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媒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媒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媒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网络的产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出行买卖方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学校教学模式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学从以往的只能应用黑板、粉笔、纸质资料转变成了可以使用电脑、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功能新型信息设备,这种改变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如何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用,这是现阶段热门的话题。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脱离以往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同学们可以静下心来,专注听讲。但是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学生玩心很重,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自制力,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度地以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很有可能会因小失大,让学生只是专注于信息娱乐,忽视了本该掌握的课堂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适当的地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完成对学生的教学活动。

一、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为学生的未来接触信息化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为学生未来更好的接触社会,能够更深层次的学习计算机技术打下坚实基础。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是从小培养而形成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对身边事物有着极大兴趣的学习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身边的教育者能够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教学培养,会使得学生对未来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加感兴趣,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经验在未来的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研究学习的路途上走得更加远。基础是学习更深层次技能的基石,所以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中之重也是加深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中要更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未来接触信息化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中多种多样的路径帮助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信息技术的培养与提高。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演绎视频、展示文档演示,有关百度词条查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得教学方法多元化,从各种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在上课中的注意力,减少学生在课堂中的枯燥乏味。在课堂中教师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教学情景举措,让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体验到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让学生爱上学习。

(三)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是互联互通的,我们把地球比作一个村落,在这个村落中生活的我们需要对共同生活的人们有所了解,所以多媒体技术就诞生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处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时间的人们可以互相了解沟通。显而易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只要授课教师能够合理地应用,必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养成了良好品质的基础上,再对其他教学科目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一定可以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一个孩子影响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影响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影响一个学校,进而让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影响逐渐扩大。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9/2022不同地方的有关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与技巧,让学生能够发现学习信息技术中的别样乐趣。

二、探究多媒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能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学的首要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合理地选择和建设适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场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并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进行有关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集体特点,对比较活跃的班集体,教师要尽可能少地利用多媒体中的娱乐性功能对学生教学,创设不会让学生过度兴奋的课堂氛围,而对比较沉闷的班集体,教师要在合理的基础上多利用多媒体的娱乐性功能对学生进行教学,创设出可以调节班级气氛的教学场景,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如何使用“画笔”“金山画王”等绘画工具进行绘画操作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对上课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与研习,在自身足够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后再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集体特点,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学习。首先,在教学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在纸上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让其先找到会画的感觉,并对自己画的内容有一定的想法,进而引出这节课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让学生开启电脑以及电脑中所对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通过控制学生端的电脑来向学生展示自己对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使得学生能够对所要应用的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再次,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设备完成作品的制作;最后,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适当的评判,选出并班级展示软件应用较好的同学的作品,激励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产生。

(二)运用教学演示软件,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教学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对教学产生的效果而言好处大于坏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的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更多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能采用教师口述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用眼睛和手在多媒体上操作了解计算机信息有关的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要根据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能够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中的教学软件,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应用字处理软件如“写字板”进行键盘拼写训练时,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所要使用的计算机进行检查,检查是否能够正常启动软件、是否能够正常使用鼠标键盘设备,确保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且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打字速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榜样作用。在讲授键盘的打字方法时,教师端要将自己的打字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投影到学生端的电脑屏幕上,让学生可以学习键盘打字时手指放置的位置等标准规范的方法,为学生能够更快的打字打下正确且坚实的基础。在学生能够掌握操作打字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软件让打字速度快且手法标准的学生上台展示,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自发地强化自己的打字速度,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收获丰富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往往比教师传授的间接经验更加记忆深刻,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教学的实践性。信息技术中很多内容的学习都是需要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实现某种操作功能,所以在应用多媒体化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计算机设备,让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操作计算机程序软件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将教师课上所讲内容得到验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多媒体信息中拥有很多的教学信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有关课外延伸扩展的内容,教学相长,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如何在幻灯片中实现超链接”时,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好看的、有超链接功能的幻灯片,并找出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超链接这种操作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控制学生的电脑,并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有超链接功能的幻灯片,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出这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在教授完成后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适当地补充学生不懂的地方,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创作出有超链接功能的幻灯片,强化教学的实践性,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要对课堂内容做出评价,并让学生使用举手的方式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操作展示,使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切实的总结,归纳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避免在下次课程教学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了教学的本来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年轻教师的教学课堂中,就导致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种方式产生极大的依赖性,从而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教学目标。在现阶段的小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在电脑的一端对学生端的电脑进行控制,让学生通过联通的电脑屏幕学习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的演示文稿上的内容,这样就避免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但是节省了教师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也失去了自己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了解,没有注意到教会学生知识才是课堂目的,只是想着完成课堂任务即可,教师在讲完课的同时,就允许学生自己用电脑学习,并不会时时刻刻观察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对课堂的完成过程越来越懒散,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慢慢地忽视了教学的本来意义,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极为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有的学校没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仍用口述耳听的方式教学

我们国家的不同地区的教学设备的配比并不完善,在很多偏远的地区并没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能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这些学校更多的是采用跟文化课一样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教师讲台上讲授学生在课桌上听讲。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原本就是抽象的、复杂的、难懂的,需要在计算机中能够实践操作得到结论,所以不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不合适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造成不好的影响,可能使得学生厌恶甚至是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久而久之,偏远地区孩子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教育一定会与在有良好设备中学习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差距,即使在偏远地区有一定的设备,也不能满足于所有在校学习的学生的需求,也会使得教师对课堂也产生懒惰心理,不重视对教学内容的传授。

(三)教师与家长只重视考试科目的培养,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教师和家长都急切地渴望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大多数都是集中在要考试的科目上,很不重视其他科目中对学生的培养,忽视了在当下时代信息技术对孩子未来发展与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可能只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讲课标要求的内容,没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体验。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也越来越不重视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导致其认为网络可以用在游戏上,而不能运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帮助自己理解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只看到互联网的片面娱乐功能,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四、结语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式教学的首要目标,合理地应用多媒体就能够最大的程度实现这一目标。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大多数孩子不能在教学活动中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枯燥的知识上,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学习课堂知识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且不能在课堂中过度依赖使用多媒体技术,要在课堂中合理安排“教与学”的教学过程,在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中,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为学生未来学习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冯振民 单位:山东省阳信县第五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