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功能主义建筑和低碳建筑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功能主义建筑和低碳建筑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功能主义建筑和低碳建筑思考

摘要:环境持续恶化和温室效应使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近年来成为实现建筑可持续性的主流思想。但在西方国家,建筑全球化和地方主义之间的矛盾、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的割裂、建筑师和使用参与者之间的隔离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讨论如何实现建筑长效性的焦点。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绿色建筑在时间维度、人的参与和层次策略的缺失,从而导致可持续建筑的长效性受到普遍质疑。因此,实现长效建筑需要考虑时间的因素、人的参与和层次的设计策略。结论进一步表明,保证一个建筑价值长存的先决条件是这个建筑能够转换或者改变用途,长效建筑可以通过简单经济的方式实现,而低碳和绿色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建筑学方法进行实践。

关键词:绿色建筑;长效建筑;开放建筑;层次

一、引言

曾经风靡全球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风格早已在西方国家饱受不少质疑,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等宣言因此相继产生。而20世纪6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所引发的对于环境恶化的重视和催生的绿色建筑概念似乎逐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建筑的主流思想。近年来,在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下,面临环境污染严峻挑战的中国也把西方曾经流行的绿色建筑视为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但在西方国家,全球化和地方主义之间的矛盾、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的割裂、建筑师和使用参与者之间的隔离等问题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并且成为了讨论如何实现建筑长效性的焦点。

二、现代功能主义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反思

1.建筑师可以设计出可持续的建筑?建筑设计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建筑师为客户所制定的一个决策过程,包括建筑的形体、空间、使用功能以及技术和社会层面。当建筑最初的草图产生时,虽然并不意味依照其建造后是纪念碑式的,但通常是静止和永恒的。使用功能往往被设计师和客户所决定,而不是实际的使用者。由于当代全球化的城市中社会、经济、技术的多样性和高速发展,建筑学作为一门职业处于从未有过的被如此批判、质疑和孤立的境地,特别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战后住宅和建筑疯狂扩张的欧洲,以及有类似情况的现今中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泛滥和功能的决定性作用。

2.绿色建筑是可持续的建筑?“绿色建筑”和最近流行的“低碳建筑”虽然以可持续建筑为实现目标,但更多的是体现对物理环境层面——例如降低能耗、节约材料和节约水资源等——的关注,而把文化性、地域性和使用者需求不确定性等方面置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同时,很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因为市场化、非地域化等原因不可避免地评价出“伪可持续建筑”。例如LEED评价体系,得分项是累加的形式,很容易产生某项得分高而某项得分为零分的建筑,此外,很多参评建筑为了得分不惜利用高成本和高技术的手段和措施,导致高昂的造价和难度极大的施工。总体而言,绿色建筑概念和实践忽略的因素主要有时间的维度、人的参与和分层的策略。其一,时间维度的忽视。建筑是关于资源管理的议题,当我们如今谈论建筑的质量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建筑的长效性。然而大多数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重点讨论的是如何解决环境恶化和能源浪费的问题,却忽视了长效性所包含的社会、经济等其他复杂因素,以及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性。文化作为超越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因素,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在居民和民族群体的共同认知中具有长效性,并深刻地体现在建筑学的层面。其二,人的参与性的忽视。建筑师声誉不断下降的背后原因是建筑师本身直接参与到建筑的设计、建造甚至运营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但使用者常常感受到设计对预期使用考虑的不充分,投资者和发展商则把其归结为对经济性的理解不够充分。[1]与此同时,因应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信息化社会的知识爆炸,以及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引发的兴趣和需求的多样性,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日益复杂和多元。其三,对分层策略的忽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虽然逐渐开始完善(例如LEED和CASBEE增加了城市和社区的子评价体系,CASBEE增加了室内评价体系),但更多在于深化物理环境层面的分级。[2]而且,各个评价体系相对独立,无法用于全面、统一地对建筑和社区进行可持续评估。此外,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考量也存在着缺失。

三、何为长效建筑

作为致力于长效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先锋建筑师,BE(BaumschlagerEberle)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埃伯勒认为,“一方面,我们应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待当前的问题和有限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建筑看成一个过程。我们的设计应基于完整而可靠的,关于人、能源和资源的信息。如果做到这些,我们就不把建筑设计视为创造,而是建造一座可使用200年的房子①”。埃伯勒进一步指出,“建筑并非为建筑师而建造,美是一种文化维度”。[3]建筑与艺术不同,它总会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此不应该被简单地淘汰。一座建筑首先必须在文化层面上被接受和认可,相应地还要面对多方喜好的要求。然而,这些喜好并不是来自于个人而是来自于集体,设计的挑战在于要满足集体的期望和理解,本质上在于当地约定俗成的传统,或者换言之,要根据公众意识来定位建筑。在微观层面,任何建筑设计都应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使用者的需求各不相同,每个使用者的需求也会根据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建筑要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就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避免被拆除或破坏,并同时适应变化。因此,时间因素和人的因素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就时间的因素而言,为确保建筑的寿命尽可能与建筑结构一样长,必须允许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建筑使用服务阶段中使用者和环境的变化以及大量不可预测的其他情况。[5]就人的因素而言,它超越了任何功能主义设计生成的数据和功能的使用。如果多元化是用来表达当今人类观念和行为趋势的主要词汇,那么没有一个建筑可以逃避每日的使用中与人产生的相互作用。人们一直共同并各自寻求适应周围环境发展变化的机会。埃伯勒虽然也在积极推动建筑的外墙、节能系统,以及结构、材料多方面的技术发展,但他对可持续建筑的理解并不仅仅在于技术范畴的考量,而是兼顾社会的可持续性和使用者的需求。

