。如果分别就画面和音乐而言,画面善于表意,而音乐则更善于抒情,且具有多义性。但电影音乐不然:当电影音乐处于剧情和画面组成的强烈语境下,其意义是可以被阐释的,甚至能够形成强烈的画面记忆感。很多影视文献都承认电影的视听采取了互构形式,但在为何存在互构性的问题上,却难见通行的定论。在此,笔者尝试提出拟画性的概念:“拟画性”即有指向性的音乐能使人产生近似画面的视觉通感或情节假想的特性,它对应着一种由长期丰富的生活经验带给人的联想结构。这种视觉通感和实际画面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对画面进行补足。需要说明的是,“拟画性”是以音乐对画面和观影效果的影响以及音乐更好地配合画面进行叙事为前提提出的。动画电影,由于其历史原因而与音乐的关系异常密切:动画中夸张的动作设计和运动,让音乐成了使观众短时间内建立起心理认知的有效手段。下面,笔者尝试以动画电影《海洋之歌》(SongoftheSea)为例,阐述动画电影音乐的拟画性。该片由爱尔兰“卡通沙龙”(CartoonSaloon)公司制作,讲述了一个关于“迷失”和“回家”的故事。故事背景设置在现代的爱尔兰社会,以一个关于“塞尔奇小精灵”的歌声的爱尔兰民间传说为切入点:故事中的主角西尔莎是最后一个拥有海豹外貌却能化为人形的生物,尝试着想要回到大海里——那是一个童话世界即将终结的时间点,而对那些不想离开人类社会的精灵来说,海豹仙子的歌声是让他们回归并获救的唯一希望。由于“精灵的歌声”是一个主要线索,影片用多种音乐手法对电影的情节和画面进行了描绘。该片的音乐作者是法国作曲家布鲁诺•库列斯,他为该片写的配乐与画面丝丝相扣,宁静幽远,纯净简洁,帮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爱尔兰的文化氛围。该片上映后深受好评,并在第87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动画长片奖评选中荣获提名。
一、拟画性反映音乐与画面内容、风格的匹配程度
音乐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而一旦依附于影片画面,它的意义往往就要受到画面的影响。当音乐可以表达的内容与画面内容吻合时,人物的情绪、场景氛围就得以延续,音乐的拟画效果就增强。例如,《海洋之歌》中,当西尔莎发现了母亲的画像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是以钢琴为主旋律、忧伤而舒缓的《妈妈的肖像》(TheMother'sPor-trait),这首曲子很容易使观众理解西尔莎难以言喻的淡淡伤感——内心想法并未在画面上演出,但却经由音乐直白地表现出来。但是,如果音乐是先于画面创作的,是否还有拟画性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动画发展史上,迪斯尼、米高梅、华纳兄弟等公司出品的早期动画,由于在制作过程中画面的可控程度高而音乐的可控程度低,所以几乎都会等到音乐确定之后再进行画面创作,以画面去贴合音乐的节奏。这种做法能让音画得到高度统一,最终使画面表现力大大增强。又如迪斯尼著名的音乐动画集《幻想曲1940》,其中的音乐尽管主导了画面,但并没有超出画面而存在。可以说,除了少数先锋实验动画外,动画音乐最终达到的效果都是“以音衬画”,无论它是否先于动画诞生,只要有和谐的画面相配合而使它有了明确指向,它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拟画特征。音乐的风格可以体现不同民族的音乐习惯和文化内涵,动画音乐也只有与画面风格相匹配,才能对时空和情节有更好的展现。《海洋之歌》的故事来自凯尔特神话,片中使用了大量爱尔兰民族乐器,如竖琴、哨笛、风笛、宝思兰鼓等;同时,片中许多乐曲也带有爱尔兰民谣特色,如《德里小调》(TheDerryTune)、《离开》(Getaway),令整部动画在听觉上极富爱尔兰风韵。影片的画面风格采用绘本形式,人物造型简练、夸张,色彩饱和度较高但搭配柔和。由于该片的画面和音乐有着相同的文化特性,所以其音乐在对画面的填补上有很大的优势:音乐让唯美的色彩更加唯美,空灵的感触更加空灵,给人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美的感受,更真切地描绘了爱尔兰的绿树成荫、河流纵横的如画风景。例如在音乐《与鱼儿共舞》(DancewiththeFish)中,唯美、清新、具有童话色彩的音乐就与画面完美搭配在一起,共同描述了海底的神秘和美丽。
