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戏柳腔的间奏音乐形态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博大精深。随着人们对于戏曲文化的更深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戏曲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例如,戏曲的间奏因地域不同呈现出来的音乐形态也就不尽相同。山东胶东地方戏柳腔的间奏呈现出来的特殊性与山东地区文化是分不开的,柳腔的间奏音乐形态主要有四种呈现形式,每一种呈现形式都有不同的作用,通过对每一种间奏音乐形态进行细致的描述,对柳腔的音乐形态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柳腔;间奏;音乐形态;唱腔
引言
戏曲音乐中的间奏是戏曲唱腔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在整个戏曲唱腔中起到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的过渡作用。站在戏曲表演的角度,间奏的存在给演奏者留了一定的休息时间,短暂的停顿能够更好地演奏后面的部分。受到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当地风俗的影响,柳腔形成了独特的唱腔,间奏形态也就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柳腔也就成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特殊戏曲。
一、柳腔概述
柳腔作为山东胶东的地方戏,属于板腔戏。板腔戏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整齐的上下句为基础,通过各种各样板式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唱腔。这种唱腔往往旋律简单欢快,朗朗上口,运用简单的戏词,通过唱腔、间奏等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音乐形态。柳腔的唱法通过对戏词进行设计,摆脱了传统的曲牌联的束缚,词句的长短和数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戏曲演奏的演员而言,记忆起来相对简单,间奏的把控也更加容易,对于戏曲演奏技巧也能够进行更加灵活的利用。
二、柳腔的唱腔类型和特点
(一)唱腔类型
柳腔的唱腔类型主要分为本腔和曲牌腔,本腔又包括“花调”和“悲调”,曲牌腔又包括“南孚”和“娃娃”还有民间小调的“四不象”。前者唱腔较为细腻,悠长绵密,娓娓动听,能够很好的抒发感情。后者则在柳腔表演运用中极少用到。作为柳腔戏曲中的常见唱腔,“悲调”也成为哭腔,腔调特点大多是一板一眼的,在演唱的过程中大多起于眼落于板,整个结构包括三部分,即开腔、本腔和锁板。开腔是整个柳腔表演的开始,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出下面的戏,为本腔的演奏进行一定的铺垫。接下来就是本腔,本腔是柳腔戏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结构。在进行本腔表演时,大多进行故事的叙述,采用上下两句的方式进行叙述,再通过多次的重复完成本腔的演唱。锁板是柳腔表演的结束部分,相当于结尾句,锁板的存在只为给整段柳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柳腔的锁板一定不能拖泥带水,长篇大论,要能够及时终止。演员在进行柳腔戏表演时,一般情况下,本腔和锁板是必须要有的,一个是主要的叙述,一个是结尾,相较之下,开腔可有可无,主要看演员的意愿,也就是说演员可跳过开腔,直接到本腔,但是锁板不可少。“悲调”在整个呈现上极具煽情表现,旋律悲伤凄切,听起来缠绵幽怨,伴随着表演过程中每一句的尾音都加上了一定的鼻哼音,听起来更似哭腔,在整体的呈现效果上,柳腔的表演更加像是在哭泣着诉说一段故事,胶东柳腔独有的鼻音,能够很快的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让观众感同身受,感到柳腔戏中的悲伤情绪,不禁落泪。“花调”作为基础唱腔中的另一种类型,与“悲调”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是起于眼落于板,结构上也大致相似,但是和“悲调”不同的是,“悲调”在应用的时候更加规矩,非常严谨,变化性较弱。相反,“花调”的结构虽然与“悲调”大致相同,但是在演员具体的运用时变化性较强,相比之下更加灵活。在呈现上,不同于“悲调”的凄切委婉,“花调”节奏欢快,整个表演下来流畅舒适,有快有慢,多用于展现较为愉快的故事情感。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不会只是单纯的在本腔部分进行上下两句的多次重复,而是对句式进行创新,采用长短句,变化句等等,通过节奏变化再加上间奏的设计,对整个花调的效果进行润色,让观众在欣赏柳腔表演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可以感受到愉快。
