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媒体技术在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媒体技术在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创新

【摘要】语用能力即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相关学者曾对此展开研究,并认为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可以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手段完成成型或提升。本文以课堂作为教育背景,以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形态的教育背景,首先论述了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必然性,后又以多媒体技术应用环境为主,对英语语用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形态的创新构建。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模式

1.语用能力的综合概念探究

语用能力多指个人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但“应用”属于一种意义模糊的词汇,其涵盖的能力范围并不明显。因此相关学者常常针对语用能力的所指范围进行研究,就目前而言,语用能力的意义范围主要包含两点,其一为语言能力,其二为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指的是人们脑中所含的专业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储备、语法储备、语音储备等知识。而交际能力则指与人对话的能力,重点指向“有质量”的对话能力。在交际能力的定义范围内,包含四个分项种类,其一是形式正确。即语用能力的使用者必须要能够在交际状态下,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开展交际行为。其二是手段可行。即交际环节中所产生的所有对话,包括所有的语言对应手段,都必须具有配套性质,也就是必须要答即所问。其三是语境中的适当性。英语交际中跨文化和跨语境情势实属必然,故交际者必须要考虑到双方的语言语境,才能保证自己能以正确的角度发挥语用能力。其四为现实中的实施性,也就是说,在应用语用能力时,所有的话语模式和对应技巧,都必须能够与真正的英语母语者对答如流。如果语用能力的实施范围仅局限在同种语言范围内,则不构成完善的语用能力。以上就是语用能力的综合概念。从其概念所含范围和具体的含义意义中我们不难得知,语用能力基本上都与社会实际相关联。因此,高校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长效能力。语用能力可能会生疏,但绝不会被遗忘,其属于一种终生能力。

2.高校语言教学环境中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创新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2.1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辅助手段

多媒体的广义含义可表示为“多样化(多种)”的媒体表现形式。而具体的媒体形式则多包括音像、动画、文本、数字等内容。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受限,其只能在计算机设备中展现形态,但从当前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态势来看,这种“限制”反而会起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作用。同时,多媒体技术支持编辑和存储,只要教学人员具有编辑和重复使用的意愿,一切再生和传输工作都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中完成。并且,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将多种媒体技术融合展现,即音像、文本与视频完全可在同一个页面内展示。因此,就当前国内高校的教学环境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明显已成为大势所趋。

2.2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模拟语境

在以往的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中,语言教师基本上都会以三点为核心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即为朗读、速记以及口语练习。从实际中看,这三种锻炼方式虽然比较全面,但仔细分析后可看出,该类锻炼方式又比较片面,仅能从书本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而当代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更加适应以现代技术为主的教育形式。故这种完全不涉及到现代技术的练习方式,若长时间被应用,就必然会被学生所厌烦。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好可以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构建“学生主动”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同时,我国为汉语国家,若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境,就必须构建出一个相对专业和稳定的英语语境。这一点传统教学课堂基本无法做到。但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背景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实学生的观感与听觉,即通过模拟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语言训练环境。并且互联网中可用的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素材较多,只要教师具有教学创新的实践意识,多媒体技术就能将语言课堂中的现代化语用能力培养途径“无限化”。

3.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中的创新研究

3.1多媒体技术应充分与语言课堂教学相融合

教师需明确,在创新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始终都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而多媒体技术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素材而存在。故在设定创新方向时,教师需要重视课堂结构,以课堂环境和结构为主,将教学创新点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层面。也就是说,教师在编辑多媒体素材时,需要以课本中的教学主题为核心,既要保证多媒体内置的语言教学元素必须符合语言学的语境模式,也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多媒体素材所给出的教学节奏中,真正理解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活性模式和一般规则。例如一些隐喻、明喻和文化差异,都需要学生在语境模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

3.2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中的应用原则设定

3.2.1需保证应用行为完全将学生作为核心主体

本文中的创新研究仅以大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并从本质上强调学生的习得成果。教师需坚定这一创新原则,学生也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举动。因语用能力培养定义较为专业,与通常所讲的语言应用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学生也需要在课程模式开展前,对语用能力相关的概念、学习活动、考核进程等专业性内容进行认知形态的了解。同时,学生也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地位,不能保留依赖教师这一心理。学生要充当本位者,研究语用能力任务、调节自主学习节奏,以及主动开展与教师和组内同学的交流。只有当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将语用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可长期运行的任务时,在高校语言学课堂环境中开展的创新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的行为,才具有开展意义。

3.2.2教师必须保证课堂中的教习语境具有绝对的专业性特征

语用能力直接面向语言的专业性应用,因此语用能力的创新原则,就应以高度落实教学情境的专业性特征为主。专业的语用能力培养有别于单项“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语言要点、语义知识以及英语国家的时政知识均包含在应学范围内。且只有教学素材能够与当前世界国家的时间线相匹配时,培养模式的创新才能具有切实的培养价值。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中,学生要熟练掌握跨语言和跨语境文化知识,就必须学习“语言百科”,并将百科中的内容尽数记忆。而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切语言文学和语言技法知识,都具有绝对的专业性特征,如此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手段,具有实际的创新价值。

