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经济发展机遇及挑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前言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迅速增长,能源的大量使用伴随着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1997年在日本东京制定的《京都议定书》,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定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各国陆续签约,将温室气体减排纳入国家的政策中。在此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成为当前国际热点,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又一波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趋势、新动向。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源于英国,2003年英国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要用低碳基能源、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2007年,联合国讨论制订2012年开始的京都行动方案,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在世界上的传播。2008年,联合国提出用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把低碳经济看作是拯救当前金融危机、实现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革命。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其核心是低碳的能源技术,开发低碳能源需要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变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低碳技术包括四大领域:通过清洁煤技术(IGCC)等对现有能源的改造技术;开发太阳能、风力、水力、生物质能、海洋温差、潮汐、海浪、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及其电力转换技术;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碳捕获及储存技术(CCS)等。这些技术主要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产业部门。
3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除环保效益外,还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据预测,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每年可为全球经济产生25000亿美元的收益,到2050年,低碳技术市场至少会达到5000亿美元。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产业先机。
3.1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方面。
3.1.1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
欧盟委员会2010年3月宣布,将进一步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增长,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该计划包括欧洲风能启动计划,重点是大型风力涡轮和大型系统的认证(陆上与海上);欧洲太阳能启动计划,重点是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集热发电的大规模验证;欧洲生物能启动计划,重点是在整个生物能使用策略中,开发新一代生物柴油;欧洲二氧化碳捕集、运送和贮存启动计划,重点是包括效率、安全和承受性的整个系统要求,验证在工业范围内实施零排放化石燃料发电厂的生存能力;欧洲电网启动计划,重点是开发智能电力系统,包括电力贮存;欧洲核裂变启动计划,重点是开发第1V代技术。其中,生物燃料新技术将是研发的重中之重,计划2030年欧洲运输燃料的1/4将为生物燃料。
3.1.2日本的“低碳经济”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倡导国,也是推动“低碳经济”的先锋,一直非常注重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尤为突出。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此外,日本在氢燃料汽车的研究方面也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3.1.3英国的“碳基金”
英国除在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外,还尝试采用“碳排放信托基金”的形式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碳基金是一个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目标是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碳基金主要来源于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它是向工业、商业及公共部门(住宅及交通部门、居民除外)征收的一种能源使用税,每年约6600万英镑。碳基金主要投资于三方面:一是促进研究与开发,二是加速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
3.2碳捕集与封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除了节约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燃烧技术外,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碳捕集与封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简称CCS,也被译作碳捕获与埋存、碳收集与储存等)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目前,加拿大已完成WeYBum油田二氧化碳注入项目,将用价值20亿美元的商用液态二氧化碳代替常用的水,灌入油田,该项目将永久隔离2000万t二氧化碳,并使油田增产1.22亿桶石油。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也在计划开展零排放碳埋存燃煤电厂项目。我国也在积极规划建设CCS项目,2008年已建成华能—CSIRO燃烧后捕集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对华能北京热电厂进行碳捕集改造,设计二氧化碳回收率大于85%,年回收二氧化碳能力为3000t。
4世界各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4.1政府政策支持
各项低碳能源和技术的开发应用,均面临巨大的技术障碍,有关研发工作取得的成果离真正的技术成熟和大规模工业应用仍有距离,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才能顺利发展。目前,提供财政“补贴”是各国政府扶助可再生能源企业的主要手段。这种支持包括向新能源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资助和税收减免,以及给产品的购买者提供消费补贴和退税等方面的刺激,鼓励更多民众和企业尝试新能源产品。
4.1.1英国
早在2001年,英国便在全球率先推出并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所有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都要缴纳气候税,依据其煤炭、气油及电能等高碳能源的使用量来计征,如果使用生物能源、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则可获得税收减免。类似的税种还有燃料税、车辆行驶税和航空乘客税等。2008年,英国又颁布实施的“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总体来看,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4.1.2日本
日本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促进太阳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早在1974年,日本就推出了“阳光计划”,推行太阳能政策,对太阳能系统实施政府补贴,初始补贴达到了太阳能系统造价的70%。2009年4月,日本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太阳能在内的环境保护项目总支出计划为1.6万亿日元(合160亿美元),首次将发展太阳能正式列入日本的经济刺激计划。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发表了旨在摆脱经济危机和提高日本竞争力的战略构想,计划通过推广太阳能发电、电动机车及节能电器来实现“低碳革命”,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将太阳能发电设备价格降到目前价格的一半,要加速建造节能型建筑,争取到2019年有5O%的房屋达到节能要求。重启太阳能鼓励政策,将是日本经济转型中的核心战略之一,麻生提出要“引领世界二氧化碳低排放革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1.3欧盟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到2020年和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20%和60~80%。欧盟2007年底就提出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这是欧洲建立新能源研究体系的综合性计划。欧盟相信,欧洲可望降低清洁能源生产成本,并使欧盟工业立足于快速增长的低碳技术之上。
4.1.4美国
2008年全球爆发第三次经济危机后,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美国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战略包括:在2015年前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提高到100万辆;今后10年内,美国将每年投资15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新能源、节能和清洁生产就业岗位,将美国传统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绿色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心等。最近,美国国会又提交了更加激进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要对高碳经济征收6000亿美元的排放税以补贴新能源,通过配额交易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新经济需求。如果这个法案得到通过,美国政府会加大美国国内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和投资,并将每年出资数百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能源和适应气候变化。
5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挑战
5.1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国而言是巨大挑战,面临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对能源需求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b.“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c.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d.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5.2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与举措
即便存在上述困难,我国政府仍清楚地认识到,低碳经济为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选择。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节能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等工作做起,与国际开展更多的合作,加快低碳经济发展。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五方面:a.制订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b.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和行动,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c.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d.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e.深化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启动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型活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格局。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2010年已完成节能减排的总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标。我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力发电增速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累计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同时也提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kW.h的目标;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发电的第一生产大国。
6结束语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绿色产业革命”的主要践行者。最近2010年世界气候“坎昆会议”,我国以发展中国家成员负责任地捍卫了“京都议定书”继续执行的决议,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借着低碳经济的东风,我国将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生活方式,走上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