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系统设计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系统设计开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系统设计开发

摘要:传统基于Web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存在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教授方式单一以及学生兴趣度低的问题,因此,设计基于B/S网络模式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其基于B/S网络模式运行,由客户层、Web服务层以及数据库服务层构成,对系统的物理架构进行部署,系统采用MVC设计模式与基于B/S网络模式融合方式进行层次控制,将不同数据类别进行细化,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划分,极大地提高教学系统中数据的流通能力。系统功能设计包括用户的注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四部分,实现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上传和在线答疑的功能,学生获取课堂内容和课程资源的功能也得到实现。所设计系统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也有显著提升,系统运行稳定。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

0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猛烈发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教育系统翻开新的篇章,现代教育方法的变革成为教育人才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使英语学习效率更高、语言表达力更强,能够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效果更明显。传统基于Web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存在课堂效果不明显、教授方式单一以及学生兴趣度低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在B/S网络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基于B/S网络模式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应用展开设计,使英语多媒体教学得到进步和发展。

1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发展,传统基于Web的教育形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在电脑多媒体等技术发展的当下,教学方式也发生转变,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1],实现英语教学的改革。

1.1基于B/S网络模式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

本文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基于B/S的网络模式,本文在教学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方面,可满足处于不同方位、使用通讯介质不同的使用者的沟通交流需要[2]。客户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人机的互动,浏览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显示数字、本文、图像等信息;采用HTML完成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间信息的交互,Web服务器通过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请求,即可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对多媒体教学中数据和各项事务的集中操作;数据服务层实现英语教学数据的同步存储和管理[3],根据Web服务器下达的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结果返回到Web服务器中。基于B/S网络模式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将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通过信号发射器实施数据的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传导至校园网,再通过信号发射器将数据发送至英语多媒体教室中或其它应用中,供计算机进行使用。

1.2系统物理部署架构设计

系统物理部署架构设计的基本内容为:将主要的英语教学数据信息放置于应用服务层中,使用者通过浏览网站得到所需的英语多媒体教学信息,将用户机与服务层进行隔离,既保护了数据库的信息安全又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其余的英语教学数据信息部署于数据库服务器中,避免重要数据信息的泄露.

1.3MVC设计模式与基于B/S网络模式的配合使用

在进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系统对象类别间的关系复杂,为将不同类别进行细化,引进了MVC设计模式,将系统操作对象分为类别操作对象、数据操作对象、图像操作对象和查询对象,MVC模式由数据层、业务层以及表示层构成。本文系统将MVC设计模式与基于B/S网络模式相结合,设计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层次。在教学实践应用中,视图技术部分的控制主要由JSP来控制,因为JSP可以在教学系统与用户之间构建一个直接交互过程,教学系统在实际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主要对页面进行设计,JSP可以利用视图中的程序组对数据进行处理。Servlet控制器在EJB和JSP之间起到控制的作用,将用户请求与模型进行数据转换[5],结果在视图中显示,EJB起到数据封装和逻辑处理的作用,其应用对象是模型和Servlet控制器,EJB处理控制器产生的数据请求通过数据处理后得到相关的结果将存储到数据库中。

2系统实现

2.1系统功能设计

本文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物理架构模型将技术体系安装到硬件设备,系统采用基于B/S网络模式,由Web浏览器和服务器组成,方便进行组件集中管理,进行任务处理的软件程序、数据库和信息都由服务器完成,减少了用户端的工作量。以B/S网络结构为基础,以后台数据库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将为用户服务为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如课程视频的上传、考试试题的加工和维护,为英语教学提供辅助和支持[6]。本文系统功能包括用户的注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四部分,其能够提供学生网上学习与交流的环境,提供教师与学生交流与探讨的机会,提供教师间协作与研究的场所。

