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低碳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后经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逐步复苏,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应对气候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碳关税政策,国际碳交易市场也到了迅速发展。从碳关税和碳交易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新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对外贸易;碳关税;碳交易

一、引言

近年来,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后经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逐步复苏,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应对气候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低碳经济发展对全球贸易产生了新的影响:一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现了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碳关税。碳关税即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所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目前提出开征碳关税的国家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2009年,美国通过《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规定自2020年起,对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边境调节税,实质就是征收碳关税。表面上看,碳关税是发达国家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但实质却是一种新的隐蔽性贸易壁垒,其真实目的在于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减排压力,转嫁环境治理责任与成本,在削弱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同时,依靠自身在清洁技术和新能源开发上的优势,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外贸出口国,一旦碳关税政策付诸实际,我国以能源密集型工业出口产品为主导的外贸出口将遭受巨大冲击。二是国际绿色金融迅速发展,形成了新的贸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碳交易也称碳排放权交易,它是以温室气体排放权为交易商品,供求双方凭购买合同而进行的市场交易行为。发达国家由于新能源技术的广泛运用,能源利用效率高,在现有的减排技术水平上,进一步实现减排的成本过高,因此对碳排放权具有较大需求,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效率低,减排成本相对较低,对碳排放权有较大的供应能力。为了寻求降低减排成本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将目光放到了碳减排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以技术转移的形式为其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节能减排工作,并以此换取因其援助而产生的碳减排额度或减排量。近年来,国际碳交易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碳市场建设发展滞后,巨大的市场潜力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开发,从而丧失了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的主动权和定价权。

二、面临的新问题

(一)碳关税角度

虽然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碳关税的范例,但从长远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开征碳关税已不可回避,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际,在应对碳关税方面还面临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1.能源消费总量大、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碳排放的增长取决于能源消费的水平、结构和利用效率。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成逐年上升趋势,作为世界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2015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9%,其中单位产品的平均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1.9倍。在消费结构上,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占有绝对比重,作为世界能源第一大煤炭消费国,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量39.65亿吨,虽同比下降3.7%,但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仍高达64%,远高于30%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能源消耗总量,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36.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产品消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由此可见,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导的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加之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直接加剧了我国碳排放的严峻形势。2.外贸依存度高、产品低端化、出口区域集中。虽然近年我国对外贸易实力不断增强,但从低碳经济角度分析,外贸出口仍存在增长方式粗放、产品载能量高、对发达国家市场依存度高等问题。在贸易总量上,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据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占国际市场份额升至13.8%。在产品构成上,当前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低端加工产业链中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产品一般具有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量高的特点,而此类产品正是碳关税的主要征税对象。在贸易区域上,我国外贸出口区域相对集中,欧盟、日本和美国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主要地区,而此类国家所执行的环境标准相对较高,且是征收碳关税的提出者和主要推动者。由此可见,由于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量大,出口产品载能高,出口区域集中,一旦征收碳关税,我国外贸出口将面临巨大冲击。

(二)碳交易角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权供应国之一,虽然我国碳交易市场资源潜力巨大,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仍处于国际碳交易市场及碳交易产业链的低端位置。1.碳交易市场建设尚不完善。一方面,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国内不同市场间不能进行碳配额场内交易,分割的市场由于碳交易规则和定价手段的不一致,致使我国碳交易市场无法以统一口径与国际碳交易市场接轨,导致国内交易价格与国际价格的脱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国内业主不能充分掌握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因此在与国际机构合作和谈判的过程中不得不被动接受其设定的较低价格,进而丧失了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主动权和定价权。2.CDM项目质量有待提升。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是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主要形式,通过技术转移的形式获得先进技术,推进我国高能耗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技术改造,是我国开展CDM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在实际运作中,发达国家多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绿色技术转移设置多重障碍,导致我国目前的CDM项目主要集中于操作简单、技术传统的资源利用型领域,而涵盖节能改造、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的改造型CDM项目则非常少,由于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的效果大打折扣。3.金融机构参与度相对较低。在碳交易市场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各类金融机构已大量进入碳金融领域,他们以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交易产品,将其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际碳市场进行交易,进而获得高额利润。相比之下,我国国内的金融机构基于市场、政策等原因在碳金融市场上参与度普遍不高,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途径较少,模式单一,碳金融服务和产品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企业在资金融通、中介咨询和风险规避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三、应对策略

(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激励措施,激发企业自主减排的积极性,推进外贸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能源结构方面,要加快淘汰国内落后产能,着力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逐步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总量。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接轨国际低碳规则,通过有效治理,优化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能源利用方式。二是加快推进贸易结构调整。产品结构方面,要调整外贸产品结构向中高端发展,生产符合关税征收国标准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低碳产品,减少和避免高耗能产品碳关税的征收。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大低碳技术投入与研发力度,通过技术革新和流程再造,促进自身产品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冲抵碳关税对我国外贸企业成本增加的不利影响。贸易对象方面,要推进多元化市场布局,在扩大传统市场规模的基础上,拓展新兴市场,提升利润空间,增强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碳交易体系,积极接轨国际市场

一是完善碳市场建设。充分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政策法规体系、监督监管机制、市场区域规划、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平台逐步整合国内碳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二是优化CDM项目开发。加大政府在资金、人才、技术、政策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扩大与国际机构合作,加强对CDM项目核心技术的研发,切实通过CDM项目实现高耗能产业的技术革新和流程再造,在国际碳产业链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提高碳金融参与度。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碳金融体系,积极推进碳金融研究,拓展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的途径及合作模式,引导更多的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培育多层次市场格局,探索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管理体制,不断丰富和创新碳金融融资工具和交易工具,充分发挥碳金融在资金融通、投资促进和风险管理上的助推作用,推进国内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开展气候外交,深入开展国际合作

应对贸易壁垒方面,要充分利用国际环保公约、国际贸易协议中有关非歧视性原则等条款,积极参与低碳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密切关注环境产品清单谈判、主动参与碳关税国际征收标准的制定。要不断扩大在全球环境保护上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与发达国家开展谈判,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从而制定有利于自身的规则,争取应该享有的权利。要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多边机制参与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在国际性条约制定、修改的谈判过程中,充分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在国际竞争中争取更多利益。发展碳交易市场方面,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建立与世界接轨的碳交易市场体系,通过加强与国际CDM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优化CDM项目的开发,充分发挥技术转移在促进环境保护、能源改善、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碳关税的征收在短期内会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又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倒逼低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国内碳金融市场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进程,但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全球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随着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碳交易巨大的市场潜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兴市场的挑战,又要抓住低碳经济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加快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建设和绿色金融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亮.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5):2-3.

[2]贺宁华.低碳规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7):69-70.

[3]叶允最.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6(07):21-22.

[4]高清霞,赵天驰.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及发展路径探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71-72.

作者:李鑫 单位: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