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多样且复杂,导致了地质灾害发育强烈,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地质灾害与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1]。电力工程项目遍布全国,特别是输电线路大多为人烟稀少的山区分布,线路长,跨越的地质地貌区域复杂,存在的地质灾害多种多样,或多或少面临着各种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2]。通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现状及评估工作流程的介绍,进一步分析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存在的问题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是生命线工程,如果地质灾害造成铁塔破坏或变电站不能正常运行,则会造成送电线路停止运行,其工程自身的直接损失可能只有数十万元(变电站及塔位区周围居民均已迁居,人员伤亡可能性小),但间接经济损失十分巨大。某电力工程因地质灾害造成铁塔损坏情况见图1。输电线路沿线大多为人烟稀少的山区分布,线路长,跨越的地质地貌区域复杂,存在的地质灾害多种多样[3]。因此,工程建设前期,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可对已有地质灾害进行绕避,而不可绕避的则计算出安全距离,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可使面临地质灾害威胁的电力工程进行及时合理的避让或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段,虽然暂且无地质灾害发生,但工程建设对环境地质的扰动,极易引发新的地质灾害。而引发的地质灾害也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将提出合理的工程措施降低引发地质灾害的概率,以此降低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无论在电力工程建设或运行过程中遭受地质灾害,还是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均可提出相宜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对策,以确保工程及人员的安全。因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加强电力工程抵御灾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通过现场调查、计算分析、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路径选址等进行优化设计。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在电力工程中的现状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条例的要求,需对建设项目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虽然2014年12月15日国土资源部〔2014〕第29号《关于取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制度的公告》,但因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依旧尚未停止前进的步伐。2015年9月16日国土资源部了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在该规范的技术指导下,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拥有自然资源部颁发资质证书单位的地质人员可通过航片分析、现场分析、钻探分析、平面图分析、地质剖面图分析,以实现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已有灾害点或引发灾害点与电力工程的关系,对原生灾害或次生灾害(工程建设引发)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让或工程措施)。一方面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减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4]。

3电力工程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电力工程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与某地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有共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3.1评估级别的确定

[5]对电力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首先应确定其评估级别,不同的评估级别,对报告编制深度也有所不同。一、二级评估提交评估报告,三级评估提交评估说明书。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下确定其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再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确定其重要性,最后通过复杂程度及重要性确定其评估级别。

3.2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即针对已有的地质灾害进行的分析。一般通过航片分析、现场分析、平面图分析、地质剖面图分析。以此实现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已有灾害的类型特征、现状、规模、分布、成因、影响因子、稳定与否及威胁对象[6],并指出与拟建电力工程的位置关系,最终得出结论,每个灾害的现状危险性等级。

3.3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是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灾害与工程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本着以工程为中心,一方面可能遭受已有的地质灾害,另一方面遭受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

3.3.1遭受已有地质灾害主要分析该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线路与灾害点的位置关系,推算灾害点的安全距离。但是就算该灾害点不稳定或危害性大,电力工程与其保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则其对电力工程的危害性也不一定是大。一般本身危害性大的灾害点大多在可研选线阶段就已避让或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因此,遭受已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一般较小。

3.3.2遭受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遭受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两种类型:1)区域内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复杂而引发的地质灾害。2)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挖方、坡面弃土可能引发边坡失稳等[6]。正常施工的情况下,纯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小。主要还是分析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对工程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判定电力工程施工扰动具备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小。

3.4综合评估

通过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最终确认电力工程所在位置的危险性大小,即综合评估。进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分区。针对综合评估中电力工程遇到的问题,最后再针对性提出相关防治措施,对线路路径进行优化。

4目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发现,目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重视度不够

工程选线定位是各专业共同作用的结果,考虑因素众多。在各条件的制约下,有时会忽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结论及建议,仅仅作为1项手续流程。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仅存在于可研阶段,而施工图阶段的路径有可能与可研阶段大相径庭。

4.2起步较晚,技术落后

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并且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对评估工作的进行造成严重的影响[7]。

4.3灾害种类多,危害对象不确定,工作难度大

高压线路大多为人烟稀少的山区分布,线路长,跨越的地质地貌区域复杂,存在的地质灾害多种多样,评估阶段又处于可行性研阶段,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主要为塔基施工,而塔位又是非连续性分布的特殊现状工程。在可研阶段,重点是选定线路的路径,工程沿线塔位位置和数量都不确定[8],这些为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增加了难度[9]。

4.4人为因素较重

每个人的学识及认知均不相同,对地质环境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析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小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也就存在着同一条线路,不同的人做出的分析或多或少会有差别。

5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些看法

针对目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看法如下。

5.1提高重视度

可研选线阶段应该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视度[10],并增加施工图阶段的复评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

5.2探索新技术、新方法

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力求准确分析工程中所遇到的地质灾害。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无人机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作用。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帮助下,也可降低工作的困难度。

5.3提高知识技术水平,群策群力

5.3.1加强技术交流1)各相关专业间进行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切磋。2)专业内具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应该相互协作、交流、学习,必要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整个电力行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知识技术水平[11]。

5.3.2群策群力数据收集回来可以多人一起讨论分析以降低个人人为因素对结论的影响,避免个人认知导致的人为错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形成模块化,用数据说话。

6结语

电力工程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路径选址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提高其重视度,并不断强化地质灾害的评估能力和水平,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新光.探讨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大科技,2014,(9):227-228.

[2]谢辉,金勇,陈英,等.四川省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地质灾害调查分析[J].铜业工程,2016,(3):33-36+98.

[3]樊柱军,程东幸,杨小娜.藏中联网工程塔基滑坡灾害特征分析与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7,(12):49-52.

[4]邹东璃.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J].建材与装饰,2020,(6):225-226.

[5]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S].

[6]刘怀河.小议电力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四川建材,2008,(1):92-93.

[7]刘滨,尹镇龙,曾渠丰,等.浅论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矿产勘查,2003,(8):27-29

[8]冯克佳.关于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674.

[9]余凤先,谭光杰,潘峰,等.输电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电力勘测设计,2010,(1):20-22.

[10]朱家良.输电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特点与认识[J].电力勘测设计,2006,(4):9-12.

[11]胡钧,刘小青.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研究[J].电力勘测,2002,(3):7-12.

作者:杨帆 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