2.2教师教学模块的实现

教师用户主要对英语多媒体课程资源实施管理,关键内容包括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介绍、教学进度进行规划和多媒体课程信息等,还可对学生进行课后资料的编制和问题答疑。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安排涵盖了各种文件类型的英语教学资料。系统将教学资料分为不同的管理目录进行组织分类,每种教学资源上传一种格式的文件,若有多种形式文件需要上传,系统可通过批量上传进行操作[7],将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上传至资源中心,再通过共享到资源中心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本文设计的大学生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师的在线答疑,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不能随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问题沟通,在线答疑的实现是教师教学任务的课后延续,学生通过本文系统向教师提出问题,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问题给出专业的解答,对于一些观点比较独特的问题和优秀的解答,可以进行收藏[8],教师能够在线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师的信息只能浏览不可编辑。

2.3学生学习模块的实现

学生用户登入系统进行英语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学习时,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英语多媒体课程,浏览所选课程信息和学习资料、参加课后学习小组讨论课后资料、完成课后作业和随堂测试。学生课堂内容的实现包括课程目录的编辑和课程反馈页面的链接,点击课程目录中的其中一个课程,选择课程内容界面图如图3所示。课程资源涵盖教学案例、课件等一些英语教学影像资料项目,点击每项资源的页面右侧即可显示该资源的标题、资料的大小和资源建立时间,学生通过页面上端会看到搜索栏,输入关键字或其它资源信息,系统会从系统数据库中提取学生所需资源[9],将结果返回给学生。

3实验分析

3.1系统运行效果测试

实验选取使用本文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某大学英语专业的某班级的某一节英语课进行一次调查问卷,主要分析本文系统进行英语教学时的课堂效果以及教学策略有效性。实验在未采用本文系统前和采用本文系统后,分别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题的设定是本文系统对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策略的运用情况,实验共发放94份问卷。由实验数据得出,采用本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同学们对课堂效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有大约81%的同学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节奏较紧凑,比未采用本文系统教学前提升了16个百分点,说明本文教学系统下的学生觉得英语课无聊的同学人数在减少。未采用本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学生对英语课的集中注意力占66%,经过多媒体教学后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注意力大幅度提升,说明本文教学系统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使学生能够集中在英语课堂上。相对于未采用本文系统教学的调查结果,采用本文多媒体教学系统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比例有显著提高,与原来课堂任务完成率为65%形成较大的差距,说明本文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成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非常喜欢可以将多种元素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课堂上添加多媒体动画可以将学生带入进动画的海洋,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采用分组的形式使同学有了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对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有很大的提升,从上表中数据还可以看出在英语课堂上,计算机多媒体优势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93%的同学对教师的课件设计非常满意,英语教学策略取得有效的成果,有95%的同学对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英语课堂上的教学策略非常满意,希望继续通过这种教学策略进行学习,肯定了本文系统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3.2系统压力测试

实验对本文系统进行压力测试,需要对系统并发用户进行压力测试。实验采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本文教学系统使用人数不同时的抗压能力,,根据学校目前的教学任务,设置本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最大并发用户为10000,若同时登入系统的人数达到10000人时,系统可以正常工作,证明本文系统抗压能力强.通过对系统进行三次压力测试,得出系统响应时间随着系统并行人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虽然响应时间逐渐增加,但人数在达到最大值11000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在10秒左右,能够正常运行,可以得出本文系统在用户数为10000时,运行状态良好,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

4结论

本文设计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多媒体教学对英语学习的辅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帅,李建伟,勾学荣.互动式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111-116.

[2]康雷鸣.多模态符号学视角的大学生运动员英语教学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0):90-95.

[3]唐锦兰.探究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V1(1):49-57.

[4]赵渭华.中英茶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课堂创新思路探讨[J].福建茶叶,2016,38(11):217-218.

[5]司红波.C/S和B/S系统相结合的治安管理模式实现方式研究[J].科技通报,2015,31(12):251-253.

[6]蔡树敏,郑洪英,陈剑勇.远程教学系统课程在线编辑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35(6):2230-2233.

[7]杨亮,薛丹,裴成龙.可穿戴智能戒指在多媒体投影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5,41(10):71-72.

[8]耿立明,杨威,李娟,等.Authorware在随机抽取考试系统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Authorwareinrandomdrawingexaminationsystem[J].现代电子技术,2014,v.37;No.425(18):70-71.

[9]何安平.英语系列教材的词汇知识发展研究:动态系统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6):898-9.

作者:黄燕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