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研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审美能力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观察生活、发散思维、调动多种感官三方面,对加强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术教学;核心素养;观察美;体验美;创造美
一、观察生活,激发审美情趣
美术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欣赏作品往往并不受学生喜欢。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目的地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努力缩短他们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美术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多经典的美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从生活中去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肖像艺术”这一课的时候,由于课本中的彩页范围仅有四五张,而学生对这些内容已熟知于心,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再加上文本中的范画缺乏童真和趣味,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距较远,所以教师可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令自己熟悉的人的肖像特征,如同学、父母、早点铺的商贩、扫大街的阿姨、开门禁的大叔等。这样,学生从发型、五官、表情等方面去观察人物的肖像特征,然后进行素描绘画,有助于施展绘画技能。而在审美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发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具备丰富的审美情趣。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美、体验美、创造美,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反作用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当学生意识到美术学科在生活中的价值之后,自然而然会对其充满兴趣。社会生活本就是丰富多彩的,而美术元素也是无处不在的,只有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二、发散思维,强化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必不可缺的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可以让学生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多角度考虑问题,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发现美术的多样性。同时,也能不断培养学生的美学概念,让其审美能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欣赏绘画作品《蒙娜丽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去分析作品。教师可先带领学生了解《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再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自己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感受。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感受就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认为她笑得舒畅温柔,很是慈爱,像母亲一样。有的学生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显得严肃,尤其是在暗色调背景的烘托下,有种说不出的沉闷压抑。还有的学生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略带哀伤,仿佛经历了什么事情,这种笑并非发自内心。这时,教师让学生思考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并结合这幅画的历史背景进行回答。于是学生的思绪纷纷回到1503~1506年的西欧,当时的人们失去了哭与笑的权利,达•芬奇画《蒙娜丽莎》这幅画与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是密切相关的,这幅画是被禁锢的思想感情得到了解放的表现。所以,蒙娜丽莎可能与当时的人们一样,她的微笑背后隐藏着渴望解放的无奈,还有对社会的恐惧、厌恶甚至嘲弄等。对于学生合理的观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尤其对于一些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学生,教师更要加重视,努力挖掘出学生的审美潜能。而对于观点不够合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这有助于班级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
三、调动多种感官,丰富审美体验
视觉审美在欣赏美术作品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学生仅从视觉上去欣赏作品还远远不够,必要时还应当调动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等。当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多种感官共同欣赏美术作品时,他们的审美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跃,审美体验也会越来越丰富。例如,教学“线条”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亲手触摸生活中真实的线条,如铁丝、麻线、绒线等,然后让学生听一听不同节奏的音乐,找一找曲调的线条,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增强他们对线条的感知能力。再如,在进行色彩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实物参考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觉。如绿植给人以清新,蓝色的墨水给人以严肃,黄色的乒乓球给人以动感,红色的口红给人以热情。教师还要通过冷暖色调让学生自主归纳色彩知识,进一步了解“色彩的色相”的产生,尝试调色,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间长了,学生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触及到什么,都会将其与美术联系起来,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总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美术学习水平和表现水平的关键。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努力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审美感知能力,对美术学科拥有充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倩珺.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2018(33).
[2]单丽霞.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6(33).
作者:乔德际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