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地理学论文范文

地理学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地理学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地理学论文

地理学古代文学论文

一、文学地理学是一个新的文学研究领域

也是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分支学科,所以,新的术语与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从该书的研究目标而言,它们也是相当适用的,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该书的理论性与学术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些新的概念表述与话语方式上。大量的统计数据,是作者研究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结果,也是支撑该书所有论点的坚实基础。80多个图表与统计表,分布在全书的五章之中,许多论点就是靠这些图表来进行论证的,多数图表都很直观、具体,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图表统计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借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没有想到梅新林运用得这样到位,是其著作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正是以上三点的统一,让这部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著作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

二、然而,《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一书

只能是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因此它的局限性也是必然存在的,本文主要就第二章《流域轴线与文学地理》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图表统计的来源问题。在这一章中,主要的图表是四个流域(长江、黄河、珠江与运河流域)著名文学家的分布图,这些统计数据本身是有意义的,然而统计的根据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学家才是“著名”的?作者也指出这些统计数据的来源是谭正壁先生所编的一部辞典,不过也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这部辞典是不是具有权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所编的与文学相关的全书之类的出版物,可谓众多,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各卷、《辞海》之类,自然是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以一部为主,还可以参照许多其他经典性的著述,包括《全唐诗》、《全宋文》、《全清诗》之类。这样才有比较充分的依据,同时也有统一的标准。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说明某一个流域文学历史的变迁与中心的转移问题。作家与诗人的产生是与地理相关的,并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然而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个省多一个、那个省少一位诗人与作家,也许并不说明什么问题,特别是不可能一对一地说明流域中文学流变与文学中心转移的问题。因为诗人作家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同时作家诗人也是不断流动的,出生地或者客居地对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哪个为大,存在多种多样的情况。如果说到文学历史发展的周期,作家的数量能不能够说明它们的周期,也许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四大流域轴线拥有各自不同的生命节律与周期。黄河流域轴线较之其他三大轴线具有先发优势,其中先后经历了自西租东运动的四次波澜。第一波始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终于商代;第二波始于周代,终于战国;第三波始于秦汉,终于南北朝;第四波始于随唐,终于清代。每一波都是从上游开始,经过一定时间的徘徊,最终止于下游,然后又开始新一波自西租东运动,以此往复循环。”(169—170)这样的观点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的确也是一个问题。以流域轴线来说明整个中国文学地理的问题,也许并不科学,不可能具有合理性。“北线诸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山东由53人增加到96人,河北由31人增加到48人,北京由8人增加到23人,天津由0人增加到3人,但南线数量升得更快,其中居于第一、二位的江苏、浙江分别由327人、317人上升到481人、411人。安徽位居第三,由80人上升到98人,增幅不多。另,上海由55人上升到78人,位居第五,增幅比较可观。所以元代以来运河流域文学轴线向南线倾斜趋势在明代进一步加剧之后,至清代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若以元明清三代京杭大运河南北两端所在北京与浙江文学家的数字变化做一比较,则分别为25∶144,8∶318,23∶411,后者分别为前者的5.76、39.75、17.87倍,可见从元到明,彼此的差距迅猛拉大,而到清代,似有所缩小,但相对于元代而言,依然不成比例。”(247)因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是中国人口集中的地区,也是文化发达的地区,运河流域自隋朝之后,也成为重要的文化与文学区域之一,可以说明中国文学地理的主体内容,然而广大的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特别是蒙古草原与新疆南北地区,都并不在这四条河流的流域之内,那么它们的文学地理是如何的呢?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文学地理不可能在流域轴线之内来进行全部的合理的阐释,因为还有山地与草原,也还有边地与沙原,因为那些地方并不是没有人居住,诗人作家也是存在的,虽然不像上述四个流域,那么众多,那么显著。

三、结语

《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是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自不待言的,对于我们从事文学地理学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只是为了与同行进行讨论,以让文学地理学研究更加完善、更加科学,除此无他矣!