二、音乐元素对拟画性的体现
动画电影的音乐与真人实拍电影的音乐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因为动画画面本身是更需要被人们认同的假定画面,所以观众对于由音乐营造出的画面感更为看重。旋律和节奏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其中,旋律是最能直接引起听众视觉联想的要素,因为其包含的可供受众理解和联想的成分通常最多,众多成功的电影音乐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往往都是其表现主题的旋律。同时,动画画面在表示速度和力度方面的不尽人意,恰恰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补强”:节奏可以奠定画面动作的急缓基调,表达人物心理的焦虑或平静,让整个画面的动态变得富有弹性,极大地增加其心理速度和力度。电影播放过程中,在节奏的推进下,旋律对画面的描绘往往由旋律线的走向、音程跨度甚至调式来完成。在《海洋之歌》中,《向着信念》(HeadCredits)是母亲在家中为本恩演唱的曲子,虽然影片并没有明确的画面去表述这首歌的背景甚至内容,但观众可以通过轻盈、绵长又带一丝伤感的旋律,将这首歌与母亲所讲的故事进行整合,主动接纳并感受影片所铺陈的伤感基调。音色是声音的一种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其音色也就不同。而动画具有高度假定性,其画面往往经过夸张、变形,甚至完全是主观臆造的,所以本体并不明确:除3D动画等少量将物体描绘得十分逼真的动画外,画面中很多元素的属性、材质都需要通过声音得到确证。例如《海洋之歌》中那些美丽的光点,如果单凭画面,观众并不能推测这些光点给人的触觉感受,但《印记》(TheSeals)用特殊的器乐给这些光点赋予了闪烁的、清亮通透的、玻璃般易碎的印象。观众配合着画面中斑驳的青色背景,就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些光点中微微透出的寒冷、安静、纯美和脆弱,得到美而忧伤的体验。又如在影片50分54秒处,本恩在寻找妹妹西尔莎的途中见到了一位长发精灵,这时的音乐《你是谁》(WhoareYou)主要使用了弦乐拨奏和爱尔兰竖琴的音色,这两类弦乐器不仅在外观上酷似精灵的长发,同时其音色的饱满颗粒感、轻巧活泼也与矫健、灵活的精灵形象极为相似。织体反映了不同旋律线在空间上的交织和构成,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力也很强,尤其是在对时空和心理状态的表现上。与实拍电影不同,动画音乐的旋律线不但包括普通器乐,还包括部分环境音效,这源于动画强烈的表现性而非再现性。在《海洋之歌》中,表现乡村自然风情的《德里小调》可以为例:它用具有民族风情的弹拨乐作为主旋律,传达田园的单纯静谧;模拟发光亮点的器乐穿插其中,表现了树林的圣洁和幽深;由变声器合成的飘荡不定的声音,好像树林里穿梭轻吟的未知生命;作为背景音的“沙沙”声,像树林中不断被风吹动的叶子,带给人不安。这首曲子的织体表现了场景内部饱满而富有层次的声音,给画面赋予了神秘感。曲目《哀伤》(Sadness)也是一例:两把提琴一低一高,一沙哑一明亮,配合父亲祭奠母亲的画面,使观众仿佛体会到父母二人穿越时空的对话。而在全片最高潮处,西尔莎重复演唱“主旋律”(TheSong):在唱第一遍时,人声尾音拖长并加入分解和弦声部,此时画面中的西尔莎飘了起来,周身散发光芒,表明魔法已经发生作用;开始唱第二遍时,音乐加入了明显的混响从而更有穿透力,画面上西尔莎的头发变回棕色,这说明魔法已进一步作用;第二遍唱到末尾时,西尔莎的光芒像带子一样漫天飞舞,这时的音乐中则加入了柔和的成人女性声部,令画面的神圣、庄严感大大增加。可见,音乐织体的拟画性让画面情感表达的感染力陡增。
三、动画电影中音画关系的拓展
