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动漫专业文化困境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中国原创动漫发展之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界动漫产业中的竞争力,通过分析高职动漫专业中传统文化元素在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现状,明确了新形势下高职动漫教育长期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创新创意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低下等问题。文章深入探讨了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充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在基础课程中注重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创新创意思维启发,在专业课程中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引领专业技术自主式学习等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一定人文艺术修养的原创性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动漫专业;课程改革;创新创意
动漫产业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因此各国都把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我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因此从2004年开始,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开始陆续出台各类扶持政策来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壮大。这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可见,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国家对动漫生产开发的根本指导思想,经过十几年的扶持和引导我们也见证了:只有坚持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原创开发之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的应用现状
美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动漫产业的强国,他们在动漫技术和风格方面虽不尽相同,但很多优秀动漫作品都很好地展现和诠释了本国传统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传统,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传统文化元素在商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挖掘开发价值。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元素更是受美国动漫产业的青睐。例如,美国梦工厂2008年推出的《功夫熊猫》自上映以来风靡全球,影片的制作创作素材全部取自中国的传统元素。电影中每个画面都充满了东方艺术魅力和意境,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梦工厂随后推出的续集也都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在日本动漫作品中也有大量取材于中国传统元素的作品。例如,《三国志》《封神演义》《棋魂》等,特别是以三国为题材的各类动漫作品超过三位数。在众多的作品中,创作者们多次到中国收集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并融入本国的思想文化特征向世界推广,甚至一度让西方人认为只有日本才能代表东方的审美和文化,这些作品取得商业上成功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青年一代。如何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者和动漫制作人共同面对的课题。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可谓十年磨一剑,获得巨大成功,为中国动漫产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改编和演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动画电影,把家喻户晓的题材拍出了具有温暖真情的侠义情怀。在影片中,每个镜头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彩呈现,影片中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感染着每一名观众。影片自上映以来以9.56亿的票房收入获得全国观众的认可,也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奇迹,而且战胜了同一时期以主打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2》。在这之后又涌现出一批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例如,《小门神》《魁拔》《摇滚藏獒》等,这种现象级作品的诞生再次说明深入挖掘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能够扭转中国动漫产业产品开发的窘境。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高职动漫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现状
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导致了短时期内动漫人才紧缺,也促使我国的动漫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遍地开花,动漫人才培养走上快车道,但人才培养质量却在逐渐下降,“供不应求”的背后隐藏着“供大于求”的现状。在中国原创动漫发展的道路上,用人企业普遍反馈的是学生创意创新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低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动漫资源,却长期在以技术学习为主导的高职教育中被边缘化甚至被忽略。首先,很多高职院校把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开出,主要有以下弊端:一是学生在选课时缺乏必要指导,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选修课程没有很好地与动漫产业以及地方文化氛围相结合,导致课程内容空洞,枯燥乏味;三是选修课程通常考核简单,考核方式单一,导致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课程成果也没有很好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其次,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由于美术基础薄弱,学习时间短,导致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内容单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课程花费大量时间,以传统艺术教学目标进行训练来解决学生的美术基本功;二是忽略学生艺术思维启迪及审美引导,在基础课程教育中,传统艺术审美很少涉及,单方面传达了西方艺术审美;三是没有合适的传统艺术训练课程与动漫专业课程形成联动。最后,动漫专业具有鲜明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动画生产技术已全面转向无纸化计算机绘图时代,因此各职业院校普遍把各类动漫制作软件的学习及运用作为迅速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点,忽视传统文化元素的浸润,更加不重视编创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狭窄。技术培养的仅仅是工匠,在电脑技术频繁更新的今日,很多技术很快就会遭到淘汰,更加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中国动漫已由代加工制作转变到走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之路,用人单位也从过去片面强调学生的动漫技术转变到需要学生具有一定人文艺术修养的原创性技术技能型人才。
3在高职动漫专业培养体系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
