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多媒体教学的微课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微课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应用好这一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主要探讨中职多媒体教学的微课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中职;多媒体技术教学;微课;设计;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微课的发展
微课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其他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普通多媒体教学与微课的比较
多媒体教学通过利用丰富的文字图画效果,增加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课堂教育教学生动化、想象化、直观化,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全面理解,融会贯通。但是长时间的课程可能不能使学生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不能抓住主次,往往在重点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微课程的教学时间较短,主要由教学视频组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在与传统课程相比中,微课大大缩短了用时。在教学内容上,微课以其简短的时间突出主题,侧重讲解重点,难点,省略教学中其他环节,直入主题,使课堂内容更加精简,使人容易接受。在学习兴趣上,微课程用时短,使学生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更加到位,在极短的时间吗内能够对教学做出总结,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补进不足。
三、中职教育应该注重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经常表现出一种厌学情绪,对于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没有想要学习下去的欲望,又对于知识技术的渴求程度不够明显,态度不够端正,在加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力不高,学习方法使用不当,使得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在兴趣中学习也就成为重点。
四、多媒体技术微课程的运用
1.进行多种教学方式。微课程根据它的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根据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可以使用其中一种,也可以有多种方式,根据课堂形式不断变换,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合适的选择。2.微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在微课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学习,在关系到自身的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相应提高,对学习的自主性也相应增强。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会相应减小。在学习课堂上感受实践操作的重要意义与成就感,只有自己主动融入,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秘。在极短的时间内全身心投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3.通过不断总结集思广益,改进创新。对于微课程的探索,不应该拘泥于个人,应该想的深远,不断总结集思广益,还进创新,微课程的目的在于交流与应用,从而促进不断改进,取得进步。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多种交流方式,不断从中学习优秀经验,学习其中的精华,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各自发表看法,总结出可供应用的经验。在对优秀微课作品的评选中学习进步,推进微课教研新模式形成,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新想法,新理论的产生离不开群体的智慧,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创新。4.根据学习特点进行课程设计。横跨历史,古往今来,根据学习特点进行课程设计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孔子对他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使他的弟子都有所学,在微课教育教学用可以根据科特点进行划分,结合微课的灵活性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根据各方面的侧重点的不同,,准备相应的图片,视频,来进行微课设计,或以实践为主,或以表达为主,或以思考为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五、结语
总地来说,对与中职教师而言,微课程不仅突破教师传统的教课模式,在时间上更充裕,使用极短的时间抓住重点,浓缩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新教学模式的考核也更具合理性。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不仅是对传统课程的深化,微课能更能好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重点学习、查缺补漏是学习,有重点,有层次,有侧重,按需选择学习。
参考文献:
[1]林秋雪.浅谈微课在中职中专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3,(10).
[2]徐杰.谈微课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4,(24):19.
作者:谢寅翠 单位:菏泽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