作者:胡朝霞 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点击查看全文

初中地理教学落实地理实践力探讨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落实地理实践力,让学生会学地理、爱学地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地理生活课,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地理要素,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增加课堂内外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教学渗透;学习兴趣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是指地理实践活动中所需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辅手段,结合各种地理教学情境,运用仿真地理教学情境方式,让学生在仿真的社会、自然情景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一、重视地理生活课,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生活课更能有效落实地理实践力,因为很多地理教学内容都是可以有效融入的。诸如地区内发生的大事件,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注,更体现了学生的一种主人翁学习态度。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选择本地区近些年发生的一些地理事件或者新闻让学生进行思考,再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新闻背景让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在八年级“中国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龙岩市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新闻事件,教师可将其作为教学情境,设计成厦门市的王先生想来龙岩地质公园参观,让学生有效应用地图软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王先生设计旅游路线。教师先引导学生在课上运用手机导航图呈现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并以上杭梅花山、上杭紫金山这两个重要的景点作为旅游地图,让学生在经纬度中观察这两个景点的位置、景点占地多少面积、有哪些具体游览的项目等,再让学生选择旅游路线,分析哪条路比较经济,哪里道路节省时间……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地图软件推广一些地道的龙岩客家美食、地道的龙岩特产等。这样,能锻炼学生熟练运用地图软件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地图上测算距离的方法,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运用地图软件是一种能力体现,这种能力也体现在如今的外卖、快递、打车等行业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理解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理息息相关,并根据生活中的地理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

二、深入挖掘地理要素,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同人地协调观学科素养内容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当前的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篇幅提及人地协调观。因此,教师在培养地理实践力中不能忽视人地协调观的有效渗透。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地理知识、地理应用能力服务于现实生活。诸如,当学生看到一条河流,在脑海中就会产生了解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河流流域内农田灌溉的价值,了解河流污染的来源、河流丰水期产生的洪水等意识,进而培养自己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天气和气候”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入一些与本课有关的人地协调观方面的知识,在分析中体现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有效落实这两方面的学科素养。教师不妨展示一下2019年冬季关于雾霾的新闻,配上亚洲地区中国首都北京、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城市图片,并在课件上呈现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PM2.5?PM2.5数值的增高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雾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雾霾呢?于是很多学生在观看新闻与图片的课件后,开始前后桌进行讨论和思考。由于学生对雾霾有一定的了解,很多学生都能说上一些内容。生1:“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生2:“我看到图片中印度首都新德里PM2.5很严重,空气质量很差。”生3:“PM2.5对北京来说,已经是过去了,我通过查阅得知,近些年北京在大气污染、雾霾治理方面加大了整治力度。”生4:“印度雾霾,跟印度这个国家秋冬季烧秸秆、稻草较多有关。”生5:“这种雾霾天气会对我们的呼吸道造成伤害,而且无法我们看到蓝天与白云。”生6:“要多种树,树木能吸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生7:“印度污染严重和印度政府有关,很大一部分是印度政府的不作为造成的。”生8:“很多工业企业应当满足排污标准,不要向大气大量排放污染物。”生9:“对于我国而言,需要警惕印度雾霾的情况,继续对北京周边地区雾霾的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根治。”生10:“污染问题事关每个人的行为,全体人民都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通过新闻导入、图片播放、问题思考与讨论的方式,教师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变化会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分析研讨中,学生能真正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了解自然灾害,学会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地理实践力。

点击查看全文

邮政史研究中经济地理学方法的应用

摘要:近代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与变迁是学术界关注已久的课题。近年来,我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现有研究多聚焦于邮驿、民信局等传统通信机构向近代邮政制度的转型及近代邮政机构与业务的发展方面,运用历史学方法从制度史角度切入,尚有利用经济地理学方法进一步深入的空间。本文先以施坚雅的研究为例讨论经济地理学方法应用于历史学的成果及问题,再选述近年传统邮政史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讨论该方法在邮政史领域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邮政史