3.2.3创新手段需以增加互动概率为主

因高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受限,多数高校实际上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跨语境训练素材。但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状态中,教师能够通过技术编辑,为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模拟语境。故在此期间,教师若要实现真正的创新行为,就必须要提升课堂中的互动属性,而不能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变动为单一的“播放PPT”教学。教师可以将互动行为扩充至两个层面,其一就是传统的教学课堂。课堂中,教师需为学生提供许多可选的语言行为训练模式,例如邀请、请假、请求等简单的口头语主题,充分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其二即为互联网途径。教师可以为学生罗列一些素材清单,例如具有语用能力培养价值的影片,如《罗马假日》、《生活大爆炸》等,也可以针对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其提供一些商业形态、科技形态的无字幕交流影片,从而以更加专业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3.3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创新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

3.3.1以元知识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传递社交原则

传授元知识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一步。一切创新手段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具有扎实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其一,教师需要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对应的多媒体应用和素材,例如讲义、PPT、网络资料等内容。所选素材需要以讲解行为特征和语言应用模式为主,重点在于认知和积累,元知识传授阶段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完全性”培养。例如在“请求”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划分不同级别的对话状态,如儿女对父母进行请求时的语言习惯,下属对上级有所请求时需要掌握的语言技巧等。具体的掌握过程可以先由学生作为主导,即学生先依照教材和网络资源,查找不同“请求”语言环境的语言特征,查找完毕后要求学生将具体的资料按照不同情境,以目录形式作以区分。其二,在此期间,教师需要不断在投影或白屏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的拓展方向,例如企业交易情境中的“请求”、不同社会地位的陌生人之间的“请求”等。教师不提供具体的话语技巧内容,仅对学生的查找思路进行适当提示。如若本班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比较扎实,则教师不应做出引导行为,仅做方向观察作用,时刻注意学生的总结方向是否出错。当学生完成信息搜集和目录形态的概括后,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出学生对应的教学素材,例如电影、动画、图文音乐等内容,从而使学生从更加直观和专业化的角度,充分掌握语言交际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形式。其三,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具体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能力均等的行动小组,要求学生以影片或音频内容为主,分析每个不同情境中“请求”的语言区别。当学生给出的答案完成度较高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当学生总结的内容中出现冗余或错误现象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语言分析方向加以改正。

3.3.2增加课堂中的知识点输入

语用能力的培养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语言能力,其二是交际能力。故教师应该针对这两点内容,以课堂环境和多媒体技术为主,增加课堂中的知识点输出。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充分查阅各类音像素材,尽量用当代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来扩充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例如当代大学生更加喜欢“冒险”形态的信息,他们喜欢在细微的线索中自行探寻知识点的全貌,故教师可以将查找到的网络素材加以碎片化处理,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线索,而并非提供整体的知识点结构。以隐喻为例,教师可以剪辑一些细碎的电影画面,在画面中打好相应的字幕,询问学生这种对话情境和肢体语言一般会在哪种交际情境中出现。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身的语言知识点储备和常识经验,对多媒体所展示出的细碎素材进行充分的语言研究。其次,教师可以设定一个行动计划,计划中包含完整的语境训练内容。在第一阶段,学生需要根据计划中给出的语境影片选段对其语境内所包含的话语进行模仿。模仿的重点在于掌握语音语法以及固定的交流句式。第二阶段,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语境情境两两一组进行自主对话,这一阶段重点考量学生对于元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需要格外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进行纠错,切勿让学生在进阶阶段中养成错误的交际习惯。

3.3.3将输入行为调整为输出

输出行为通俗而言即为检验行为。大学生语用能力需要培养,也需要在检验中得出当前计划是否可能的相关结论。具体的实施步骤可分为两点,其一,教师再次在班级中规划行动小组,并设定清晰的角色扮演计划。该计划应具有一定的宏观性特征,即一整节课都需要以学生扮演各自的角色展开交流,交流时应保证本节课全部为英语交流。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班级内交流环境的专业性,也能够辅助全部学生都能进入完整的英语语境“社会”中,开展社会行动,在行动中检验自身的语用能力。其二,教师应该加大计算机技术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特性,在高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构建虚拟语境,即组织学生与虚拟的“美国人”、英国人”进行对话。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模拟具有两点优势,即既可以保证对话的即时性,减少对话反馈中的语法错误,也可以将学生的交流语言加以记录和判断,这种方式要比生生互动更具专业性。

3.3.4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创新后的培养计划提出反馈

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教学人员可以在教学阶段搜集学生的对谈表现以及创新性的语用思维,并将这些重要的评价信息以图表或表格的方式呈现,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直观和程式化的评价结构。而学生既可以在课堂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作出评价和经验交流,也可以自己保存一份电子版资料,供自身在课余时间或复习阶段再次依照这些成型的交际经验来精化自身的语言能力储备量。而教师若要保证这份教学评价具有实际的复习参考特征,就需要格外注重记录的形式,形式需精炼清晰,切勿长篇大论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对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模式中的创新途径进行了简单研究。除详细的给出了创新路径外,还阐述了应用本文创新手段应遵循的原则。希望文中所述的创新手段、创新途径和应遵循的原则,能够为从事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同行提供一些简单的理论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姜占好.多媒体外语教学语境下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9(03):28-32.

[2]肖艳玲.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大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1):30-31.

[3]赵玉红.多媒体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英语广场,2015(11):122-123.

作者:洪俊彬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