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探究

【摘要】当前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课堂讲授和课时安排方面,中国戏剧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都处于十分弱化的状态,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也可以为中国戏剧史的学习夯实基础,同时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戏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分析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的现状,综合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要求,探索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途径,一是增加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二是创设“参与性”课堂,激发学生传承地方戏剧文化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实践环节。

【关键词】中国戏剧史;地方戏剧文化;传承

中国戏剧史是面向戏剧影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认识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深入地理解各个阶段的戏剧思潮、戏剧创作情况和主要剧作家及作品,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戏剧历史、戏剧创作规律和戏剧作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表导演、编导等学习、工作及研究夯实基础。而地方戏剧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独有的戏剧文化,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千百年来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民风民俗,融合了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和独具一格的文化形式。中国地方戏约有360多种,一省一地皆有充满地域色彩的地方戏文化,越剧、豫剧、黄梅戏、秦腔、评剧等皆是影响力和流传较广的地方戏剧种,正是这些地方戏剧种孕育了地方戏剧本文学、地方戏作家演员生平、地方戏文物、地方戏声腔音乐、地方戏舞台表演、地方戏服饰化妆、戏班剧社、演出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戏剧文化内涵,使之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大放异彩。然而在当前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还处于十分弱化的状态,本文就地方戏剧文化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的传承问题展开探讨和思考。

一、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现状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目前学校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有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主讲中国传统戏剧;也有“戏曲史”与“话剧史”并重,兼而讲之的。然而这两种形式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均是不足。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主要以中国戏剧的起源、成熟和发展历程为脉络,从上古先秦时的戏剧起源到宋元时期成熟的戏剧样式,再到明清时期传奇艺术至清中期花部兴起,地方戏的勃兴,京剧的繁荣和文明戏出现为止,对各个时期戏剧创作情况、主要剧作家和作品进行讲解,往往将主要篇幅放在元代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上,对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浅尝辄止,所涉不多。以中国戏剧史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材——叶长海、张福海所著《中国戏剧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为例,全书共计十二章,主要篇幅在“第四章元杂剧”“第五章南戏的发展”“第七章明清传奇”“第八章明清杂剧”上,上述章节基本围绕文化背景、剧作家及作品、戏剧体制、舞台艺术这四个方面展开,主要涉及剧作家生平、作品及创作思想概述和剧作的题材本事、剧情关目、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价值影响等,较为清晰地阐释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的戏剧面貌。而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篇幅仅有“清代地方戏的崛起”“戏剧组织与舞台艺术建设”“近、现代戏剧”四章,在有限的篇幅里虽也论及地方戏的兴起、戏班剧社、地方戏剧目等,但着眼点主要在京剧的发展历程和介绍著名京剧表演家上,对其他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戏并无过多论述。而“戏曲史”“话剧史”兼讲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以使用较多的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为例,其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中国话剧发展史,几乎不涉及戏曲,更不必说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了。而在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中对于戏曲的阐述占了相当的篇幅,但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部分主要涉及京剧,其他剧种甚少论及。在当下这种侧重“中国古代戏曲史”或是“戏曲史+现当代话剧”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内容设置里,一是与重点讲授的元明清时期的杂剧传奇和现代话剧相比,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甚少;二是即便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往往又局限于简单的地方戏剧目概况,对除京剧以外的地方戏剧种不做涉及或深入;三是地方戏的发展和传承现状经常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讲课中偶有提到也是简要带过。在课堂讲授方面,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模式主要是单一的课堂讲授,即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依照教材带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戏曲历史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解南戏的发展,元代杂剧的繁荣,明清传奇的兴盛与昆曲的诞生,再拓展到京剧起源发展,最后择取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时期的名家名作,对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剧作家和经典剧本着重进行解读和鉴赏。这几乎是中国戏剧史课程中使用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在课程中也兼顾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但多限于对豫剧、川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等作简要概括和讲解,往往放在课程尾声,在整个戏剧史教学中处于辅助章节,学生的兴趣度和关注度都很低。笔者在三年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在第一堂课里会面向学生做一个口头调查,询问班上同学多少是有观剧经历的。通常30到40人的班级里只有不到5%的人有观剧经历,再一问有多少同学是看过戏曲演出的,举手的同学就不到2%了。在第二轮提问中仍然举手的同学,往往也只是在电视里看过地方戏演出或是家中老人在听戏看戏时旁听过。如此看来,学生与地方戏之间隔膜不可谓不深,许多同学在进入课堂伊始甚至没有接触过戏曲,对戏曲艺术形式十分陌生,也就遑论弘扬和传承地方戏剧文化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戏剧史知识,将学习重点放在对名家名剧的解读上,而对本就占少量篇幅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内容自然兴趣缺缺。在课时安排方面,学校在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作为专业课时,有的侧重于“中国戏曲史”,有的则为“戏曲史+话剧史”,前者通常以一学期为限,36个课时;后者多以两学期,共计72个课时为限。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通常没有留给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多少时长。教师面向学生既要厘清从上古先秦时代中国戏剧起源到中国话剧艺术成熟这一悠久的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亦需带领学生解读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人物和研读经典作品,其余内容往往只能简要介绍,无法细讲细究。作为辅助章节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不仅所占课时甚少,甚至在主要课程内容未上完时被一再压缩。此外,郑劭荣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戏曲是一种当场展现的舞台艺术,学习、研究戏曲非得进入剧场观看、现场感受不可”[1]。实际上无论是“戏曲”还是“话剧”均不是“案头之作”而是“场上之曲”“场上之剧”,没有接触过“活态”戏剧或对“活态”戏剧少有接触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戏剧史时,缺乏对戏剧的直观感受,往往囿围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对于教师的讲解难以产生共鸣,无法体悟戏剧的艺术魅力。当下中国戏剧史的课时安排几乎没有留出观摩地方戏的时间。走进剧场观看丰富多彩、鲜活灵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地方戏,不仅对于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十分必要,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戏剧意识”:“戏剧演出是怎么样的”“如何看懂一场戏”“戏剧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等问题在剧场语境之中答案往往呼之欲出。