一、经济地理学在历史学中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即经济活动系统及各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形式、相互关联,以及布局决策和依据等问题(刘艳芳等,2006)。①将经济地理学理论应用于近代中国研究的代表作无疑是施坚雅的《中国农村和市场的社会结构》。首先,该文运用德国地理和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考察了农村聚落的静态分布,发现现实中的基层市场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六边形”这一理想模式的分布,并构建出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地区城市的中心地等级序列。其次,该文考察了人口及交通方式的变化对基层集镇数量的动态影响。施坚雅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基层市场区域面积(及覆盖的村庄数量)会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因新的基层市场形成而下降,即“密集循环”理论。同时,现代交通方式(铁路、公路)的引入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所经之处的集镇会上升为高等级中心地,辐射面积扩大,并导致周边基层集镇逐渐消亡。学界对施坚雅理论的批评与质疑,多以现实中存在大量不符合理论模型的反例为依据,如王庆成在《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一文举出了数例包含90余个村庄的集市和为数更多的一村集。②除对该理论的误解外,这些声音更多反映出的是历史学与经济学在研究范式上的根本差异,以及如何看待经济理论与“模型”在社会科学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往往偏重历史事实的描述,注重细节与个例,较少关注一般规律的抽象与理论构建,经济地理学恰好补充了这一点。依笔者愚见,施坚雅的最重要的贡献并非是基层市场区域的具体形状(是否为六边形)或覆盖村庄的精确个数(6、18或更多),而在于从大量实例中抽象出了市场边界的两项决定因素,即人口压力与运输费用,以及现代交通方式通过降低运输费用对传统市场区域的整合与重塑。换言之,该模型的精髓并不在于具体的数字,而在于其背后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需要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检验,而不是简单的举例。根据统计学,如果一个或多个变量在统计学意义上与另外一些变量“显著相关”,前者与后者间便可能存在规律性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仍需通过逻辑推理与经验常识加以验证。回到施坚雅的理论,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便是“人口密度”与“运输费用”会显著影响基层市场区域的面积,这无疑符合经济学的逻辑,也为部分经验常识证明。但是,该理论仍然可能遗漏了一些关键的普遍影响因素,如收入水平,年龄结构等,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其它误差,即统计学所谓“遗漏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的干扰,导致具体影响程度③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也就是出现大量的“反例”,以及“举例”的方式无法在统计学意义上否定该理论的原因。不过,这也反映出施坚雅的理论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如根据华北的情况总结出新的影响因素。但应在符合经济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可靠数据与统计学分析进行证实或证伪,举例的方式再多,也无助于加强或否定理论。