3.1通过动漫课程教学改革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动漫类专业还是设计类专业,虽然技术各有不同,但创新创意能力却是共同的核心竞争力。在艺术类专业间设置跨专业的基础课程群,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案例导入,从而引导学习者主动分析和理解造型的共性规律,培养学习者学会观察、提炼、概括以及从传统文化元素中进行发展和创造。基础课程的设置意义是对学习者的思维启迪以及审美的引导,培养学习能读懂画,分析作品造型语言内涵的能力。例如,基础造型课程在案例导入时注重中西艺术作品对比,启发思考艺术是创造性的,不是模仿思维。画家的每一副作品都渗透着一种创造,告诉学习者绘画设计不是被动的,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基础阶段学习者画的好坏不能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其核心是学习者有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自主研究学习的坐标。教学策略是引导准职业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合作研究能力,把数字技术基础渗透于传统文化学习过程,在数字技术的授课中以传统文化图形和设计小项目激发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例如传统纹饰、民俗故事编创、传统文化考察等。传统纹饰意在引导学生对中国纹样的学习与理解,中国纹样中内含民族艺术的创造性,显现出人的无限创造力及对阴阳学的认识,进而理解中国纹样师法自然的主观创造力,引导学生分析古人崇拜自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使学生从一座文化宝库遗产中理解人的创造创新思维源泉。民俗故事编创课程意在认识民族故事的典范,通过一篇一篇具有历史典故、积极向上的民间故事的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人对德善之举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故事文笔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获得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同时引发对故事的形象思维的联想。通过自主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能力。民俗故事编创是为了融合现代价值观和主体思想改编故事,课程中穿插经典故事脚本的学习和分析,进而引导学习者对故事进行编创。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习者在被引导中学会阅读、沟通、合作、研究、语言表达,为后续项目实践课程做铺垫。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的价值是拓宽职业人文化艺术视野,坚持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有效融合。传统文化考察实训周主要对接地方的传统文化调研,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后续的创意项目创作收集丰富的素材。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赋予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以传统文化来引领专业技术学习,课程设计上注重内容导入和学习方法引导。首先,课程内容导入在策略上更加注重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单元项目案例和实践操作,学习者在运用数字技术制作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利用基础课程体系的学习成果和素材。例如,三维动画课程中要求设计制作一个青铜器模型,学生就会把传统纹饰课程的学习成果运用在模型上,专业课与基础课相互支撑;在实践项目课程中主动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引导开展工作室教学,用数字技术手段来参与手工技艺和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民俗故事编创的优秀脚本成为毕业设计选题,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目标更明确和主动。其次,学习方法引导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因为当今互联网给学习者提供了潜在的知识库,为了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把能在线上获取的知识留给学习者,在实践课程中学生根据项目需要自己搜索进行知识消化,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学习者的自主积极性,注重数字核心知识的课堂引导。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显现出对学习者的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和品格塑造,改革的重点是对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
3.2依托地域资源搭建文创研发基地,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
以笔者所在的苏州地区为例,动漫专业依托学校的数字艺术专业群搭建了数字艺术创意研发中心,联合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以及数字艺术领域的企业力量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苏州民间工艺发展空间,挖掘区域性民间文化资源。动漫专业携手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与工艺大师,以学校科技产业园为基地,开发创意民间艺术图式及作品,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具有服务外包特色的数字艺术创意研发中心,使数字艺术创意研发中心成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创研产品开发基地。如图1所示。传统文化资源研究机构对接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该机构主要由校内专业教师和社会研究学者以及工艺大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挖掘整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并加以研究,形成民间艺术数字化再创作的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创意设计机构承担着传统文化数字化再创作的重要工作,在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下主要由掌握数字艺术相关技术的专业教师组成。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帮助大师的作品嫁接上数字创作技术,使传统工艺和技法能够继承发扬光大。同时,产品创意设计能够为学生制作实训提供优秀的样本。传统文化数字内容制作机构主要对接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训项目的提供主体,承担项目管理职责,为学生实训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对教学实训效果作出评价。文创产品推广中心主要对接行业和产业,使学生作品转化为产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同时,中心与企业合作能够为动漫企业提供原创创意产品,最后帮助大师作品能更好地与市场对接,传承民族文化。
4结语
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改革现有的动漫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重视传统文化底蕴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动漫原创能力。改革专业课程中唯软件和技术传授的单一教学方法,要以项目为载体,注重传统文化内容的导入,打通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在专业技术课程中的运用,二者相互支撑。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繁杂的各类软件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运用项目任务驱动把学习者引导到线上学习软件技术。依托地域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技术的对接,教学项目实行企业化运作,让企业真实项目走进工作室训练,非遗大师走进工作室传承工匠精神,让人文与艺术互为渗透,动漫专业必将培养出一批原创性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丹.中国传统文化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功能实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0-112.
[2]高博.传统文化元素在福建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5):101-103.
[3]马涌.偶然与必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热映的思考[J].工友,2015(9):48-49.
[4]王新莹.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研究[J].艺术科技,2013(6):312.
[5]刘咏松,王家骐.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80-181.
作者:张宏波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