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图形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形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图形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

[摘要]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必学的学科。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图形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点转化为图形的过程,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教师借助图形辅助知识讲解,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汲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当前教学现状,合理应用图形教学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图形教学法;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初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中的图形教学法是借助地图、地形、地貌等图形揭示地理知识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具有明显的形象性。[1]图形教学法符合新课改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形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用图形教学法时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将图形教学法纳入教学设计中,既可以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应用多媒体设备时应该选择色彩鲜明且形象活泼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形教学法的意义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图形,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中国区域地图等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图形。[2]视觉图形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进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单纯的文字教学相比效率更高。将地理知识以直观形式呈现,能充分发挥直观性特点推动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地理图像能突出区域特征,将区域形状和特征以图形方式呈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图像能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结合多种图形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地图素养,具备区域认知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首次接触地理知识,在无基础的背景下,他们的地理认知能力和读图能力较弱。图形教学法能将现实生活以平面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与地理图像的关系。[4]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很多地图,如导航图、导游图等,学生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才能根据地图找到目的地。图形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关键,能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良好的读图能力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如高中阶段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形地势等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5]所以,教师将图形教学法融入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夯实学生未来的学习基础。

(二)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有效解读地图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等。图形符号是一种表现事物的载体,具有真实具体和抽象概括等特点,其特点会随着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发生变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图形教学法能将具体零散的事物转化为具有统一特点的事物。初中地理知识所呈现的地图表现为符号与图形结合的效果,学生读图时能感受到视觉平衡,也能获得相关信息。学生绘制相关图像时,也能从中获得灵感,通过归纳思考将实地数据转变为图形,以图像形式表达知识。读图与画图具有一定的联系,两者能相互促进,但是掌握良好的读图与画图技巧需要具备综合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用图形教学法时,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将图形教学法融入初中地理课堂的措施

(一)在课前预习中应用,打好课堂教学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步接触地理知识,面对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的地理知识,学习起来会觉得难度较大。因此,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消除对地理知识难点的逃避心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知识的乐趣。课前预习是将学生引入课堂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入图形教学法,用生动形象的图形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疆域”这节内容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我国的领土面积和与我国毗邻的国家、临近的海洋。预习时,教师先询问学生中国地图像什么动物,在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雄鸡”后,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的轮廓,接着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我国所处的半球和温度带。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渐完善东半球陆地的轮廓图案,由此加深学生的印象,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学生无法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在课堂上会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逐渐向学生呈现我国的地理轮廓图形,并完善东半球陆地轮廓,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初步了解,接下来开展我国周围国家和海洋、行政区划等知识的教学,如此层层递进,学生能很快掌握此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在课堂导入阶段应用,有效展示教学知识点

课堂伊始,由于刚刚经历课间休息,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立刻投入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影响知识的获取。因此,教师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探索精神。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学习氛围中,有效过渡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知识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有趣的情境导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将图形教学法融入课堂导入阶段,借助图形创设情境,使图形的直观性和情境的生动性相结合,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由此学生会专注投入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黄河长江》,并让学生边听边注意看歌词,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聆听中。音乐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我国有两条著名的河流,分别是黄河和长江,聆听音乐后,大家知道黄河和长江流经的地方吗?”这时学生会回忆歌词,想起“高原”“丘陵”“发源于巍峨的山上”“黄淮平原”等关键词,接着教师让学生借助课本里的地图分别找出这些关键词指向的地方,由此导入课堂教学,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大致位置后,才能根据地理位置了解分布特点。教师应该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专注力集中于课堂中,利用音乐渗透地理知识。然后借助课文中的图形了解知识,这一方法能有效将学生引入课堂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有效传播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有限,一节课45分钟,如果学生不能在关键时间点接受知识,没有吸收到一节课的精华部分,就容易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在知识传授的关键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图形教学法,能将知识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降低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气候”这节内容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的分布特点,掌握主要温度带和划分标准,学会分析气温形成的原因和能够分析判断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中国地图,接着请5名学生到讲台上扮演来自不同地区的居民。将有台词的小纸条交给这5名学生之后,让他们分别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其他同学猜他们的家乡在哪个温度带。如第一名学生描述:“我的家乡夏天炎热,经常伴随倾盆大雨,而冬天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零摄氏度以下。”这时候,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多数学生猜出这名同学的家乡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的地图中用橙色填充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并进行讲解。接着下一名学生描述,同学们继续猜。教师在课堂中借助课堂游戏贯穿知识点讲解和利用图形教学法,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通过课堂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教师的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在课堂练习中应用,及时巩固知识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地理知识的获取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练习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练习环节是学生将知识点应用于实践的良好渠道,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课堂练习环节,有效运用图形教学法,增强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绘制图形,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这节内容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山脉的走向,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特点,并分析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讲解知识点之后,开展课堂趣味活动,加强学生对我国地形地势的了解。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轮廓,或者运用多媒体呈现中国地图的轮廓,要求学生将书本合上,接着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画出山脉、平原和盆地等地形并标注名称。对于我国地形地势的记忆,学生印象较深刻的是著名的山脉和平原,如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华北平原、华南平原等,所以教学活动开始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画出容易记忆的地形并标注名称。由于学生已经大致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知识点,在课堂趣味活动中便能加强记忆,及时巩固地理知识点。由此可见,在课堂练习环节,很多学生对练习课后习题缺乏兴趣,而教师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增强课堂练习的效果。

(五)在课堂复习中应用,促进知识点吸收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材包含的知识点内容多且范围广,很多知识点都涉及地图,如地形地势分布、河流分布、气候特点分布等,且许多知识点之间都具有关联性,学生容易出现反复记忆的情况,导致学生投入的精力和复习效果不成正比。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采用图形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绘制图示,用图示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简化知识点结构,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问题分析和总结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内容时,本章节介绍我国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堂复习时,可以提示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绘制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图,如“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我国土地资源特征、分布、合理应用,接着再将这些知识点细化。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画关系图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借助图示整理地理知识点,将其串联起来形成知识脉络,有效提高复习效率。这一过程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复习地理知识点时,会将教材和练习册结合起来,这不仅浪费时间,效率还不高。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形式掌握知识点,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记忆和图画记忆,让学生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复习知识点,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复习效果会更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良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初中地理具有抽象性特点,将图形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可实现地理知识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图形教学方法,降低知识理解难度,让学生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图形教学法的良好效果,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淑玲.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J].新课程(中),2019(10):213.

[2]艾志华,王畅,徐焰华,等.我国百年初中地理课程文件对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关注及启示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1):78-82.

[3]许巧玲.创新观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1(15):91-92.

[4]王松梅,刘晰凝.关注学科素养促进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1(10):45-48.

[5]刘小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11):68-69.

作者:张雅琪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