二、历史学(制度史)视角下的邮政史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著作如下。吴昱的《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与邮政制度转型研究》④认为近代邮政弥补了传统通信体系的不足,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障碍。首先,我国传统的社会通信体系表现为官方的驿传体系与民间的民信局“官民分立”的二元结构,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商埠邮局”“客邮”等外国机构。缺乏统一通信体系的弊端日益明显,驿站“岁耗三百万两白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民间信件的安全、速率与寄达范围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与保障体系,“客邮”更是肆意横行侵犯主权,近代邮政的创办势在必行。但邮政的发展过程却举步维艰,受到诸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对邮政是否能满足文报传递时效性与保密性的顾虑,以及“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导致部分官员激烈反对。二是驿站、民信局、“客邮”等原有通信机构与大清邮政的利益冲突,减缓了新式邮政推广的速度;三是由于运营目的的不同,驿传体系与民信局、客邮等机构在寄递方法、邮路设计、交通工具、人员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系统的整合也需要时间。此外,该文还详细讨论了大清邮政与驿站、民信局、“客邮”的博弈与竞争。刘文鹏的《清代驿传体系研究》⑤指出,近代邮政的发展经历了地方试办、海关邮政局、设立文报局、台湾改铺为邮直到国家官办邮政等一系列过程。他认为导致传统驿传体系向近代转型的因素有二:一是驿传体系自身的僵化,无法保证文报传递的安全性与效率,传统驿路分布无法适应晚清的军政形势的变化(内部因素);二是国外新的信息传递理念已受到晚清有识之士的关注,为驿传体系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外部因素)。同时,传统驿传体系与近代邮政体系间存在联系,“站改为邮局,驿传路线改为邮政路线,旧有的站差改为邮差,是中国国家邮政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必有之路”。近代交通发展缓慢也是阻碍邮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徐建国的《从兴盛到衰败:近代中国民信局(1866-1934)》①一书是目前见到的唯一专门针对民信局的研究。该书详细讨论了民信局的经营方式、理念和特色,以及与大清邮政的博弈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与原因,并通过大量的史料搜集,分析了民信局的空间分布与寄递网络。他发现民信局通信网宏观上呈“T”字形分布,以沿海和沿江的经济枢纽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地区及周边省市延伸,寄递网络主要呈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城镇三个层级展开,但并未覆盖经济落后地区,表现出网络的稀疏性、线路的选择性与地点的有限性等特征。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单纯的制度史叙事范畴。此外,谢彬的《中国邮电航空史》、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龚达才《中国邮政一百年》、郑游《中国的邮政与邮驿》、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论著也以通史性的研究视野和专门史的方法,对近代中国邮政及其制度分支的发展脉络及业务拓展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侧重于评论不同时期邮政发展的特性,以及在邮政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件,在此不再赘述。这些研究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完整的历史背景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根据财政社会学的理论,财政压力往往是推动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变革的重要原因,邮政的创办除客邮侵犯主权,驿路僵化、文报时效性与安全性丧失等政治因素外,还包括民信局网络的局限性、甲午战后财政窘迫、晚清铁路迅速发展等经济因素。换言之,近代邮政业务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邮政的经济属性体现在其分布中,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三、经济地理学方法在邮政史领域的应用

点击查看全文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地名试题命制

摘要:结合近年来三组以地名为情境材料的高考真题,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分析该类试题在命题立意、情境创设、设问角度等方面的命题特点,总结其对地理试题命制、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等方面的启示。通过挖掘乡土地理中的真实地名案例融入实际教学,并以学术论文作为命题素材,原创了一组以“海域命名”为主题的高三地理模拟试题,落实高考引导教学及命题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名;乡土地理;地理命题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试题命制导向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命题要求,这有助于减少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等不良教育教学现象。福建省作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一线教师认真研究近年来全国卷和地方高考卷的地理试题,深入研究试题中的主题选取、命题立意、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和答案编制,以精准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明确备考策略。据此,教师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高考地理试题,发挥高考引导教学功能,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落实高中地理教育的总目标。对于教研人员或参与地理学科试题命制的一线教师而言,学习领悟高考试题的命题价值取向和命制技巧,也有助于提升其试题命制水平。新高考改革促进地理学科评价由传统的“知识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转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内隐性,测评是以学生完成任务中的表现为依据。[1]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显著特征,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地理试题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视其真实性和复杂性。近年来,地理试题亦十分关注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学术情境类的地理试题大量涌现,旨在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为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是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表现搭建的平台。[2]生活化情境、联系生产实际的情境和地理学术情境都是基于真实的生活问题、社会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产生的,与地理学科化情境相对应。[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地理学科命题素材的宝库。地理高考试题中出现过以剪纸、传统民居、节气、戏剧、饮食等传统文化为情境创设的问题。地名,也屡次出现在地理高考试题中。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地名试题命制探究

