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植物地理野外实践教学考评环境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反映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活动摆到从未有过的战略层面的高度,成为高中地理日常教学的一部分。高师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佳木斯大学2019版地理科学(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学地理教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地理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途径。佳木斯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在制定2019版地理科学(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国家颁发的《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内容都做出了相应的修改。增加了地理实践技能与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鼓励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植物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S)中的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采用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对植物地理野外实践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改革。
一、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探究性实践教学可以促进良性循环的学习环境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与行为的改变,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1]探究性教学方法通常的形式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前提下,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机会,即学生可以通过个体学习、小组研究讨论等学习方法,主动探究和思考问题,学会与同学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应用知识探索和解决问题。这也符合现代教学论理论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体教学原则。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地理课堂上,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或结论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或结论[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照本宣科,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之间能够你来我往,进行双向互动。老师多问问题,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引发学生拓宽知识面,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分数,而是对于一切有着更为深远的认知,从而开拓出学生的灵活思维与自主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提高也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激情,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植物地理学作为高等师范教育地理科学专业(S)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球上植物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规律的科学。影响其生态地理规律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复杂多样然,(如自然因素中包含气象与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因素等及其相互关系,人文因素包括人口、经济、政策、历史发展等方面)。以黑龙江省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的野外地理实习为例,对于公园内植物的分布、植物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结构特点及发生发展等地理现象的成因及作用规律等都需要从地形地貌、地质基础、气象与气候变化、土壤与植被覆盖、人类活动与开发历史方面等地理因素入手分析,并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和总结,在理论知识与地理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并在头脑中建构相关的地理知识体系。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遵循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探究性成绩考评环境的构建原则
1.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理论师生观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在进行地理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过程中仍然要遵循双主体性原则,改变以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成绩评定的现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成绩评定中。通过参与评定成绩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2.有序性原则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和成绩评定不能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因此,在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对实践教学问题进行合理拆分成若干步骤,然后进行一步一步地引导。实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最终引导学生的掌握正确的实践能力并学会怎样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绩做出正确的评定。
3.综合性原则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不能采用单一的考评主体,不仅要采用教师对学生的评定、也要采用学生对学生的评定,要进行考评主体的综合。同时也要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实践教学与课后实践总结教学过程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等考评内容的综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等方式。
三、“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探究性考评环境的构建
如何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学生的培养过程往往受到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影响。因此在“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要构建一种新成绩考评环境,建立一种从内容,主体、方法等方面进行实行多元化考评的环境。[3]
1.考评内容的构建从考评内容上看实践成绩不能以学生只需要交一份报告进行考评,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认为野外实践无关紧要,在考察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因此,建立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就十分重要。除常规的考评内容以外,加入探究性能力的考核是非常必要的。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发现问题为前提,提出问题为基础,分析问题为关键,解决问题为目标,并据此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来完成探究性实践过程。其中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是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基本能力。如果不能发现地理问题,则学习地理就如同走马观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只有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验方案和实践过程,解决存在的地理问题,才能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在探究性教学方式下,考评不再是单纯的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在一定时间内提出问题并思考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和水平,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成知识框架的能力。因此,考评内容中一定要加入探究性能力的考核。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对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按照一定的权重分别进行评价,比如对实践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准备、表现出来的地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地理实践的态度、野外实践教学的参与度等4个维度,实践预习准备情况,出勤状况、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罗盘、经纬仪地理工具的使用技能,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等12个小的方面,进行评价,建立一套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野外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比如说表达能力的考核。通过学生在大亮子河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图形、文字或借助罗盘、计算机等其他方式来清晰地表述表达公园内植物的分布、植物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结构特点及发生发展特点规律等地理现象。对于野外教学实践结果的评价要结合预习报告、实践过程、实践报告综合给定。综合考核学生预习实习的情况、实践过程的规范性、分析实践数据得出结论等综合评定。
2.师生共同参与的考评主体构建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评价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结果。而探究性考评环境的构建可以从单纯的教师评价转为学生参与评价,在总成绩评定中学生给出的成绩占有一定比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秉持对自己和同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成绩考评,增强了责任心,同时也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在实际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和更好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考评形式的构建探究性教学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评价手段包括老师提问、测验、考试等。在植物地理学的野外实践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实践教学过程中)和终结性评价(实践教学结束时)二者结合的考核形式。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在植物地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实习态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方面随时进行考评,以便老师根据学生的状态反馈比如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哪些还有待发展,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等来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终结性评价一般在野外实践教学活动结束返校后进行,用以确定野外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构建科学的成绩考评环境,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广大学生的探究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培养出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地学人才。[4]当今社会需求的是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在地理实践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促使学生形成地理知识、地理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探究性考评环境的构建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对学生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价。将来如何科学地建立和设定植物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探究性考评指标体系和权重,使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谷烨,任国莉.地理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8).
[2]任国莉,罗志文,张跃华.植物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环境构建[J].冶金管理,2020(05).
[3]任国莉.论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要素[J].佳木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3).
[4]任国莉,刘书敏,罗志文,齐兴田,张跃华.探究性教学在植物地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2).
作者:任国莉 罗志文 黄秀英 单位:佳木斯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