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戏活态传承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后疫情时代文艺的内容、形式、传播媒介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网络“云平台”使线上艺术迎来“黄金时代”。在“封城禁足”、隔离管控之时,传统文化借助互联网悄然飞上云端,以此为背景,河南地方戏通过大数据挖掘网络趣缘群体,营造多样的戏曲交流氛围,搭建自媒体平台,借助新颖的视听形式再现地方戏曲的神韵,在网友互动交流中拓展戏曲传播空间。地方戏的活态传承更应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连接线上线下形成活跃的文化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地方戏曲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后疫情;社会化媒体;河南地方戏;活态传承
2020年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个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时代,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地发作,而且持续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①地方戏曲工作者在这场抗疫运动中也积极回应社会的迫切需求,呈现出一批改编或原创的文艺作品,在彰显了我国文艺动员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也拓宽了地方戏的传播空间。地方戏的活态传承已然是当下亟须寻求的出路,在构建活态传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注意,通过大数据挖掘网络趣缘群体,通过双微平台、视听平台等自媒体平台来拓展传播空间,并建立线下公共文化空间,连接线上线下是活态传承的关键。
一、大数据挖掘网络趣缘群体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用户的行为习惯、生产内容都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分析大量信息的模式和趋势,尤其是人的行为和互动,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用的指导。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活动中的蛛丝马迹都会被作为数据进行记录,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转化成需要的信息反馈给我们。大数据时代提高了受众的地位,文化产品更应注重受众的喜好,受众本位成为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宗旨,如为我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影视、音乐等个人娱乐体验;在电商平台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同类型推送,改善在线购物体验;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中提供热点内容,以寻求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并发表观点,赋予每一个人评论发言的权利。网络趣缘群体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为平台,以各种共同的兴趣为纽带聚集在一起,在群体内互动交流形成的网络互动关系群体。②大数据可以分析事物之间的类缘关系,帮助分散的主体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集体,大家在群聊中将网络行为转化为网络社交,由于网络传播的范围无限大,就可以使更多志同道合者不断聚集,由此形成比较稳定的趣缘群体。在这个趣缘群体中,大家得到归属、找到知音,在不断深化的交流中将网络社交转化为线下活动,提高趣缘群体的活跃度,同时也能够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当下社会化媒体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为戏曲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社会化媒体又称为社交媒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社会化媒体通过其社交功能提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区,如QQ群、微信群、网络论坛等,这些基于共同兴趣的社区给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台,如笔者加入的微信群“戏曲码头”,成员有245人,群成员经常会在群里分享戏曲经典唱段,戏迷们还会交流安排线下的演出活动;微信公众号“中原看戏网”推出“经典现代戏”“稀有剧种”“艺术名家推介”“名家名段”“戏曲音乐”等栏目,先后推出二百余篇河南戏曲类原创文章,大家围绕主题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2020年初疫情肆虐袭来,在二、三月份疫情严峻期间出现的戏曲作品大多是旧曲新词改编的,如《抗疫情》《打不赢这一仗不把家还》《抗疫防骗必打赢》等。四、五月份社会复工复产,借助多平台直播的方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生命的光芒》,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天使之爱》等众多抗疫题材情景剧,尤其以前者最具有代表性,融合了秦腔、眉户、关中道情、碗碗腔等多种陕西地方戏,让陕西缤纷多样的戏曲文化被更多观众所了解,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而提高了戏曲艺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拓宽了戏曲反映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
二、社会化媒体拓展戏曲传播空间
进入社会化媒体应用时代之后,针对各种网络趣缘群体的娱乐、游戏、教育、社交等平台层出不穷,这些平台的出现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提供了分享交流的机会。针对传承人断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本着先传播后传承的原则,利用新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开展线上传播,如借助微信、微博、视听平台等,打造专业交流空间。
(一)双微平台
