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低碳发展也已经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要议题,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也已经影响到了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诸多区域性贸易协定将气候环境变化与低碳经济项目纳入到内容体系当中就是佐证。在这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背景下,我国也应该首先了解国际范围内低碳规则的竞争现状,关注本国区域及国境内外双边贸易协定中有关低碳经济规则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与其他国家一同参与到低碳经济领域当中,为更好应对其规则,促进国家出口贸易低碳发展提出有益对策,上述内容将成为本课题讨论的主题重点。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规则;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对策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与日俱增,它也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决策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此,低碳经济这一理论应运而生,它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之一。以我国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也希望通过低碳经济这一契机来适应国际规则,发展国际贸易,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现实差距。在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等等服务环节,在规则方面的竞争也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为了迎合低碳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我国也应该及早了解并掌握低碳经济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具体影响要点,做到主动接受、主动参与、主动转化,合理利用规则来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一、关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由气候变暖所引发极端生态灾害及人类活动污染而出现的经济生态环境,因为环境的恶劣变化也导致了人类使用能源的劣化甚至枯竭,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全球气候变暖每升高2℃就会导致世界上15%~40%的物种濒临灭绝,每升高4℃就会导致全球生态系统进一步脆弱化,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必须解决能源日益短缺和高碳排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为此,低碳经济应该是人类解决当前气候恶化危机的最佳途径,也是人类寻求未来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说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热议的话题,但实际上它还并没有在社会中形成约定俗成的统一定义,这一方面是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历史还尚早,它的内容研究存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交叉性,研究体系十分复杂。一方面也是因为低碳经济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任务,而是复杂且漫长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必须配合国际规范法则和政府政策,同时融入大量科技研发投入,确保其能够稳定的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态势,所以说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同样日新月异,而它对国际贸易规则这样的全球问题影响也是巨大的[1]。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分析

目前,低碳经济正在逐渐升温,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为此,像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也借此来制定国际规则,希望主导国际低碳经济,并为本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取得有利优势地位,就此他们展开了大量的单边及双边贸易工作,以深刻影响国际贸易相关法规。可以说,全球低碳经济及投资将极大程度推动低碳经济贸易领域规则的制定方向,甚至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国必须做出正确反应,明确本国在国际贸易规则改变过程中自身在国际经济领域应有的地位变化,与发达国家一样,争取从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规则的参与者,最后逐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让国家在未来规则竞争态势中占据主动地位。

1.低碳经济对区域双边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分析

低碳经济必然会对区域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谈判过程产生影响,因为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也曾经在各国农业及非农业问题方面陷入过僵局,谈判进程相当缓慢。某些WTO成员国希望将国家贸易自由化转变为区域性贸易协定问题,尤其在双边贸易协定方面更希望将当前一些国际市场经济问题,包括WTO未能涉及到的问题(劳工、环境)纳入到国际贸易规则当中,寻求国家政策与环境技术之间的有机合作过程,引导各国走向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所以总体来看,气候变化应对与低碳经济发展应该成为各个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应该成为WTO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共同的核心利益点。就WTO而言,他们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一定会影响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新制定,即区域性贸易协定内容的变动,这也将成为未来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相对容易与贸易相关联的关键点,区域性贸易协定由于参加成员国较少,所以很容易达成协定一致,进而形成国际共同意见团体。所以客观讲低碳经济的出现起到了增强国家多边谈判能力的作用,它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与需求将会在未来不断增加,因此各国都需要更好的贸易自由化发展原则来快速实现低碳产品及服务的有效输出,为区域性贸易协定提供更多发展契机[2]。

2.低碳经济对国际自愿性贸易规则的影响分析

低碳经济作为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它并不是单纯指代某一个国家解决气候问题,而是希望更多国家通过合作发展途径来实现共同解决。因此,包括WTO、联合国在内的多方国际组织也希望依靠区域性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来共同推进气候变化问题调查,并寻求解决途径,上述内容也是改变国际贸易规则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像国际组织与民间社会所自发形成的某些非官方活动及规范规则也在不断影响着国际贸易规则,并逐渐转化为可操作性较强的有效准则,协助低碳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具体来说,下文从两点展开分析。第一,是非政府民间组织所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准则,它是低碳经济对国际资源型贸易规则影响的一大要素,其中的参与主体就包括了非政府组织、民间企业联合组织、智库等等。在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WRI国际资源研究所,它与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Protocol)共同形成了全球温室气体核算的主要工具,为温室气体度量与项目核算树立标准,构建计算框架,并获得了多方机构的共同认可,这也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制定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对企业碳排放量的测算来看,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主要针对3方面内容,首先是企业的直接碳排放,例如企业生产直接所产生的排放源;其次是企业的间接碳排放,这其中涵盖了和企业自用外购电力、供暖、供冷设备所产生的间接排放量;第三是价值链上下游的排放问题,它促使企业降低整体碳排放,借此为供应商提出更多低碳要求。当上述三方面内容发生并影响到国际供应链时,它们就会对国际上的自愿性贸易原则产生极大影响。第二,是企业低碳供应链要求,因为在低碳规则制定过程中,企业应该作为最重要的参与方出现,他们通过价值链与供应链来实现低碳经济运作。就目前来看,国际上大型的零售企业诸如沃尔玛、乐购等等都在纷纷展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态度,并在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中作出种种低碳经济战略,这些也被视为是来自于价值链上游的低碳要求,它们更会影响到国际贸易准则的制定,甚至影响国家出口贸易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客观讲,行业性国际规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规则,例如针对航空行业的跨境排放问题,这就是单独某一个国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依靠多个国家联合来制定相关规则,并提出基于行业性质或国际性组织的相关标准,在权威性机构的指导下规则并解决问题。所以说行业性国际组织在制定规则方面必然会对服务贸易产生客观影响,而服务贸易行业的主观行为,例如低碳经济发展等等也会直接影响到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过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3]。

