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方法

摘要:美术鉴赏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是丰富大学生审美情趣和拓展视野的重要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当下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对现实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课程。此课程在高校多是以公选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文化和审美情趣,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是鉴赏课程开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本文结合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和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常规问题,探索用何种有效的方式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水平。

1美术鉴赏的现状研究

2006年国家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有美术鉴赏相关课程,但是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单向接受,积极参与的程度少,再加上中小学的课业多,升学压力大,因此学校和家长都很容易忽视美育的作用,学生内心上也多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美术教学,学生整体的鉴赏能力还都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高校的鉴赏课,因为授课教师专业性较强,师资力量难以和达到和学生的数量相匹配的师生比,一般都是采取一百人左右的大课教学,这样的授课方式,虽然一定程度提高了普及率,但是教学效果通常都不大理想,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进行因材施教,只能实行填鸭式单向输入教学,大量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得学习兴趣难以长久保持,并且学生本身的鉴赏知识储备量有限,再加上与作品、画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更让学生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找到欣赏点,如何体会作品背后的艺术内涵和特质,很容易就产生厌学情绪,鉴赏能力很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2.1提升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以美育代替宗教”,美育就是对学生的进行审美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美术鉴赏从长期来看,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审美层次,从深层次来讲,在图像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只有具备较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和审美眼光,才能在社会大染缸中保持自己的本心,不流于低俗的审美爱好。

2.2拓宽想象空间和培养创造力

艺术创作需要想象思维,艺术鉴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解读,通过作品来了解和体验艺术家的精神世界。长期对于美术教育的忽视,鉴赏知识的匮乏让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仍然停留在之前保守的思维模式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鉴赏课程就是通过大量欣赏历代大师的经典传世作品来激发每个学生内心的感性思维,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连接过去和未来,沟通现实与幻想,达到实现观者与作品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通过鉴赏学习,让学生了解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认识每一位作品的创作者,深入解读作品中的技法方式,从意境上体味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积累自己的艺术沉淀,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同时,通过大量的艺术作品熏陶也可以进一步的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如何将鉴赏课程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让课程内容变的触手可及,不再有距离感,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真正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就需要任课教师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思考,站在学生的视角,采取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讲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本人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

3.1分小组教学

大班授课有一定的缺点,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但是面对有限的资源只能变劣势为优势,将学生数量多变为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分组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教学方式,即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分组。有以下几种分组的方法:一、按座位分组,大课通常在比较大的阶梯教室进行,选修课程的学生座位都具有随机性,可以按照学生随机的座位进行分组,这样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特点和自身所长来进行良好互动,增加课程的新鲜感,另外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二、按照数字分组,如按照学号的奇偶数、电话号码的尾数等进行分类,这样的随机组合让课堂一改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三、自选方式分组,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班级等形式进行自愿分组,通过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来提升课堂竞争的激烈性。分组教学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很少采用,新颖的上课方式会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可以通过回答优秀的组整体增加平时成绩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团队的荣誉感,会让学生相互督促,加强了他们凝聚力,主动学习,激发起他们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3.2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时间、流派或者作品作为分类的标准,将作品进行比较学习,加深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3.2.1美术鉴赏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对中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讲解,作品数量繁多,风格流派数不胜数。鉴赏课程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部分作品来讲授,在内容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挑选。如横向对比,同一个时代,同一种风格的画家进行对比,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纵向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对比。这样的教学对比,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能快速的记忆不同画家和不同流派艺术风格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好奇心,课下关注这些画家和作品,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在点滴积累中逐渐提升自我的鉴赏力与审美力。

3.2.2相关作品对比。1、同一个画家的作品比较,每个画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画风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毕加索就经历蓝色时期、粉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等多个时期,可以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选出一至两幅,分析不同时期作品差异的原因,阐释作品产生的背景,加入画家的个人传记,故事情节的引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进入到这个画家的精神世界,进一步理解不同时期作品产生的精神和情绪背景。2、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比较两幅作品的异同和两个画家的不同艺术主张,调动的学生的好奇心,主动进行分析比较、在趣味的课堂中探寻艺术创作规律。

3.2.3体验式教学美术鉴赏课程大多是看着图片进行讲授,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这样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就不可能上升到较高的层次,比如对国画的笔情墨趣、油画的笔触美等的领会都无法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受。在中国绘画中的书法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临摹自己喜欢的碑帖,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一下临写的感受,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现场展示如何书写,增加学生的现场感。民间工艺美术中,可以让学生带剪刀和彩纸,在欣赏传统民间艺术的同时,根据教师播放剪纸视频里的讲解,自己动手做一些剪纸作品,简单的实际操作会直接拉近学生与艺术直接的距离,让他们感到艺术就在身边,减少距离感和隔阂感。在西方美术的现代部分,非具象画家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作品的讲解就可以与学生自己的临摹绘画相互结合。美术鉴赏课的学生大多是非艺术专业,没有美术基础,但对于基本的点线面的造型能力还是有的,让学生课前准备白纸和彩铅,在课上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临摹抽象大师的作品,谈谈临摹感受,引导学生理解画家所崇尚的秩序与均衡美,迅速拉近与大师作品之间的距离。常规纸上谈兵似的讲解枯燥无味,学生也难以体味艺术中微妙的形式美法则,通过一些简单可操作的实际体验,一是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新鲜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味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加深对艺术的内涵理解,实现情感与审美的统一。

3.2.4开放式教学鉴赏课程能利用的资源有限,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去现场观看每一幅真迹,但是可以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开放式的艺术教育。如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艺术机构进行现场参观上课,学生在艺术殿堂里进行自觉的艺术洗礼和审美体验,领略原作的魅力,教师现场进行讲解和赏析,在这样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学生的艺术体悟更强,教学效果更直观有效。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为鉴赏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参观线上美术馆的方式,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艺术。如被誉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的敦煌就可以在敦煌研究院网站中的《敦煌走出莫高窟——数字敦煌馆》中通过模拟现场参观的方式,欣赏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雕像、建筑等精品,壁画中的局部也可以通过点击鼠标进行放大观看,真实再现作品原貌。教学方式的新颖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而艺术的壮丽恢弘更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正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伟大,发自内心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法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固守成规,只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性灵活运用。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准鉴赏教学的切入点,不断推陈出新,激起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感受体验美的乐趣,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改善,实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婷,何晓辉.谈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4

[2]陈海兵.美术鉴赏的学习与教育[J].北方文学,2012[3]戴世英.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探析[J].企业导报,2015

[4]冯天.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举措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3

作者:司冬利 单位:焦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