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对策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陕西省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量也不断增加,从而引发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陕西省城镇化进入由速度型向质量型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城市低碳发展理念,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陕西省;低碳经济;对策
引言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并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陕西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也与日俱增。2010年8月陕西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低碳试点省,作为全国5省8市低碳试点中的唯一能源大省,该省积极制定了《陕西低碳试点实施方案》、《陕西省2014-2015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等,低碳经济将成为其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是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虽然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据统计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仅135吨标准煤,为世界人均量的1/3,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55%、11%和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油气资源进口的大幅增长,最终导致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从一个世界能源矿产出口大国变成了一个进口大国。2000年之后,中国整体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在持续上升,在2005—2015年这10年间,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从6.0%上升到了16.3%,且自2012年起,就始终维持在15%以上的水平。因此,能源人均占有量低、能源外贸依存度过大是威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是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二)低碳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
近些年,陕西省秋冬季节频频遭受持续性、区域性的雾霾天气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特别是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集聚的关中城市群,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9倍,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治理雾霾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就是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减轻该省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破除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良性转变,在全国低碳经济发展中获取战略制高点。
(三)低碳经济是陕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陕西省的支柱产业包括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都是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同样存在以上种种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能够推动陕西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该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重要的牵动作用。
二、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节能降耗工作初见成效
近些年来,陕西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初见成效。一是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从2011年单位GDP能耗0.79吨标准煤/万元,连续五年下降到2016年的0.618吨标准煤/万元,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节能降耗16%的目标任务。二是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显著提高,由“十一五”末期的71.77%提高至2016年的81.92%,能源加工转化率显著提高。三是能源消耗增速不断下降,从2011年的9.89%能源消费增速下降至2016年3.45%,特别是规上工业能耗增速放缓为全省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贡献显著。未来陕西“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13%任务目标,虽然比过去减排任务降低了一些,但由于该省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完成难度依然会比较大。
(二)低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陕西省早在2003年便着手低碳经济技术的研发工作,是我国最早进行低碳探索实践的省份。技术的进步是低碳经济决定因素之一,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陕西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这些年来,陕西省积极推进低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取到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该省积极开展的以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为突破口的碳减排技术研发和示范,已形成CCUS“1+3+2”低碳发展格局,2017年,西北大学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挂牌启动,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CCUS工程研究中心,已建成煤化工、天然气供应链、火电三个碳减排技术领域示范项目,以及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田、延长石油集团油田两个二氧化碳封存试验区。预计到2020年,陕西省三个技术领域的CCUS示范项目每年捕集、封存二氧化碳规模将达63万吨。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本地区的碳排放。2008年陕西三次产业比重为10.3∶52.8∶36.9,到2017年三次产业比重为7.9:49.8:42.3,在过去的十年间,陕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一直在50%左右,下降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增幅明显,增长5.4个百分点。从我省的投资结构来看,2008年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2:38.3:59.7,到2017年三次产业投资比重构成为6.6:24.3:69.1,十年间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增长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4个百分点。特别近几年第二产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非能源投资平稳增长,高耗能行业投持续收缩,其中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项目投资加快,2017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906.18亿元,增长10.4%,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比重达到32.1%。从产业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我省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调整和优化,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引进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
三、对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推进产业节能减排,坚持发展和环境两手抓
陕西省作为资源大省,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能源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一是要大力推进产业节能减排,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中地区要严格执行《陕西省关中地区治污降霾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和节能审查,对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或生产、使用淘汰类产品的企业和产能,要依法有序退出。二是要运用低碳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积极引进推广国际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快与发达国家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封存和综合利用等科技合作项目。
(二)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战略新兴产业不仅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该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抓手。一是要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的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提高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比重,“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5%,带动关联产业规模超万亿。二是要调整陕西省经济结构,进一步增大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适度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有效降低能源消费量,从而降低碳排放量和碳累积量。特别是要注重发展金融业、技术服务、教育、地产业、卫生、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为促进我省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能源替代战略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全省主要能源消费品,与日益稀缺的化石能源内部替代相比,清洁能源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作用尤其突出,因此要改善能源结构,则须确立清洁能源替代战略,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清洁化利用。一是要加大煤制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供应和推广力度,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试行小型多用途模板式反应堆替代燃煤机组供热,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如陕北具有丰富的日照资源,风能、太阳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独特优势,应加大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建设项目,促进陕北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要进一步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把煤炭由过去相对粗放的开发方式向集约化开发方式转变,由高排放利用向低排放、超低排放利用转变,不仅可以极大地推动改善陕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也有利于污染物减排和碳减排战略的顺利实施。
(四)推动金融体系创新,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支撑
发展低碳经济,无论是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创建完善碳交易市场,还是积极同国际市场开展合作与交流,都需要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则须在金融创新上做出战略安排。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建立信贷支持低碳项目长效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低碳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促进低碳融资业务的发展,消除陕西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障碍。二是金融机构要通过研究低碳产业发展特点,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逐步发展低碳证券、低碳保险、低碳期货等低碳金融衍生品,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丰富和完善直接融资产品,多角度拓展节能从事低碳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并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对低碳产业的投入。
作者:叶珊珊 单位:陕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