(二)柳腔的唱腔特点
不同的戏曲受到各地不同的地方文化影响,都会有地方特色,柳腔受到胶东地区文化的影响,极具特点。整体呈现上可刚可柔,委婉悠扬,让人听起来十分舒心。柳腔的唱腔特点一是灵活性较强,二是独有的鼻哼音。灵活性较强主要是指柳腔的可变化性,在一定的唱腔条框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音域特点以及对于唱词的理解进行演唱,每个人都可以唱出自己独特的味道,在演唱过程中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展现自己的唱腔特点,各显神通,柳腔的唱腔灵活性就体现于此。另一方面涉及到基本唱腔中的“悲调”句尾的鼻哼音,演员在进行演唱时往往会运用假声进行高八度的哭腔演唱,收尾时嘎然而止,在表演时往往凄切惋惜,令人动容。
三、柳腔的音乐伴奏
柳腔的伴奏最初只有鼓、锣和呱嗒板并没有涉及到对应的丝竹乐器和弦乐器,负责柳腔伴奏的老艺人们也曾尝试将板胡这一乐器加入到柳腔伴奏中,但是板胡独有的音色与整个柳腔的呈现格格不入,最终被淘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偶然的尝试发现,传统乐器中四胡的音色配合整个柳腔的唱腔节奏,能够呈现出一种委婉悠扬的感觉,后来四胡就作为了柳腔的伴奏乐器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的戏曲都慢慢的融入了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柳腔的伴奏乐器也由简单的锣鼓变得越来越丰富,这时的伴奏乐器已经有四胡、唢呐、锣鼓、笙、月琴、扬琴等等。在这众多的伴奏乐器中,以四胡和唢呐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四胡,由四根弦组成,在弹奏的过程中声音大,穿透性极强,用于对情感的渲染和烘托效果非常好,节奏跳跃,可缓可快,可平也可高,声音悠扬动听。唢呐,传统的吹管乐器,风格霸道,极具侵略性,声音洪亮高亢,风格霸道,在民间的婚丧嫁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成为柳腔的伴奏乐器后,伴奏演奏的老艺人将唢呐的腔调和渲染能力发挥到极致,让观众被柳腔中的悲伤情绪深深感染。
四、柳腔的演唱
特色传统戏曲多以演唱的形式展现,戏曲演唱着重强调延长过程中的发声和润腔,这两方面最能够展现包括柳腔在内的戏曲的特色。柳腔的演唱风格主要是演唱者通过演唱技巧对柳腔词段进行诠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演唱方法
柳腔的演唱是采用真假音结合的方式,对于低音部分和中音部分演唱者会用真音,高音部分对于演唱者的嗓音条件较高,多采用假音演唱,真假音的使用量上,真音居多,假音较少。这种真假音结合起来的演唱方式对于演唱人员的考验非常大,由于哭腔的唱法居多,时间一长,演唱者往往就出现嗓子嘶哑、口干舌燥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发声器官的损伤。
(二)演唱特点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收集和研读,不难发现,柳腔的演唱过程中,同样是依靠气息吐字发声。在进行具体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要处于正常自然说话状态下即可,部分高音部分,需要用到假音,这才会出现头腔、胸腔的共鸣现象。总体而言,柳腔的整体演唱状态接近于人们自然说话的状态,演唱者在进行柳腔演唱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嗓音先天条件对演唱时的音色进行修饰,对音域进行调整,适当的进行艺术渲染和行为语言的夸张呈现。鼻哼音作为柳腔基本唱腔的关键组成,也是柳腔的标志。在进行演唱时的难度较大,鼻哼音多存在于句尾,与前面的唱句在节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演唱时要高八度假声演唱,演唱者在进行演唱的技巧处理时要下鼻哼音部分进行着重关注。不仅如此,还要与现场的伴奏四胡等做好配合,才能够高效的完成演唱工作。
(三)润腔方法
润腔,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对唱腔进行润色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流行音乐演唱,只依靠演唱者的演唱,没有伴奏修饰,是不完整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达到最好的呈现效果。同样的演唱者只是干巴巴的把柳腔中的词句演唱出来,不加任何修饰和润色,并不能达到演唱所想要达到效果,因此润腔是十分有必要的。柳腔的润腔多采用以声润腔、以情润腔的方式,注重对于演唱柳腔中旋律的处理,男腔对于唱腔旋律的处理往往会采用真声演唱,浑厚自然,女腔则较为灵活,刚柔并济的呈现效果更加让观众满意。润腔受到柳腔特点的影响多以哭泣音为主,哭泣音也是“悲调”中常用的,哭声中唱,唱中带哭,情绪的渲染与哭泣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注意细节的处理,例如哭泣音时往往会伴有倒吸气的喘息声,拖长的鼻音。合理恰当的利用润腔方式能够让唱腔更加的流畅,听起来细腻凄美,扣人心弦。
