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史课程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容摘要】艺术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对史论类课程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和史学素养薄弱等现象。对此,文章从课程架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尝试对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为相关院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定位;教学目标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新兴的民办艺术类本科院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起步较晚。2014年,学校提出“通史+专业史”相结合的专业史论课程建设模式。其中,通史类课程作为通识类专业基础理论课,按照美术类、艺术设计类和管理类的专业学科划分,分别对应开设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和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外文化简史和艺术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作为重要的通识类专业基础理论课,承担着提升学生艺术理论素养和综合人文素养的重任,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专业学习的深入以及全面综合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目标
中国工艺美术史内容丰富庞杂,是一门集技术、艺术、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理论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发展的历程,总结中国工艺美术品的材料、工艺、纹样、造型风格等演变规律,深入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对优秀传统工艺作品的赏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二、教学改革措施
艺术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笔者通过几轮教学总结、学生访谈、知识点梳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综合文化素养基础,从课程架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逐步探索,尝试对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通史理论修养。
(一)课程整体构架纵横交织,门类与断代相结合
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内容构架以朝代更迭的纵向时间轴为坐标展开叙述,教学以某一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大背景的概述为出发点,再按照门类(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等)具体阐述该时期各个工艺品种的发展特点。这种课程整体架构方式与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的组织架构是一脉相承的。很多相关经典著作范本均采用断代史的阐述方式,如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985年田自秉编撰的《中国工艺美术史》、2007年尚刚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等。以朝代更迭的纵向时间轴构架课程,虽然历史的概念非常清晰,但由于各传统工艺门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进规律有着各自显著的变化和特点,容易导致相关知识呈现碎片化。近20年来,有少量中国工艺美术史著作版本在章节构架方面从门类史的角度加以尝试,如2007年徐勤主编的《新编中国工艺美术简史》、2004年朱和平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这些版本从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家具等工艺门类划分章节展开叙述。笔者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版本、不同构架方式著作的对比解读,从纵向(断代)和横向(门类)两个维度简化梳理该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因各传统工艺门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进程不一,故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打破通史类课程以断代史为主体架构的教学常规,以类别作为课程的主体架构形式,从材料、工艺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各工艺美术门类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陶器、玉器、青铜、漆器、瓷器、织绣染、家具、玻璃等单一工艺品门类的造型、纹饰等历史发展沿革、文化传承为主线,以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工艺门类之间的典型工艺、造型、纹饰的横向比照为辅线,从而使门类和断代相结合、纵横交织,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中国各门类传统手工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关联、互为映衬的关系。这种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对各种工艺门类的造型纹饰演变、技术材料革新形成连贯、系统、深刻的认识,课程内容条理清晰,对不同工艺文化传承的阐述更加完整,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其专业理论修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突破历史的时间界限和学科界限
中国工艺美术史作为一门通识类专业基础理论课,任何一部教材都无法穷尽其所包含的丰厚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本课程立足于学科经典著作范本的同时,打破历史的时间界限和学科界限,尽可能地与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相比照,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其他人文学科相关知识点(如古典诗词、小说、传说典故、西方现当代艺术理念、国家外交活动等),拓展学生的设计理念、激发创造思维、丰富艺术想象、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的提升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在讲解陶器工艺时,将当代紫砂艺术家吴光荣的作品与传统紫砂艺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感受吴光荣紫砂系列作品(《上帝之手》《寻找未来》《奔向自由》等)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理念的影响。其颠覆了紫砂艺术创作的传统,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让紫砂艺术创作的造型有了无限的可能;对玉器工艺的讲解,以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和金镶玉奖牌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玉的成语典故(化干戈为玉帛、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等),引导学生关注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意义;对青铜工艺的讲解,以金庸小说《鹿鼎记》第一回中“人为鼎镬,我为麋鹿”导入课程,结合“禹铸九鼎”“楚子问鼎”“秦武王举鼎绝膑而亡”等典故,加深学生对以鼎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礼乐制度重要载体的理解。另外,以现当代著名的两次铸鼎事件(1995年中国政府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铸造的“世纪宝鼎”、2006年河北省农民铸造的“告别田赋鼎”)作为青铜工艺课程的结尾,并请学生说出与鼎相关的成语(问鼎中原、大名鼎鼎、一言九鼎、鼎力相助、人声鼎沸等)。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虽然青铜礼器已经远离现代人们的生活,但其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和生活行为规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是和平、发展、昌盛的代表,体现在国家外交活动、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和语言文化中。此外,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适当穿插相关工艺美术文物背后的小故事。例如,在济北王刘宽墓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被打碎的玉剑彘却没有金缕玉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淘回晋侯稣钟的真伪辨别过程;因文物偷盗被损毁的西汉素纱襌衣;刘益谦以2.8亿港元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等。这些小故事充盈、丰富了史论课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打破历史的时间维度,通过多元化的人文学科知识点的串联,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使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互验证、教学内容丰富饱满,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加强参与度、实践性和趣味性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配合专业知识讲解,尽量提供相关工艺美术产品实物展示,如陶器(蛋壳黑陶、紫砂陶等)、玉器、漆器(漆液)、青铜器(民国宣德炉)等,使学生可以看、可以摸,甚至可以闻;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线描速写的方式临摹少量经典器形和纹样;适时放映相关纪录片、动画,演示相对复杂的工艺技术(脱胎漆器、缂丝等);针对当下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困境(快餐文化冲击、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很多传统工艺无法很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面临人才断层、技艺失传、文化消弭的危机等),请学生课后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进行课堂交流,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灵活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听、看、画、记、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充分参与到教学中。这有利于让学生形成比较直观、感性的认识,加强课堂参与度、趣味性,发挥艺术类学生的特长,并提升其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结语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工艺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工艺美术史作为通识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承担着对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精神的体认与传承,它不应该成为一门枯燥、乏味,让人失去兴趣和耐心的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是动态、双向的建构活动。
参考文献:
[1]朱国芳.《中国工艺美术史》“以学为主”的整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设计,2016(15).
[2]周亚辉,贺炜.“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以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为例[J].美术大观,2016(6).
[3]李娜.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
[4]傅克辉.“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探索——以四川美院为例[J].装饰,2013(10).
[5]陈静.美的历程——《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
[6]韩锐.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
[7]张小燕.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3).
[8]侯妍文.《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课程教学思考[J].工业设计,2017(5).
[9]顾丽.设计强国理念在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15(10).
作者:焦自英 单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