二、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中国传统戏剧是一门集结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绘画等众多艺术形式,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而形式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戏又是其中极具魅力的一部分,其旺盛生命力和广泛群众基础千百年来不断为中国传统戏剧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时展、社会变迁、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关注度和观众群一降再降、一缩再缩,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与中国传统戏剧之间隔膜很深,认为这是“过时了的”“不流行的”东西,不感兴趣也不会关注。教师在中国戏剧史或通识课教学中,无论如何言及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辉煌灿烂、戏曲艺术家的功法精深、戏曲表演服饰妆面的精致,学生都听之懵然。而一省一地皆有流行于当地的地方戏,例如安徽的黄梅戏唱腔婉转动听,经典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的故事深入人心;四川的川剧变脸绝活令人惊叹,显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这些融合了当地方言土语、民间小调、民风民俗、舞蹈、说唱艺术等的地方戏无不向我们展示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在学习地方戏剧文化的同时,也就深化理解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为中国戏剧史的学习夯实基础。要想学好中国戏剧史这门课程,就一定要夯实戏剧基础知识。中国传统戏剧内涵丰富,囊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门艺术,对于戏曲流派、声腔种类、脸谱服饰、“四功五法”等都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通过传承地方戏剧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图片、影像向学生们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本来面貌,在对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中,学生不再觉得传统戏曲艺术高深莫测,一些戏剧概念和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从地方戏演出中可一窥早已失传的元杂剧风采,对于元杂剧的理解就不再仅停留在体制特点、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上了;了解不同剧种的地方戏的声腔特色,可以知晓明代“四大声腔”的流变;剧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不再是几行文字,而是立于舞台之上。重视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能带动学生学习中国戏剧史的兴趣,在传承地方戏剧文化之中夯实戏剧基础知识。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戏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地方戏剧文化蕴涵着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价值取向和民俗风情,是不同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艺术写照,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李成在《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文中强调“要结合历史与社会现实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古典戏曲与文化教学同大学生的审美艺术能力及道德情操培养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2]。扎根于民间的地方戏充分发挥戏剧的教育作用,在搬演一个个惩恶扬善的故事中,愉悦耳目,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精神。黄梅戏《女驸马》里塑造了对爱情坚贞不屈、才貌双全、不贪慕富贵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女性形象——冯素珍;豫剧《窦娥冤》抨击了吏治的黑暗,表达了人民与黑暗现实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越剧《双烈记》中的韩世忠与梁红玉的爱国精神传诵至今。地方戏剧文化里传达的重爱情轻名利的爱情婚姻观、济世救民的社会责任感、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乐天精神等思想价值观,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此外,地方戏剧文化中蕴涵的美学特征,韵白结合的曲词、或激昂或婉转的声腔曲调、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服饰装扮的精致考究、精益求精的表演艺术也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途径

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加强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十分必要,既夯实了学生的戏剧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戏剧意识”“文化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之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那么如何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笔者认为途径有三。其一,增加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分配给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十分不足,教师讲授地方戏剧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停留在简要介绍地方戏上,无法做到对经典地方戏作品精讲精读。即使是课时紧张的情况下,也需合理安排时间供教师对地方戏剧文化的面貌做较为全面的展示,可以介绍一些地方戏表演名家,以图片和影像展示地方戏的演出情况,地方戏现存剧本等,可以择取一到两部地方戏的经典名作与学生一起赏读。事实上,由于戏曲剧本体制独特,文言文的曲词科白,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而对剧本的品读有助于学生对戏剧史课程的学习与领悟,因此在课时安排不过来的情况下,中国戏剧史教学可以配合经典戏剧作品欣赏等课程展开。其二,创设“参与性”课堂,激发学生传承地方戏剧文化的积极性。改变当前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讲授地方戏剧文化方面的内容时可以采取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补充建议的形式,让学生以介绍“家乡的地方戏”为题,用PPT的形式向教师和其他同学展示家乡的地方戏,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补充、讲解。学生亦可在过程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积极性。其三,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实践环节。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需要从“文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进行解读,因此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不止在“案头”,更重要的在“场上”。管弦在《中国戏剧史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初探》一文中指出“为了树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戏剧意识’,必须培养学生从舞台艺术的角度认识戏剧和解读戏剧的能力,对戏剧演出的观摩赏析是必不可少的”[3]。例如,讲“中国传统戏剧的起源来自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十分抽象,此时带领学生观摩一场傩戏,学生就能够心领神会戏剧的起源与祭祀仪式舞蹈的密切相关。因此,对地方戏剧文化百闻不如一见,鼓励学生走进剧场,亲身体验,在剧场语境里认识地方戏、传承地方戏剧文化。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愈加重视,地方戏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活动让在校学生有戏看、看好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戏剧艺术之间的距离。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夯实学生的戏剧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新一代专业戏剧编导、表演人才的角度,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都十分必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改革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创设“参与性”课堂,提高学生对于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文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走进剧场,在实践活动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编创和舞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劭荣.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7.

[2]李成.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0.

[3]管弦.中国戏剧史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文教资料,2018,(26):29.

作者:张茜茜 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