(四)唱词
唱词作为柳腔情感表达的载体,无论是格式还是内容都非常的讲究。包括柳腔在内的很多传统戏曲唱词讲究对称工整,大多以上句和下句的形式呈现,演唱者若是演唱整段,一定会是偶数句子,对唱也会是一人一句的方式,总之,不会有单句出现。柳腔唱词的内容上受到胶东地区地方文化的影响,内容大多是具有地方特色,单句以七个字居多,但是六字句和十字句也是存在的,只是和七字句比起来,使用的数量较少。柳腔的句子为了更加的接近口语化,对于虚词的运用非常注意,通过对唱段句子进行修饰,方便演唱者进行断句,在演唱时也能够朗朗上口,观众听起来更加的舒服。
五、柳腔间奏的组成和功能
(一)连接型间奏
连接型间奏大多是指上下句之间,用于演唱者与乐队连接,起到过度作用的一类间奏,相当于文章中的逗号,进行简单自然的过渡与连接,保障整个柳腔戏的连贯性。演唱者在面对这一类间奏的时候,往往会对上一句演唱的气息进行调整,为下一句词句的演唱进行准备。一般情况下,连接型间奏没有较为鲜明的特殊性,长短都可,没有单独的结构,主要是发挥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补充型间奏
补充型间奏顾名思义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补充,这一类间奏往往是留出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由乐队对前面演奏的主要一段进行旋律上的模仿并将其演奏出来,起到重复和巩固的作用,在整体的唱腔结构上进行补充。在具体的柳腔戏演唱的过程中,补充型间奏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段落划分作用,在间奏时,要求乐队对之前的主要旋律进行演奏,并不一定要旋律一模一样完全不差,可以对旋律进行一定的变奏改变,但要保证有前面旋律的呈现。总而言之,补充型间奏,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段落划分的总结句,节奏末尾对于整个气氛的渲染效果是非常强的。
(三)基本调贯穿型间奏
基本调贯穿型间奏,是指在间奏阶段进行基本调的循环演奏。基本调就相当于一篇文章的中心句,对于整个柳腔唱段而言就是最核心的词句。基本调往往具有鲜明个性、记忆性极强、简练等等特点,将基本调贯穿于整个柳腔戏演唱中,多占用间奏时间对基本调的节奏旋律进行反复的演奏,加强了整个唱腔的结构性。柳腔具有多种唱腔,每一种唱腔与之相对应的基本调都不相同,板腔调的风格不同,基本调中融入的思想情感也就不同,将基本调融入到整个柳腔演奏的间奏中去,通过不断的在间奏中进行循环演奏,起到强化核心的作用,结构上也会更加的严谨。基本点贯穿的存在相当于对整篇戏文进行主题精炼,找到主旨句,将其贯穿全文,反复强调,让观众对柳腔的主题进行了解。
(四)对比型间奏
对比型间奏不同于连接型间奏,连接型间奏主要承上启下,其自身不具有一定的结构。相反,对比型间奏具有自身结构,将其插入到唱段中,间奏与之前的唱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关联性较弱,篇幅较长,主要用于对前面的唱段进行情感烘托。在正式的柳腔戏表演中,对比型间奏作为独立的存在,往往会对前面的唱段进行一定的情感延伸和渲染,让某一方面的情感更加的饱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型间奏在一定程度上对下一唱段进行了预告。举个例子,在一段凄凉悲伤的唱段结束后,对比型间奏采用打击乐器进行激烈的演奏与悲怆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雄壮的间奏将情绪推向更高的高度。换句话说,对比型间奏是渲染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柳腔受到胶东地区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地方特色。柳腔的唱腔主要以基本唱腔为主,基本唱腔中的“悲调”更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唱腔,“悲调“具有悲伤凄美,婉转凄切的特点。柳腔的演唱对于演唱者的真假音转化要求很高,演唱者需要结合自身的嗓音特点对唱腔进行润色,通过对选段的理解,加上较为夸张的艺术表达形式,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柳腔的间奏主要有连接型间奏、补充型间奏、基础点贯穿型间奏和对比型,每一种间奏都有不同的功能,连接型间奏承上启下,补充型间奏片段划分,基础点贯穿型间奏烘托主题,对比型间奏渲染情感,不同间奏表达出来的音乐形态不同,对柳腔戏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戚文轩 管成峰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