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桃花坞木刻年画与服装设计教学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与服装设计教学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成为主旋律的当今社会,桃花坞年画所依托的载体和传播空间也需要创新,不同载体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桃花坞年画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市场提出的新需求,使自身的市场及文化价值变得更加丰富。本文在对桃花坞年画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围绕服装设计教学中桃花坞年画的应用策略展开了讨论,所讨论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例如寻找灵感元素、绘制设计草图、对样衣进行展示等,供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参考。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服装设计;主题教学

0引言

众所周知,桃花坞年画作为民间木板年画的代表,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无论是艺术审美、题材内容还是制作工艺,均与劳动人民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息息相关。由于近几年市场需求正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桃花坞年画的市场越来越小,如何对技艺进行有效传承,自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只有对传播载体和空间进行创新,才能使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得到深入挖掘,从而在此基础上,赋予其全新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

1桃花坞木刻年画概述

桃花坞年画起源于明代,在雍正和乾隆年间最为盛行,作为江南姑苏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其内容以人物为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年画和杨柳青年画被称作“南桃北杨”,二者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给后世带来的影响也十分深远。鼎盛时期,制作桃花坞年画的作坊多达五十余家,主要集中在苏州山塘街、桃花坞两地,斗方、条幅、中堂、门花为四种常见的桃花坞年画类型,题材以民间传说、山水花鸟、装饰图案、戏文故事和时事新闻为主,如《武松打虎》《姑苏万年桥》《玄妙观庙会》等,以神仙佛像为主要内容的桃花坞年画,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制作桃花坞年画的方法通常为木板套印,这就决定了其一版一色的特点,常用颜色包括紫、黄、绿、淡墨、大红和桃红。[1]多数桃花坞年画都是通过重叠复色的方式,营造具有较强冲击力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桃花坞年画的特点还包括刻工精美、线条流畅、构图丰满等,这是因为在摄影技术诞生以前,桃花坞年画是记录风土人情的主要载体,它不仅具有当下性的特点,还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桃花坞年画正是在朴实感、装饰性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表现,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流传至今。

2服装设计教学中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应用策略

研究表明,作为苏州人民理想追求、精神信仰和文化心理的象征,桃花坞年画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对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因此,在开展与服装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做到循序渐进,通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进行拓展,以桃花坞年画为切入点,确定服装设计的主体,完成草图绘制、成品制作等一系列工作,为市场化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2.1资料整理

在主题教学活动开展初期,教师应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对服装设计所需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市场调研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对桃花坞年画进行调研,深入探究桃花坞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另一个是对服装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在调研过程中,学生应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学习,通过参观博物馆,对桃花坞年画具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学生应将设计主题作为出发点,围绕相关品牌展开调研,再对调研情况进行归纳,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服装设计的进度安排。[2]

2.2寻找灵感元素

每件艺术品的灵感来源均有所不同,在形成初步的设计概念后,学生就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找灵感来源方面,在桃花坞年画中寻找服装设计所能运用的元素。作为艺术表现方式的一种,桃花坞年画兼具文人画法、泰西笔法的特点,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完成对灵感元素的提取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灵感来源图的制作,一般来说,灵感来源图由灵感贴图、来源说明、主题色卡共同组成。

2.3绘制设计草图与定稿

草图的作用是将设计灵感向作品进行初步转化。在开展以服装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绘制草图的方式确定所设计服装的风格、款式、色彩和面料,再对设计概念进行逐步落实。首先,学生需要根据在桃花坞年画中提取出的元素,确定所设计服装的风格,例如,以鲜明的色彩、传统的造型为依据,将所设计服装确定为民族时尚风,受众群体为热爱民族文化的时尚女性。其次,通过重构或解构所提取的设计元素的方式,确定符合服装风格的款式造型,例如,以鱼形、花瓶形为主要造型,在袖口、领口处添加花、鸟等纹样,严格遵循审美法则,调整服装局部图案和整体造型的比例,保证视觉效果符合预期。再次,通过提取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服装的色彩配置,具体做法如下:根据在桃花坞年画中所提取出的色彩,确定大体色块,结合市场的流行趋势,对服装的主体色彩、图案色彩和局部色彩进行细化,在保证桃花坞年画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得到充分体现的基础上,使服装配色变得更加和谐统一。最后,以款式造型、色彩特点为依据,确定服装的面料,保证所选用面料可以突出服装的个性,例如,将棉麻、丝绸作为女装的主要面料,加入少量的涂层面料、纳米面料,用来表达服装的质感。在完成设计草图的绘制工作后,学生便可以整合草图与调研资料,得出具象的设计定稿,内容主要包括款式图、效果图和工艺单。款式图由服装正面图、背面图共同组成,效果图着重体现的是服装动态效果,例如风格造型、色彩搭配等,工艺单指服装的制作流程、工艺制图和面料小样。如果所设计服装有配饰,如首饰、头饰等,学生应在效果图中对其加以体现,附上相应的设计说明。

2.4再造服装面料

面料选择和再造的区别,主要是面料再造以面料选择为基础,在保证所选择面料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工艺处理手法,增加面料的装饰内涵与艺术美感。面料再造需要以服装设计主题为依托,将突出设计风格和效果作为最终目的,在对具有桃花坞年画特点的服装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课前所收集的桃花坞年画的图案为参考,选择自己擅长的手法,如镂空、刺绣、叠加等,对初选面料进行设计创作,将触觉、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实践结果表明,这样做可以使服装主题变得更加鲜明。[3]

2.5对样衣进行制作并展示

制作样衣的目的是使设计变得更加具象化和市场化。学生需要以设计的款式图、效果图和工艺单为依据,对样衣进行制作,通过将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制作样衣加以调整,完成样衣的缝制和加工。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的默契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以组员的能力和水平为依据,对内容进行分工很有必要。另外,教师应针对不同小组所设计的服装给出意见或建议,及时纠正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鼓励学生展开交流,使作品变得更加完善。待上述工作告一段落,学生需要在陈列空间中对所设计服装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展示,静态展示指的是使用人台模特对服装效果进行展示,动态展示则是通过主题时装秀的方式,全方位展示服装效果,当然,灵感主题、所绘制草图和最终的效果图也是静态展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引起重视。

3结语

桃花坞年画蕴含着多元化的传统文化信息,对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印刷文化和视觉艺术领域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借鉴和研究价值,在对服装设计进行教学时,对桃花坞年画加以应用,可以使学生对桃花坞年画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激发设计灵感、树立文化保护意识的目的。希望上文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给教师启发,使桃花坞年画和服装设计教学的结合变得更加契合,为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备.苏州地区桃花坞木刻年画与现代设计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5):60.

[2]张丹.桃花坞木刻年画文化意蕴对服装创意思维的启示[J].纺织导报,2017(10):102-104.

[3]伍岭.桃花坞木刻年画与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21(08):378-379.

作者:陈彦名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