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代地方工艺美术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苏式”工艺美术形成的时代基础
在书画装裱、古籍装帧、织锦工艺、日用摆设等新生工艺美术门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苏州工艺美术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此外,与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彩绘等有关的宗教艺术创造也为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苏州虎丘塔和瑞光塔都有许多工艺精美的佛像和供器。宋元明时期,苏州工艺美术名家辈出,宋代泥塑艺人袁遇昌、元代银匠朱碧山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备受追捧,宋元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就在一批批艺术工匠的身体力行下得到了良好的实现。明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工艺美术发展迅速,苏州工艺美术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兼具较强工艺性和艺术性的“苏式”工艺美术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苏式”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成熟
明代中后期,苏州成为全国性的商业和文化重镇。在商业大潮冲击下,苏州工艺美术一改过去以来地理条件和手工匠人个人发挥的发展模式,呈现出由市场决定发展道路的新型发展状态。明代,苏州丝织和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民间纺织和海外贸易促使苏州成为全国纺织品生产基地中的佼佼者。有着辉煌历史的苏州刺绣在明代中后期针法更加成熟,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史料记载,明代中后期,苏绣这一地方制作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品牌。苏绣材质有布、纱、罗、娟、绒等,心灵手巧的绣娘将花鸟鱼虫、城市生活都搬上了刺绣“画卷”“,苏样”刺绣、服饰等风靡全国,苏式工艺美术也因苏绣而蒙上了过多的商业色彩。苏式家具也是苏式工艺美术的载体,除了最常见的竹木外,苏式家具的材料还有楠木、榉木、檀香木等。可以说,小到席子、藤椅、藤枕、纸扇等日用品,大到床、柜、屏风等家居用品,都成为苏式工艺美术的表现场地。成熟的消费市场是苏式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衣帽鞋袜、纸扇香具、青铜锡具等使用类物品需求的增大,使工艺美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直至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明代中晚期,苏州工艺美术生产已经非常专业化,实用物品生产地域性鲜明,工艺美术生产在规模、品种上都较宋元时期更加兴盛。吴县罗底绢生产、木渎镇银铜器皿制造、陆墓镇砖瓦、淘气作坊、吴趋坊的藤枕和制靴中心,为工艺美术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在鉴赏类工艺美术作品中心吴县,珠宝花、玉石雕刻、烧料器和扇子制造发达,乾隆帝曾用“相质制器施琢刻,专诸巷益出妙手”给予吴县琢玉作品高度评价。与帝王所好相比,虎丘盆景制作和太湖石更受平民百姓的喜爱,无论是百姓居室还是大家园林中,都常见这二者的身影。异军突起的竹刻、版刻艺术进一步推动了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嘉定县志》记载,嘉定是明代最为著名的竹刻中心,朱松邻一家三代都是著名的竹刻艺人,传统工艺美术就是在这些匠人们的辛勤付出下获得了新生。综上所述,明代中后期,苏州工艺美术已经具备品类齐全、规模宏大、新品辈出、行业分工细致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昭告了苏式工艺美术的成熟。
三、苏式工艺美术的艺术内涵及影响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概念,要想知道“苏式”究竟代表了什么,恐怕还要从苏式工艺美术的文化基础说起。在明代中晚期“,苏式”是文化创新的结果,苏式工艺材料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是苏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础。金、银、铜、玉、石、象牙、木头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工艺原料,而石刻印、以竹制扇骨、以麦秆编灯等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却最早出现在明代。这既与绘画之风的盛行,文人士大夫刻印留名的欲望有关,也与印工、刻匠的创作激情有着密切关联。苏州篆刻家沈野,正是发现金玉费力而难成所以才选择以石刻印。此外,在扇面、扇骨、扇坠制作的基础上,苏州折扇制作发展迅速,苏州折扇成为市人争相购买的雅物。虽说灯笼与扇子一样并非是明代才有的产物,但是用麦秸秆编制而成的圆形灯笼确实是在明代才出现,且这种创新性的物品最早在苏州一带较为流行。此外,苏样衣物、家具、水火炉、纺织用品、乐器、茶具器皿等都深受时人喜爱。对材料本身商业价值、人文价值的关注是明代苏州工艺美术发展进程中形成新气象,这也是苏州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究其原因,苏州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决定了苏州人开放、积极的胸襟和态度,而苏州工艺美术必定在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效仿或创新。所以,说苏州工艺美术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一点都不为过。苏式工艺的美具有特殊性,钟灵毓秀的江南地理环境,养育出了秀气典雅的苏州民众,清雅灵秀也成为苏式工艺的显著风格。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苏式工艺不但质量上乘,风格也别具代表性。苏式工艺的恬淡秀美、清秀典雅在苏式工艺线性曲、静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苏式家具是苏式工艺品中的杰出代表,苏式家具在明朝时期对线条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圆细木构件、曲度变化较小的线条、利用细微装饰曲线构造的造型,是苏式家具的主要特点。近代学者陈启雄说苏式家具在造型上具有书法艺术的构造技巧,明代苏式家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内涵可见一斑。更有人将明代座椅后背常用的S型背靠与唐寅等明代画家笔下背部弧线优美的仕女联系到一起,虽有牵强之感,但是苏式家具特殊的式样美却是毋庸置疑的。小巧的体态是苏式工艺美术作品的一大特征,受熙攘、纷杂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对能深入人心的细致之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商品头脑发达、更善于应和市场需求的苏州人也乐于在工艺形式上做出更多的改变。苏州工艺品在结构和风韵上较他地更胜一筹,不论枕、扇、瓶器、茶炉还是门窗、栏杆、挂屏,色彩静穆、外形空灵、丰韵婀娜是苏州工艺品共有的特点。明代中晚期,苏州工艺美术创造中出现了以小见长的创作风尚,极具艺术情趣和特殊美感的苏州工艺产品风行天下。苏式工艺虽然影响深远,但是归根结底它还是一种地域文化,地理人文风貌对它的影响始终不容忽略。明代中后期,江浙等地的商品贸易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现实利益的竞争与倾轧中,由思想碰撞带来的冲突接连不断,反映到艺术上,就形成了艺术家与艺术相互借鉴、参考、吸收的关系模式。在景物繁华的苏州,在各路艺术家和文人的艺术交流和书画答酬中,地方文艺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时代的必然。明朝中晚期,苏州画派成为绘画界的先锋力量,吴门画派声势浩大,画家投入商业运营的现象极其普遍,不但王公贵族、豪强地主争相罗织名家书画以附庸风雅,书画装潢在民间也迅速普及,艺术市场日趋繁荣、成熟。
为了迎合社会需要,许多名人与匠师结合设计,赋予工艺品更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而分类齐全的匠师群体,也利用整体号召力,组合成辐射全国的艺术创造群。如以木工领衔,集雕刻、泥瓦、漆工等建筑工种为一体的苏州香木帮为了维护帮会名声,成员在做工时对艺术水准的要求就很高,这无疑会对工艺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如果说苏州本地工匠与外地匠人的合作推动了苏式工艺发展的话,那么官府作坊则和各类私营作坊则在工艺美术的成熟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苏式工艺美术是地区先进工艺美术的代表,也是地区文化成熟的表现。苏式工艺起源于位居江南经济和文化重镇苏州,它随着苏州地域与外界商品和信息交流而流传开来,如朝廷对苏式工艺品的征用和文人雅士参与宣传,无疑会引导人们在这两个最大的“精神生产”群体的指引下,做出思想和选择上的改变。苏绣的内销和外销更是直接将苏式工艺美术传播出去,苏式工艺美术开始进入世界艺术的行列。
作者:廖霞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