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出口结构优化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经济出口结构优化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低碳经济出口结构优化对策

1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不合理对出口的影响

(一)出口规模下降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发展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以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为借口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类似征收"碳关税"的贸易壁垒。因为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且我国出口发达国家的产品多数是高碳高排放的货物产品,发达国家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我国大部分的出口产品将失去现有的低成本优势。不仅如此,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我国的出口产品面临的"碳关税"高达26%,这种严峻的形势可能给我国带来出口量下滑21%的严重后果,大大影响我国出口规模。

(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我国传统高碳企业在国际低碳浪潮中遭遇巨大挑战,迫使一些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由于我国出口结构现状,我国出口以低端产品为主,主要表现为产品科技含量低而且碳排放量高,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碳壁垒,企业不得不减少产量,这样会导致我国出口量大幅下降,而且,企业在短期内改进技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降低产品含碳量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要使我国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家的标准,企业一定会加大成本,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也随之升高,如此一来,我国产品将失去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2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存在的不足

(一)贸易结构以高碳货物贸易为主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长期以来是以货物贸易为主,事实上,我国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巨大矛盾。因为货物贸易大部分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拥有更多的碳排放量,不利于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近几年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来看,高能耗主要来源于以货物生产为主的行业。我国服务贸易以运输服务与旅游服务为主,而这些行业的碳排放量也相对较高,而碳排放较低的金融、保险、医疗和教育等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较薄弱。

(二)产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份额过低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极不合理,其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大,但高新技术产品份额还是普遍较低。目前,一些新兴高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加工,我国都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完成的,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发达国家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只是简单但加工装配环节的扩大,并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对一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这种以低成本和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为主的落后产品结构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贸易方式以"两高一资"加工贸易为主

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并且我国加工贸易中也以"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为主,这种低附加值产品的利润空间也是相当有限,也没有充分地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以及周边产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完成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我国出口比例中还是普遍偏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大国,碳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以"两高一资"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大大消耗了我国的土地、劳动等资源,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原则相违背。

(四)出口市场结构单一

我国出口市场结构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一直热推低碳经济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征收"碳关税",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来抵制外来商品对本国商品的竞争,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商品的目的。我国高度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单一出口市场结构,使我国很容易被动的受发达国家的牵制,容易遭遇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绿色贸易壁垒。

3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优化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大法律法规中相应的惩治力度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非常有限,而且惩罚力度太小,这给那些通过破坏环境、污染大气而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人以可乘之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较少,并且相当抽象而不具体,此外,在2010年7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内容中,只有四条惩罚条款,惩治力度太低。所以,我国要从立法上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应对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维护我国权益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律体系的调整,加大法律法规中关于环境保护相应的惩治力度,细化到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加强可操作性,让环境污染者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2)积极参与国际碳规则的制定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碳排放量参照标准,我国在提高综合国力的同时应该积极参与碳规则的制定,发挥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在国际谈规则制定上掌握一定主动权,维护国家合法权益,积极促进我国的出口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趋势,我国要增强环保意识,加快开发清洁能源,降低我国产品的碳排放量,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的低碳化。

(二)行业层面

(1)设立专门的行业低碳发展协会

设立专门的行业低碳发展协会,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强有力的指导和监督。首先,专门的行业低碳发展协会应定期举行大会,组织行业内企业学习研究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制定符合国际标准又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的碳排放标准,引导行业进行低碳生产和进行适度良性竞争,适应低碳浪潮的发展,避免遭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其次,低碳发展协会也应引导消费者绿色低碳消费,提高绿色环保意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2)培育低碳产业集群

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可有效促进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将传统高碳高排放制造业产业集群向低碳产业集群靠拢;将工业园区综合改造为低碳产业集群,从整体上降低工业园区的总体碳排放量;将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优化为低碳产业集群,让生产性服务业低碳化;开发新能源,将新能源新材料定位于低碳化。

(三)企业层面

(1)加大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

我国出口企业应加大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的力度与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低碳产品研发部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降低企业碳排放量。同时,企业要自上而下深深植入绿色、低碳的生产理念,真正做到低碳生产,低碳销售,低碳服务。企业还应积极开展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低碳技术,提高低碳产品研发能力。

(2)积极开发多元化国际市场

我国应积极开发多元化国际市场,以市场多元化来分散我国出口中遇到的碳壁垒风险。首先要巩固、深化和扩大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企业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产品种类,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尽可能控制高碳产品的出口,降低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中高碳产品的比重。其次我国还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居民购买力增强,并且和我国有较好的地缘优势的亚洲国家和金砖国家,这些新兴市场国家低碳技术的门槛较低,并且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市场较大,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

作者:成健 白瑶璇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