四、层次策略:长效建筑设计策略

长效建筑的重要因素——时间和人——可以通过“层次”的设计策略实现整合。20世纪60年代,荷兰学者哈布瑞肯(JohnHabraken)首次提出了“开放建筑”和“层次”的概念,强调使用者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最好的建筑是能够包容不断变化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更新的建筑。他认为建筑是其各个次级系统的总和,并可以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进行分层。如果一个仅仅以效用较短的功能要素作为设计建筑的出发点,那么这座建筑将不可能有百年或以上的寿命。因此,假设一个建筑有效用的时间为100年,根据次级系统各个要素的使用时间长短,建筑至少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6]一是场所,由建筑物周围环境——包括地形、气象、基础设施、文化和参与到其中的人——组成,这一层级要素的效用寿命可以远远超过100年。二是结构,即建筑的支撑体系与安全设置,包括逃生楼梯、环线交通、核心筒等,寿命超过100年。三是外壳,即立面和屋顶,以及建筑内的主要服务设备,寿命为50~100年。四是功能和室内填充,即建筑的用途——居住、工作、休闲和零售——根据人们的需要发生改变,寿命大概是20年。构件、材料和内部墙面等对使用者来说是最明显的部分,但由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它们通常只有10年的寿命(表2)。类似的分层策略在日本的百年住宅体系里逐步得到实践,如SI和KSI体系。而在欧洲,BE事务所的多个设计中,分层的策略也被充分利用。其首个低能耗建筑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长达三十年的实践中设计了大量的大体块结构并采用被动设计策略(图2)。[7]分层策略可以发展成长效建筑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国内传统建筑鉴定标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最新的中国百年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以及专家采访问卷咨询,笔者对建构长效住宅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每个层级的评价内容各有侧重点,具体包括社会和文化传承、经济性、空间灵活性、空间适用性、建筑耐久性、设备管线集成度、装修灵便性、部件与标准化、集成技术应用以及绿色建筑技术和策略。[8]结论长效建筑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综合的因素,绿色建筑技术并不能作为唯一的因素而成为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关键前提。以下几点是对实现长效建筑实践的一些概括、总结以及对国内可持续建筑设计发展的启示:其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决定性并不能满足长久的使用要求,阻碍了建筑的长效性;其二,绿色建筑只解决了部分可持续的问题,对社会、人和经济性的忽视可能导致“伪可持续建筑”的产生;其三,时间的维度、人的参与性和层次的策略是实现长效建筑的重要因素,保证一个建筑价值长存的先决条件是这个建筑能够转换或者改变用途;其四,作为建筑表现的最重要手段,建筑结构能够生成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公共空间能够赋予建筑特定的品质和特性;其五,建筑室内外的区分导致不同专业分工的出现,室内设计受限于建筑功能、内立面和已有的建筑结构,但建筑设计则应以预见建筑使用者变化的眼光来关注建筑已有结构;其六,长效建筑可以通过简单、经济的方式实现,而低碳和绿色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建筑学方法实现。

参考文献

[1]NERDINGERW.Baumschlager&Eberle2002-2007:Architecture,Peo-pleandResources[M].NewYork:Springer,2007.

[2]JIABeisi,WANGQing,XIEXiaohuan.BeyondLowCarbon:AnAp-proachof'Green-level'StrategyforLongLastingHousingStudyinPearlRiverDeltaArea,China[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5,179:40-53.

[3]EBERLED,SIMMERDINGERP.FromCitytoHouse-AdesignTheory[M].Zurich:GTAVerlag,2007.

[4]KRONENBURDR.Flexible:ArchitecturethatRespondstoChange[M].London:LaurenceKing,Springer,2007.

[5]SCHNEIDERT,TILLJ.FlexibleHousing[M].Princeton:ArchitectualPress,2007.

[6]贾倍思.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特点[J].新建筑,2011(6):59-63.

[7]贾倍思.鲍姆施拉格-埃伯勒(BE)[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王擎,贾倍思.低碳住宅的反思:珠江三角洲地区住宅的长效性案例比较分析[C]//邹经宇.第11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28-133.

作者:王擎 贾倍思 李敏儿 单位:香港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