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在地铁建设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在地铁建设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在地铁建设的运用

摘要:成功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福州地铁建设合同管理模式的发展及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福州地铁建设中应用开展探究,分析一体化合同管理在福州地铁建设中的运用重要性及经验总结。

关键词:一体化;合同管理;轨道交通

1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合同管理模式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全国掀起地铁建设高潮,福州也正在掀起多条地铁线路同步建设的大干热潮。地铁公司全面负责地铁项目的投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沿线地下空间及上盖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目前,福州已开通运营线路有1号线一期和2号线,正在建设的线路有地铁1号线二期、4号线、5号线及6号线。福州市轨道交通采用多种建设模式并举,主要包括传统施工承包模式、BT建设模式、PPP建设模式及土建施工总承包模式。

1.1传统施工承包模式合同管理

地铁1号线采用传统施工承包模式,土建工程划分11个合同段,机电工程根据专业按合同金额划分12个标段,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实施单位;前期管线迁改工程(含军用光缆、电力、雨污水、燃气及绿化迁改等)根据产权单位要求采用按站点分期分批签订施工、设计及监理合同模式,涉及迁改类合同近1000份。且全线建设工期长达8年,合同数量大、管理周期长,采用传统合同管理模式效率低、合同管理风险大。

1.2BT和PPP建设模式合同管理

地铁2号线土建工程采用BT建设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中国交建为BT项目承建单位,合同价款按初步设计概算及中标下浮率确定;2号线机电设备采用PPP建设模式,福州市政府授权福州市交通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社会投资人与福州地铁集团合资成立2号线机电系统PPP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融资、投资、建设和运用维护管理,特许经营期为25年;吸取1号线管线迁改项目合同管理多、繁、杂的模式教训,2号线前期管线迁改工程经过与各产权单位多轮谈判、深入分析,并将分析谈判结果上报市政府审议,最终采用分产权单位按线路签订施工、设计及监理“总合同”模式,涉及迁改类合同由1号线的近千份缩减至53份。由于建设模式的改变及合同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升,2号线合同管理压力较1号线大幅减少,合同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3土建施工总承包模式合同管理

为落实市政府“地铁建设提速增效”精神,地铁4、5、6号线借鉴深圳、重庆、武汉等国内地铁快速建设城市的成功经验,3条线路先后采用土建施工总承包模式,并将前期管线迁改工程纳入总承包范围,由总承包单位与各产权单位签订迁改合同。土建施工总承包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承包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内部资源调剂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保质保量快速有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地铁4、5、6号线我司开始采用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集招标、合同、计量、计价、支付及履约等流程于一体,对地铁建设各类合同实行全过程、动态、一体化系统管理,合同管理流程化繁为简。

2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在福州地铁建设中的运用

2.1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发展背景

合同管理是从洽谈、草拟、会签、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地铁建设项目作为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不仅要重视合同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合同签订后的履约管理。合同管理是地铁建设重要环节,轨道交通建设涉及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合同类型繁杂,合同金额小至百元、大至近百亿元。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和2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合同管理模式,传统合同管理模式主要采用的是人工管理合同,即合同管理人员通过人工开展纸质逐级传阅会签审批合同、归档、计量、计价、支付审批及人工统计合同台账等方式进行合同管理。传统模式缺点主要有建设周期长,合同管理查阅难度大;耗时耗力,人工管理易出纰漏;审批繁琐,合同签订时效性差;审批留痕难,权责不明确;缺少预警机制,合同管理风险大等缺点。地铁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专业多、周期长、合同种类多及数量大等特点,传统人工合同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迅猛发展的地铁建设需求,为加强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合同行为、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为地铁建设增速提效打下坚实基础。

2.2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在福州地铁建设中的运用

2015年公司实施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启动一体化平台建设,结合地铁建设合同管理标准化流程设计,搭建覆盖地铁建设、运营、管理不同业务板块的统一合同管理平台,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合同范本、合同开项清单结构,提高合同文本编制效率,降低业务过程风险。实现合同招标、合同签订、合同变更与概算的关联,加强合同业务执行过程的投资执行情况跟踪和控制。纵向提高集团管控力度,横向实现相关业务与合同管理一体化运行,从而提高集团整合效益与协同效益,促进合同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实现信息透明化、共享的内控目标。为推荐地铁建设提速增效,全面推行采用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为确保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顺利推行,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并经过前期准备、项目立项、编制招标方案、编制招标文件、招标公告、开评标、定标、签订合同等操作流程,选择一家建设平台经验丰富、具备地铁建设资产一体化平台建设业绩的单位承担公司资产一体化平台和一体化合同管理系统建设任务。2018年3月公司一体化合同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营,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及6号线工程建设开始全面实行一体化合同管理新模式。

3结束语

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主要是根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并结合地铁建设实际需要建立,涵盖工程概算、招标计划、招标采购、合同会签审批与签订、合同变更、合同支付、合同收款、合同结算、合同范本、合同保函等管理功能。一体化合同管理模式具有优化资源共享和配置,规范管控,规避风险,化繁为简;提高合同审批、签订及管理效率,降低合同管理过程风险;全过程动态管理,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业务信息流的串联,建立全面、高效的合同业务的执行与反馈跟踪机制等优点。合同管理贯穿于地铁建设的全过程,成功的合同管理同样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全过程性、系统性、动态化合同管理体系,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做好合同范本编制等工作。有效落实合同管理工作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效益的根本保障,作为合同管理人员应时刻重视地铁建设合同管理工作,为中国新时代地铁建设提速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东宁.浅谈铁路工程合同管理[J].价值工程,2011(21):56-57.

[2]李霞.建设项目业主方的工程合同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31.

[3]张秋华.谈地铁项目中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J].工程技术,2017(15):45-46.

作者:林明锋 单位: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