整部《海洋之歌》都围绕着关于塞尔奇小精灵的民间传说展开,以回归“海洋”和“故乡”为母题进行叙事。在该片的原声音乐唱片中,有若干首曲目都描绘了这一主题,如《海景》(TheSeaScene)和《与鱼儿共舞》直接表现了大海,《印记》和《哀伤》则表现了分别的悲伤,而《德里小调》和《长途车上》(IntheBus)表现了追寻、探索和回归故乡之路。除此之外,音乐也借助其与画面的关联性成为串联影片的线索,如开篇的《向着信念》是母亲讲故事时所唱的歌,于是便承载了本恩的童年回忆和古老的精灵故事,其主旋律也便拥有了神秘的色彩,成为“回忆”和“故乡”的载体。而在各种版本的主旋律乐曲中,即使这个旋律与其他配器相结合,形成不同的曲风,最终也还是指向其最初的内涵所在。借助音乐推动情节的发展是《海洋之歌》的一大亮点。呼应着片名中提到的“歌”,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与之同名的歌曲,以爱尔兰风笛演奏出的主题旋律与爱尔兰竖琴音色相结合,简单、直接地阐述了影片主题的情愫,歌曲中的女声神秘而柔和,用唯美的诉说唱诵为影片主题埋下了忧伤的伏笔。在全片中,主题乐段一共出现了七次,其中,本恩的母亲向他展示能吹响的贝壳是其第二次,而在此后从西尔莎用贝壳吹响这段旋律,到最终西尔莎用自己的力量唱出了声音的过程中,这段旋律就如同一条线索,随着情节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出现,贯穿着影片,最终向观众们揭示——原来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海豹仙子的美妙歌声,西尔莎天生不会说话,而只有让她开口唱歌才能拯救众生。毋庸置疑,这首歌也将影片推入最高潮。同时,音乐手段也是动画电影情感外化的需求。动画电影一般都要求充分调动镜头语言,只要可以把情节表述清楚,能不用文字和语音就尽量不用。况且当人处于情感激动的状态,如非常高兴或悲伤时,就很容易失语,此时音乐就可以成为内心情感的最佳代言人,只有借助音乐才能准确地、淋漓尽致地表现其心理状态。如当本恩坐在船上看到海豹时,影片响起了音乐《哀伤》,曲中以哨笛模拟了海豹悲切的鸣叫声,很好地表达了离家的伤感之情。此外,借助音乐来交代时空也是动画电影常用的手段。动画的场景和时空都是具有高度假定性的,于是音乐在表现场景、确定空间关系方面功不可没。《海洋之歌》的原声音乐中,作曲家使用了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爱尔兰风笛和爱尔兰竖琴,二者分别出现了10次和14次。这两种乐器的大量使用,让整部影片的音乐乃至全片拥有了一种独属于爱尔兰的饱含着空灵、忧伤的深情。需要指出的是,音乐的拟画性并不意味着音乐创作一定要沿着画面的“既定路线”走。电影是综合艺术,对音画关系的适度把握往往能够创作出富有意味的新感受。例如《海洋之歌》的插曲《奔跑》(Run)表现的是麦克•利尔的狗送兄妹二人回家:单听节奏,《奔跑》中急促的弦乐和密集的鼓点会给听者以焦虑、恐惧的错觉;单看画面,麦克•利尔的狗的动态是很温柔的,另一只狗小Q的跑动也很轻盈、愉快。可以说,音乐和画面在此都没有准确表现出当时的情状。但是,当音、画二者结合时,影片就出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画面给了音乐以明确的描述对象,而急促的节奏和沉重的拍子描绘出了本恩急切地想要挽救西尔莎,与死神赛跑的心情。总之,在《海洋之歌》中,音乐的功能是丰富的:它强化了影片主题,使之流畅贯穿全片,用乐音的细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有力地烘托、渲染了故事中的情绪,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拟画性”的特质——动画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使音乐在观众的欣赏过程中产生的这种性质,提供了一种假想画面,很大程度上对实际视觉画面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在抒发情感、渲染氛围、推动情节、表现主题方面都是大有作用的。《海洋之歌》这部颇受好评的动画电影也正是借助其优秀的音乐创作、良好的音画配合,才将其动画之美充分地发挥出来。
作者:高若雪 汤宁娜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