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时代动漫产业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动漫产品为主的娱乐消费开始步入家庭消费项目,这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国内动漫作品的创作。根据《动画蓝皮书: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从“十五”末期不足100亿元,到2010年达470亿元,2012年的动画产业产值达到了760亿元。由此可见,国内动漫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动漫企业数量及相关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我们仍要清楚地认识国内动漫产业发展的弊端,尤其是针对国内动漫题材及内容选择与把握的不足,动画艺术制作者要把握时代机遇,结合新媒体艺术的优势,加强创意性人才的培养,把握公众审美机制的变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各种设计软件平台等,摆脱传统的技术和观念的束缚,不断更新创作观念,更为自由的发挥想象力进行动画创作,适用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二、科普创作与动漫艺术相结合的优势
(一)有利于科普内容的表达
科普创作要有“科学性、思考性、艺术性”,因此在进行科普创作时要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客观性,就传播的内容来说,科学知识相对单调,需要受众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对一些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受众而言,就可能存在认知困难,这就很难达到传播效果。例如在自然科学方面,很多自然现象的解释仅靠文字的简单描述,受众是很难得到直观感受的。相反,如果能采取动漫艺术的表现形式,图文结合,将抽象晦涩的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但降低了理解难度,缓解了文字叙述带来的疲劳感,还可以使受众沉浸在较为真实的场景中,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丰富多彩。面对着海量信息,人们如何甄别感兴趣的信息,就需要看信息本身能否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动漫产业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新媒体时代赋予了动漫艺术的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征,使其能够更好地唤起受众的求知欲,实现有效地信息传播。科普创作与动漫艺术的结合,形成了直观、形象、饱满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将抽象的科学原理、现象、规律寓于富于活力的视觉符号当中,个性化的动作设计、多元化的画面表现、夸张震撼的音效,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官,赋予了深刻地的沉浸感,实现了增长知识与感受娱乐的统一。
(三)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科普产业具有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知识产业的特征,这与动漫产业具有共同之处,这两个产业的结合及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增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据预测,到2020年国家将陆续投入400亿元用于建设科技馆,青少年群体、农民工等等群体他们的科普音像制品领域消费可以分别达到200亿元,而且我国科普玩具市场的销售总额预计达到548亿元。作为同时期的动漫产业,动漫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一直是国内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而科普创作与动漫艺术的结合,就可以很好地扭转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内知名的科普动画当属《蓝猫淘气三千问》,它获得中国唯一一个动漫驰名商标,入选第一批国产重点动漫产品保护目录。在当今的国内动漫市场,科普动漫的数目仍然太少,科普事业作为公益事业,仍然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三、国内科普动漫的创作及发展建议
(一)制定政策,加强国家扶持
国家已经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国产动漫产业发展,国内动漫产业也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同时,国内科普产业也发展迅速,建立了以综合性的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多类别的科普网络等。面对大好时机,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调研分析,制定针对科普动漫发展的相关政策,对国内科普创作与动漫产业的结合进行引导,制定细化的科普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规范的行业制度,鼓励国内科研机构、高校、动漫企业等进行合作开发。同时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树立新媒体时代科普动漫宣传的典型和示范,达到“一举二得”效果,实现科普工作和动漫产业的共同发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二)推陈出新,促进传播方式创新
科普动漫属于文化产业,要靠大量的科普创作人员进行创作,内容是根本,表现方法是关键。时代在变化,科普创作的内容要针对具体目标人群从目标受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实现市场化的发展。科学价值为什么能长盛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呢?是因为它具有崇高的创新精神和品格,这就对科普动漫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方面,创作者要消化、吸收、提炼科学知识,通过巧妙地构思和独到的角度向受众传播;在表现方面,要针对公众的差异和需求的不同采取合理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播平台,寓教于乐,使人们在得到娱乐的提示,潜移默化地认识内容的深刻性和启发性。
(三)树立典型,实现复合人才培养
国内动漫人才的教育培养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与其他的相关专业如文学、美术、计算机等关联性较差,过于偏重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借助科普动漫作品的制作,可以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联合培养,建立一批科普创作与动漫艺术相结合的产学研基地,开展实验性的联合办学,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实验实训方面进行倾斜,加强科普创作与动漫人才的交流,相互了解沟通,增加合作的契合度,提高科普传播效果。政府相关部门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动漫企业的合作,推出一系列的科技、科普项目,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意计划等予以支持,树立科普宣传的典型,为科普动漫事业的发展建立品牌。
四、总结
科普内容与动画艺术的结合,将揭开科普事业的崭新篇章,使科学普及不仅仅传播科学,更为受众感受并参与科学探索提供了空间。新媒体的内涵和类型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科普动漫必须要适应受众认知需求,只有这样,我国的科普事业才能不断地往前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打下社会基础。
作者:唐杰晓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