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方法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结合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定位、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中的应用现状,通过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加深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方式,探索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教学新模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探究“学”“练”“讲”教学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学”“练”“讲”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电工电子教学;应用研究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越发重视,不断给予新的指导政策,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以往人们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培训会“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也逐渐有了改善,职业教育进入空前高速发展阶段。2014年5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应届初中毕业生有序分流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1]。2019年12月31日,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支持[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共享逐渐摆脱了空间的限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推动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未来教育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必然的趋势。翻转课堂正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在这种新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对“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学”“练”“讲”教学方法的应用,来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加深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教学现状
1.1课程定位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是中职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技能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获得工作岗位的通用职业能力奠定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在中职学校多开设在第二学期,要求学生理解理论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1.2课程教学方法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各章节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提高“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们的重点研究问题。以长春某职业学校为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物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后再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操,但由于中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才能完成实验任务,这种模式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1.3翻转课堂应用现状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是学校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为给缺课的学生补课而产生的教学模式[3]。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中,知识内化往往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在课后,因学生在家中独自学习遇到问题只能通过网络或笔记查询,无法获得教师的及时解答,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优化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顺序,从而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中却应用较少。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中可以省略冗长的基础知识铺垫,将知识传递阶段调整到课前,课上由教师引领学生共同探究重难点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课程教学模式路径探索
2.1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
中职学生普遍动手操作能力强,但不爱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4],中职教师经常需要在专业课上穿插讲解基础课的知识来确保教学的完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职学生偏爱于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5]。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多在教室学习基础知识,但教室的学习环境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实践课程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地点,例如在各种实验室或自然环境中进行,相比之下,这种环境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翻转课堂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视频的形式移到了课前,相对于传统课堂学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学习环境,例如在家或在他们喜欢的地点进行学习。对于学习时间学生也可以自行掌握,自己选择观看教学视频时间,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回看,对于掌握的部分可以快进处理,自己控制学习深度和进度。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或提出自己的疑惑,当学生体验过主动探索知识并收获果实的乐趣后,自然会提高对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2.2强化中职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
加深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提高其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练”“讲”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深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首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前能够利用网络,形成对知识内容的初步认识,教师能够节约讲授基础知识的时间,将授课重点集中于对理论难点和实践内容的深层探究中,在探究过程中采用“精品例题以练代讲”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在教学环节的最后还能够利用“费曼学习法”等方法安排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公开表述,利用知识输出能够促进知识输入的原理,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学”“练”“讲”教学方法可以从“课前初步认识”到“课上进阶认知”再到“课后完善认知”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
3“学”“练”“讲”教学方法探索与应用
3.1探索“学”“练”“讲”
正是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它以翻转课堂为框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了“精品例题以练代讲”和“费曼学习法”,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符合中职学生“喜动不喜静”的学习特点。“学”“练”“讲”教学方法大体流程如图1所示。“学”“练”“讲”教学方法主要由“学”阶段、“练”阶段、“讲”阶段三部分组成。1)“学”阶段,是知识传递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课前用简短精炼的教学视频代替教师的课上讲解,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先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每组4人为宜,后将录制好教学视频放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学习。视频内容应简明扼要,每个视频围绕一段特定的内容讲解即可,这样做可以让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范围之内,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复习查找时也比较方便。在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教学视频后应附上少许测试题帮助学生及时自我检测,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作答,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线上讨论,总结出最终答案由组长再次上传。学生课前学习中的情况都能够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正。2)“练”阶段,是知识内化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在课堂上用概念测试题以练代讲,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是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Mazur)在“同伴教学法”中提出的,其核心是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部分,教师针对每个部分设计概念测试题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师还能够通过点击器、电子答题卡等获得班内学情的及时反馈,从而简述或跳过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针对错误率高的内容重点讲解[6]。测试题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概念测试题难易度要适中,太简单或太难都会影响学生的讨论热情,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考虑运用“苏格拉底方法”——通过揭示错误答案的矛盾之处让学生达到认同,例如加入一些改错题、探究题。教师在发放测试题之前应对基础知识再进行一次概述,目的是带领学生回顾一遍课前的学习内容并改正学生在“学”阶段有可能出现的错误理解,并对线上讨论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7]。3)“讲”阶段,是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的环节。主要包括:利用“费曼学习法”进一步完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费曼学习法”是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倡导的高效学习法,该方法认为认知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完整叙述出来,如果在教学的最后安排学生将自己学到的内容讲给其他人听,讲课学生就会在脑中梳理知识的逻辑、反复推敲自己的语言,尝试用最简练的语句将知识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旁听学生在听不懂时还会反过来提问从而形成辩论,这一过程也会进一步促进双方知识内化。由于中职学校班级人数较多且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录制微课视频[8]。学生讲述的内容应针对重难点问题,不必将所有地方都讲一遍,因此准确地找到本次教学的重难点尤为重要。
3.2应用
以“基尔霍夫定律”课程为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2版)》教材。“基尔霍夫定律”课程为第一章“直流电路”第五节内容,主要讲述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的规律及其应用,是电学的重点内容。3.2.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的规律。能力目标包括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研究问题能力。情感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3.2.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为理解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的规律。教学难点为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独立方程式。3.2.3主要教学过程。1)“学”阶段: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四人。从回顾电位的概念、回顾全电路欧姆定律相关知识、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内容、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内容四个方面分别制作教学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料,上传至学习通。学生根据小组时间规定,进行组内互相监督观看视频。在每个视频最后附上若干测试题供学生思考与探究。学生依据对点位的概念、全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内容、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四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观察后台学生观看视频以及相关学习资料次数,判断学生学习效果。2)“练”阶段:教师先在课堂开始阶段对理论知识进行概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再次学习,排除在课前自学中对知识出现的误解并强化记忆。后通过基尔霍夫定律在实践中应用的相关应用测试题进行测试,以练代讲。教师将试题上传到电子答题卡,学生快速阅读并在电子答题卡上给出答案。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当作答正确率大于70%时,教师针对错误问题进行讲解后即可进入下一阶段,正确率在30%到70%之间时,需要教师对此问题重新讲解,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重新作答。如果正确率低于30%,应重点进行详细的阐述。3)“讲”阶段:通过“费曼学习法”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答题反馈分析学生的薄弱点并进行强化教学,进而布置学生拍摄微课视频。以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的应用和教学过程中的高频错点为拍摄主题,学生身份翻转,以教师视角对主题知识进行讲解。教师观察视频,把握视频内容正确性、以及学习兴趣稳定性。考察视频可用性,可反馈为下一阶段教学积累资料,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4总结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练”“讲”教学方法是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设计的“靶向方法”,符合中职学生“喜动不喜静”的特点。以长春某职业学校为例,将“学”“练”“讲”教学方法应用到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中,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明显提高,与先前传统教学有着鲜明的对比,可以显著地提高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艾英男 杨树臣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