三、中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1.参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有效制定

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也使得传统的国际贸易规则不断受到挑战,当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并逐渐出炉以后,每个国家都应该作出直接或间接的反应,以应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所带来的诸多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所以在面对低碳经济领域国际贸易原则时,应该重视它对于我国相关产品出口的影响性,同时结合本国国情积极参与到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环节当中,争取为我国国际贸易出口创造有利条件,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就以WTO对低碳相关规则制定为例,在这方面我国除正常出口环境产品、进行跨国服务谈判以外,还应该重点关注对能源领域的开发,重视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应对,时刻关注它的壁垒规则变化趋势,同时从WTO的国际贸易规则角度和国际环境规则协调立场出发,提出适合于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发展的相应补贴规则,尽可能避免那些影响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补贴出现,也同时避免新能源产品上市以后可能带来的贸易争端。比如近年来我国在太阳能与风能发电产品出口方面就与欧美国家存在争端,由此,我国也发起了双反调查行动,希望基于合理的WTO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来帮助国家解决这些对外出口贸易摩擦,确保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活动的顺畅展开,也真正融入到WTO多边贸易规则的有效制定体系当中。

2.参与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有效制定

低碳领域存在非官方标准,因此国际标准之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这类标准多为自愿性,所以基于企业供应链环节的诸多要求,可以在实质上提出强制性标准,但客观讲这种非官方强制标准要求可能会导致国家对外贸易的严重受阻。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效制定,同时重视它在WTO体系中所拥有的特殊位置,确保贸易影响所针对的企业或企业产品能够切实被反映到企业竞争力与贸易活动当中,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产生实际影响。所以,我国国际出口贸易领域应该基于低碳国际标准来制定相应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与IEC(国际电工组织)标准,争取参与到ISO体系当中,与其他海外国家一同发展新能源,提出新能效标准,为低碳经济制定正确合理的国际标准,并切身参与到这些自身所制定的标准当中,进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进出口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力。从宏观层面来讲,低碳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各国不断探索的全新领域,基于它的国际贸易标准制定归根结底要指向国际上各方利益的博弈结果当中,这也就需要参与标准制定的相关国家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并同时要求他们熟悉相关标准的制定法则。我国在这一方面目前尚存在创造力缺陷,但是可以根据国情实力来逐步发展自身国内贸易规则,并鼓励企业与相关技术领域能够切实参与到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当中,在实战中锻炼自我,为国家设立专项基金以便于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一批有专业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贸易规则制定团队。再一方面,我国也应该加大对标准制定的成本投入,进一步支持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放开参与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相关经费及出国审批制度,同时支持并鼓励海外专家与我国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4]。

3.重视非官方标准及其供应链中所存在的低碳经济原则

重视非官方标准及其供应链中所存在的低碳经济原则,从法律效力方面虽然有所欠缺,但是机上却能够切实影响到企业的运营过程。国家应该灵活将这类规则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体系当中,通过供应链来对贸易形成影响,并评价度量它的影响程度。举例来说,目前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已经组织并了“标准地图”平台,它详细给出了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并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130个非官方标准,这其中也包括了非官方标准所开发制定的低碳标准,这些也都是国家对外贸易出口发展应该借鉴的优秀标准。我国也应该时刻关注国外相关标准制定状况,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各个企业,在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来让企业也参与到相关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为国家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与发展空间。

四、总结

低碳经济的出现影响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国应该冷静应对这些影响,并结合本国国情作出相关应对对策,强调对国际非政府组织、民间机构及社会企业的有机融合,让他们成为影响区域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通过他们的倡导与所建立标准来进一步推进全球低碳贸易规则的有机形成。同时也督促本国出口贸易领域积极参与到国际双边贸易协定中低碳规则的制定过程当中,为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2]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3]李丽.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14,(9):114-123.

[4]郭璟坤.论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27.

作者:李春霞 单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