(一)探究高考真题中的地名入题,评价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的专有名称,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和育人价值。[4]地名类地理试题能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结合点,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其情境往往十分亲切自然,能较好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分析、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近年来在全国卷和各地高考卷中均有涉及以地名为情境材料的试题,值得广大师生关注。1.以地之名,认知区域地理特征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于真实的区域之中,任何借助地图等学科学习工具更好地认识区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是试题对考生学科素养的较高要求。学生具备何种水平的区域认知素养,就能作出相应的何种反应。[1]例1.【2020年全国卷Ⅱ】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试题特点:自然地理环境是聚落命名的重要依据。本组试题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创设探究情境,挖掘地名背后的地理特征,要求考生能透过地名现象看穿本质,借此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和逆向思维能力。第1题中“河”寓意“河流”,即“水文”要素;黄土高原地区的“梁”,是当地一种典型的黄土地貌;“柳”则是较为明确的与当地的植被有关。其中“木”字底的“梁”字有一定的迷惑性。此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区域地理知识储备,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有关于黄土高原“塬—梁—峁”三个发育阶段的描述。第2题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设问,甲乙两地均有以水文要素命名的地名情境,但据图可知目前乙区域中并无河流分布,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变化较大。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演变之中,通过对同一地理事物在时间序列上先后的对比,或同一时间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更能凸显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差异性。地理试题采用对比的方式考查学生关键能力,是常见设问技巧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或实施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时空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突破教学难点。在试题中,我们也能领悟到用时空视角认知区域,树立用发展的视角看待问题。2.借名之变,综合分析发展历程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各地理要素之间关联密切。地理事象处于不断的运动演变之中,发展速度或快或慢,涉及的空间尺度或大或小,时间尺度或长或短。这就要求学生能通过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视角加以认识。同时,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研究的主线,一定空间范围内人地关系的互动过程是地理探究的重点之一。例2.【2017年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4.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A.城市的扩展B.河流的改道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试题特点:试题从村落地名这一角度切入,展现了城市化过程对地域文化的影响。通过提供的示意图,地名中带有“沽”字的村落多位于海河沿岸,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天津市建有内环线、中环线和外环线,反映了天津市城市用地面积扩大,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在此过程中,旧城的拆迁改造易使这些带“沽”的旧村落再难寻觅。地名的变化,是区域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两组试题分析发现,两个区域均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动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老城区拆迁改造、郊区城市化等现象。对此类情境材料进行挖掘拓展,使之成为十分优秀的教学素材融入教学实践。3.据名之实,渗透人地协调观念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这是贯穿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线索,应渗透于试题的情景和设问之中[3]。例3.【2018年全国卷Ⅱ】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如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3.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试题特点:地理环境的演变,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该道试题通过澳门的地名,述说着其填海造陆的发展历程。澳门半岛原有沿海街道和马路,如今已距东南海岸线较远,而且还出现了“河边新街”的新地名,均说明了东南部是填海造地的主要区域。地图中数处名带“海边”的街道和马路,为考生提供了线索,来进一步判断海岸线变化方向和距离。此外,东南部整齐的街道,亦反映了新造陆地平坦开阔的地形特征。本组试题渗透了人地协调观素养,岛屿的自然环境是澳门发展的自然基础,地域上有所局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发展谋得更广阔的空间,又不过度干扰自然环境,人地关系较为和谐。

点击查看全文

初中地理课堂内外多元化实践探析

摘要:地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情境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地理调查,提升学生课题调研能力;尝试参观考察,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热情,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参观考察;核心素养

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地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强化实践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认真落实《标准》要求,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实施多元化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做合一、学用结合,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设计情境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善于设计一系列现实化的情境体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与地理素材有关的新闻动态、教学资料等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和欲望。比如,在教学“交通运输”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微视频介绍我国“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网,“八纵八横”高铁网,播放改革开放以来铁路、高铁建设成就,让学生了解南北、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还可以插播我国最新高铁通车等新闻报道,介绍我国交通事业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这种情境式体验,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交通事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标准》指出,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合作进行问题思考、集体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也是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一系列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化、生活化、本土化课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探究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比如,在教学“人口”一课时,教师可先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地形图。接着让各个小组议一议我国东部与西部人口分布有什么不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部人口较稠密,西部人口较稀疏,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等)及其成因。最后根据各小组课前收集的本县各乡镇人口数据,绘制出本县各乡镇人口分布图,并让学生谈谈本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并将本地人口与全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成因进行对比,找出共性与差异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又如,在教学“南方地区之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时,教师可先展示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接着让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南方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形有什么区别,探究为什么在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更加温暖。经过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地形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这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理念、合作意识、集体主义精神。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