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慕课与动漫人才培养机制融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慕课与动漫人才培养机制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慕课与动漫人才培养机制融合

一、慕课在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功能与定位

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呈方兴未艾之势,但在高等院校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中明确慕课的功能与定位,才能做到充分发挥慕课特性以有效实现动漫人才的素质培养。

(一)慕课应用的功能

1.学习体验转换

目前高校动漫专业的学生大都为出生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的90后,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原住民”。与80后的“网络移民”相比,他们在线获取知识与学习技能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截然不同,以致当前大规模运行的工业化时代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他们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当下动漫专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还是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均呈现出与互联网平台所提供信息的紧密交流状态。慕课网络在线与翻转课堂的特性能够与他们的需求相契合。在使用慕课进行在线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高频率地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终端获取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依据个人兴趣查询由知识点延伸出来的更多信息。在掌握动漫制作软件应用的基础上,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求技术应用更为快捷的制作方式。由于深谙来自互联网大数据所提供的随时更新的无限信息与可能性,他们乐于并习惯陶醉于探索与发现的无限乐趣之中。由此,在当前高校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情况下,将适合于动漫人才素质培养的课程以在线慕课的方式植入教学机制中,不仅能够丰富现有的教学模式以调节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与当今教育对象在互联网环境中养成的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习惯相适应。

2.优质资源共享

从目前国内高校动漫教育的总体情况分析,存在优质教学资源配比差异悬殊的问题,而这种差异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强,在教学场地与设备等硬件方面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在教师、教学资料、软件应用技术等“软件”方面的差距则存在日益加大的趋势。这是由于处于优势学科地位的学校在教师聘用、人才引进、资料获取、技术交流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更大吸引力与优先选择与获取,从而形成“马太效应”。为此,建设以动漫专业精品课程为核心的慕课,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数字产品低成本复制性,使高等院校之间动漫专业教学软资源互补,可以全面提高高校动漫人才素质的培养水平。如今,国内众多慕课平台如MOOC中国、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智慧树和超星慕课等纷纷推出免费的高质量的慕课,例如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2D动画制作》、东北大学的《漫画入门》、北京联合大学的《Paracraft创意动画设计》、成都大学的《动画剧本创作》等动漫专业相关课程。这些平台为高校动漫专业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做出了积极尝试,也为高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提升培养能力方面提供了思路。

(二)慕课应用的定位

慕课以其课程内容的资源共享性、学习自主性与时间自由性成为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新兴教育模式。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教育发达国家的诸多知名高校、研究院相继推出自己的慕课,其目的不仅仅是对新型教学机制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这一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新兴教育模式的发展态势与方向,探索慕课模式潜在的引发教育变革的诸多可能性,从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始终能够保持其发展的前沿性。换而言之,是将慕课作为互联网时代教育未来发展的侦测器和探头,借此做到与时俱进,而避免陷入如柯达被数码技术、诺基亚被移动互联淘汰的境地。由此可以理解,尽管慕课处于存在完成率低、缺乏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程式化等多种问题的“婴幼儿”发展阶段,却依然受到教育管理、研究、应用等机构的广泛重视。可见,对于慕课在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应用需保持冷静的态度,应本着积极研究与探索的原则,结合高校自身动漫专业的特点谨慎使用。因此,在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中,将慕课应用定位于辅助与补充才是符合当下慕课发展状况的明智选择。

二、慕课特性与高校动漫人才能力培养机制实施策略

碎片化学习与翻转课堂是慕课的两大特性,不仅适宜于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中艺术观念培育与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减轻师资投入、提升课程质量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一)碎片化学习与艺术观念培养

艺术观念培养对于动漫人才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专业成长的基石与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但与技能教育相比较而言,艺术观念的培养需要一个贯穿始终的长时间的培养,通过一点一滴的知识累积与思考逐渐形成。从慕课特性分析,其所具有的碎片化学习方式能够对于学生汲取前人艺术观,逐渐树立自己的艺术观念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碎片化”可以形象地想象为观者透过破碎玻璃观看物象所发生的改变,易于观者突破传统视角探寻全新理解物象可能性的一种思维方式。①显而易见,这种思维方式与艺术观念的继承与重构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因而充分利用慕课的碎片化学习特性便于实现对动漫人才艺术观念的培养与建立。学生通过随时随地利用自己闲散零碎的时间以慕课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与观念培养,可以在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艺术流派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的传记、典型作品的图片与视频介绍等大量鲜活有趣的资料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在碎片化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融汇前人的思想观念,逐步对动漫艺术产生更为深刻的体会并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由此,可以彻底改变传统课堂中冗长的理论讲解,避免学生对内容产生厌烦的体验与情绪,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的乐趣,从而确保人才保培养方案实施的高效性。慕课碎片化学习的特性能够为在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艺术观念培养提供有效的思路与途径,即将动漫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素养课等侧重于艺术观培养的课程以慕课的形式进行实施,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与软件应用能力培养

自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MaureenLage、GlennPlatt和MichaelTreglia介绍其尝试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法以来,翻转课堂开始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其引领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换为学生的学,即学生在课堂之外利用科技手段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性先期学习(包括影像观看、录音听取、网络搜索、在线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将难以理解的问题与难点提交,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进行深度研究从而获取解答。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②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翻转课堂的这一特性在慕课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而这一特性对于实现高校动漫人才培养中对学生掌握软件应用能力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中,软件应用作为学生掌握完成创作任务的基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将近90%的高校动漫专业软件课程的教学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于软件讲解易于陷入面面俱到以致难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课堂讲解3DMax或Maya等指令与参数多而复杂的软件时,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教师讲解与示范之后,学生们通常处于较为忙乱地在各种菜单与面板中寻找指令与尝试不同参数的状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只能对所学软件形成粗略的、模糊的了解,无法实现对软件应用的真正掌握,而慕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使用慕课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观看视频讲解,对于难点部分可以反复观看与实践操作演练,而对于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则可以快速略过。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从根本上规避了传统课堂教师无法因学生个体能力差异所造成的进度不一而做出调整的尴尬局面。由于我国高等动漫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激增造成许多高校师生比例不合理,教师承担的课程种类多、数量大,易于陷入疲于应对而难以实现对所任课程质量的提升。将艺术观念培育与软件应用能力培养以慕课的方式进行,能够省却大量师资力量并降低授课成本。由此,教师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磨砺自己最为擅长的课程,逐渐打造成为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亦可从事更多的艺术实践创作。综上所述,慕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在得到更多实践运用与探索,在将其运用于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机制时应契合自身专业培养目标、教育资源、学生素养等实际情况,坚持积极而谨慎的原则。在慕课发展还处于探索性的现阶段,在高校动漫人才培养中应明确慕课的辅助地位,着力发挥其转换学习体验与加强资源共享的功能。同时,将慕课的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的特性与艺术观培育、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节省大量教师资源,为提升动漫人才的培养机制的整体运行效率提供解决思路。

作者:王宏昆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