双微平台具有流量大、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是微信主要的传播渠道。朋友圈适用于小范围的熟人社区传播,微信群适用于强互动关系的传播,重在提高群成员的参与感,及加强信息分享,微信公众号则以连接人、物与场景的运营模式来进行营销和品牌推广。现阶段微信平台有各种戏迷组织的微信群,笔者就加入了各种不同规模的戏曲微信群,戏迷朋友通过群聊的方式交流学习。戏曲公众号更是名目繁多,如“河南戏曲频道”等众多戏曲公众号平台,这些平台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媒体属性,其与大众进行直接互动,从而提高大众的参与度,这也为戏曲的线上传播提供了很重要的途径。微博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平台,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话题营销,个人发起话题,话题热度越高排名就越靠前,传承人可以视频、图片,并话题以使用户参与讨论,因而合理营销是提高用户参与度的重要手段。戏曲演员李梅、齐爱云、韩利霞、任小蕾、李小锋、李东锋、苏凤丽、王新仓等都活跃于微博平台,他们分享与戏曲相关的演出活动,并与粉丝进行互动。微博账号“大秦腔”拥有18万粉丝,活跃度高,互动性强,呈现戏曲各个方面的内容。
(二)视听平台
视听平台是自媒体表现的重要类型,主要包括视频、音频、直播三种形式。当下流行的短视频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记录与戏曲相关的非遗故事,能在短时间内给受众普及戏曲知识。戏曲电影《迟开的玫瑰》,戏曲故事片《爷爷的小戏文》等作品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直播平台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以更加亲民的方式吸引观众,为传统戏曲的传播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2020年,国家大剧院以“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和“冬日之约”为主题,组织了线上演出活动,通过全网平台进行直播,累计点击量超过10亿人次。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的戏曲抗疫情景剧《生命的光芒》于2020年5月15日19:30在西部网、陕西头条、今日头条、央视新闻+、晋风蒲剧网、中国秦腔网等多平台现场直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约60万,该剧以肺炎疫情为背景,讲述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张艳红是戏曲爱好者,其在抖音账号“河南张艳红戏曲艺术”上演出的视频、学生学戏的视频等作品,获赞超200万,粉丝近70万。由此可见,在以年轻群体为主的视听平台中,戏曲依然有它的生存空间,该类直播平台可以作为戏曲传播的一条途径,从而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加入,以活跃戏曲观众的市场。
三、线上线下联合实现活态传承
铸造线上线下文化空间共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通过线下建立公共文化空间,为线上粉丝社群提供活动场所,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新型文化生态,让文化事业依托新型技术实现服务转型,如通过公众号定期进行戏曲推送,发挥互联网互联、共享的优势,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倾听群众的声音。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拉近戏曲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处于戏曲文化的氛围中,实现地方戏的活态传承。地方戏大多活跃于乡野草泽,备受农村群众的欢迎,因此需要从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入手,为戏迷提供交流学习的文化空间,使其从网络交流延伸至实际生活。以地方戏落腔为例,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在落腔流行的一些区域如安阳县白璧镇、浚县王庄镇等地,落腔爱好者会自发组织定期的戏曲演出,演员、乐队的配置基本齐全,基本达到小型剧团的规模,在当地成为固定的村民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对落腔的普及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戏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因此在既往的非遗保护中注重对艺人口述、文献等资料的记载,但是随着高龄传承人的离世,静态的保护并不能挽救地方戏没落的局面。2018年,安阳和平落腔剧团走进安阳市群艺馆为广大市民普及落腔,讲述落腔中的地方文化基因,得到很多市民的好评;2019年,安阳和平落腔剧团走进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为广大师生普及落腔剧种,演绎精彩唱段,给学生埋下欣赏地方戏的种子;2019年,安阳和平落腔剧团参加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联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戏曲百戏盛典”演出活动,该场演出由8家平台参与网络直播,网络观看量达125万人次,为地方戏开拓全国市场打下了基础。
四、结语
后疫情时代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网络空间的社交功能,在以网络趣缘为基础的社区中分享交流戏曲文化,通过多重互动提升人们的兴趣,以放慢传统文化逐渐消亡的脚步。真正的戏曲活态传承更应该存在于线下真实的生活中,网络趣缘群体由线上组织发展为线下活动,通过“戏曲大讲堂”“戏曲俱乐部”“戏曲进校园”等线下活动的实施,在社会上营造活跃的戏曲文化环境。地方戏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实需求相结合,树立互联网思维,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在变局中开新局。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罗自文.媒介社区中的聚众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孙家勤,唐织辉.广西文场活态保护研究——以荔浦县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4]喻国明.个人被激活的时代[J].现代传播,2015.
[5]罗自文.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
作者:刘影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