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下的快递盒回收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经济下的快递盒回收情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低碳经济下的快递盒回收情况

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网络购物的方式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快递行业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但是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其中由于快递盒的大量消耗而引起的回收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为此,我们以南京审计大学江浦校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展开调查。我们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关于建立快递包装回收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并且提出了从源头处解决这个问题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快递纸盒;回收利用;高效;激励机制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据国家邮政局的《2016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7397.2亿元,同比增长45.7%。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5379.2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快递业占比首次突破七成,达到73.9%。经测算,我国平均每件快递的胶带使用量是0.8米。此外,生产一吨纸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大树,生产一吨塑料袋,需要消耗3吨以上石油。业内人士表示,快递使用的塑料袋大部分为一次性再生塑料袋,但胶带部分主要材质仍是聚氯乙烯,需要经过近百年才能降解。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仅全国快递业所使用的胶带总长度为169.85亿米,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从各项数据不难看出,经过十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快递产业已经是市场上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服务业之一。但是,由于对快递产业的行业规范的疏忽管理,使得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的问题成为当下热门的环保问题。据调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2013年到2015年两年间,各个快递公司互相打起了“价格战”,基于情况他们想尽一切方法想要减少成本,而他们认为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减少快递包装的成本。由此以往,大量网购商品的过度包装,包装物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之大,大部分的包装物无法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造成的大量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快递包装的回收是一个大而空白的市场。而各大高校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自然是快递包装泛滥的重灾区,因此我们认为在高校建立适合自身的快递包装回收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要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而随着经济的进步,家庭收入进一步增加,使得高校在校生的生活费增加,这无疑让他们的消费水平“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调查高校在校生对快递包装盒的回收的看法十分有意义,于是我们以南京浦口地区高校为基点,开展了调查。

二、研究流程

第一阶段: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在浦口地区高校及网络发放200多份调查问卷,共11个问题,内容包括网购频率,快递盒的处置方式及对快递盒回收的态度等。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纸盒包装的比例占到了将近百分之五十,其中大多的纸盒包装为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而有90.87%的受调查者选择直接将包装扔掉。第二阶段:走访快递站,我们走访了学校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百世快递站,询问他们对在快递站门口放置快递回收盒的态度。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快递站负责人明确表示除非国家给予政策补贴,否则不会主动进行快递盒的回收工作。但我们观察到,在寄出快递时,工作人员会二次使用学生已经拆封过的快递包装盒。第三阶段:联系学校环保组织,希望寻求合作。由于与快递站的沟通并不顺利,所以我们决定寻求校环保组织的帮助。他们对我们的项目表示支持并且鼓励,但是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以下回复,导致我们的项目陷入僵局。一是该协会曾经举办线上回收快递盒活动,但是由于前期宣传覆盖面较窄,社团号召力不强,准备工作不是很充分,即使沁、泽、润园学生积极响应,但人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快递站所在的澄园,响应的学生几乎为零。所以活动效果不佳,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回收线。二是该协会曾尝试向澄园书院学生会申请专门放回收过来的快递盒的仓库,但澄园学生会空间有限,缺少专门人员进行快递盒的回收整理,同时,将回收的快递盒从沁、泽、润三个园区运回澄园,十分消耗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澄园书院学生会并没有对雨山环保协会的申请做出明确的支持态度。三是我们也曾设想在各个园区的宿舍站点门口安放回收站点。但后来通过观察发现,宿舍站点门口垃圾箱里的快递盒多由清洁阿姨整理,卖给废品回收站,所以我们的回收工作可能会与清洁阿姨的利益相冲突。若我们将回收的快递盒交与清洁阿姨,给她们处理,则失去了回收的意义。由于没有考虑到现实经济因素的影响,快递行业由于这些年的发展,自身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经济链,环环相扣,难以分开,各个方面彼此间之间难分难舍。而我们的调查研究就宛如想在这条稳固的经济链上面打出一个缺口,并没有顾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导致我们在具体方案的实施进入了瓶颈期,我们认识到真正在学校落实快递包装的回收工作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但我们从失败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三、启示

调查显示,虽然高校在校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一般拿到快递包装后大部分的的人还是选择直接扔掉,因为包装无用且回收费时费力,并且没有一定的部门和体系,所以直接扔掉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能够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比如回收返现或者学校积极教育进行快递包装回收环保积分制等激励措施,从两方面进行完善。那么包装回收的结果一定比较理想。各高校应完善相关政策,对在校生进行环保的教育,从思想上面提高保护环境的觉悟,鼓励学生们参与快递包装盒回收的公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浪费。据我们了解,有大学生曾开发出快递包装回收的APP,在自己的学校宣传推广之后,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快递包装盒的回收效果很好。但是,APP在其附近范围内的推广却遭到了重重困难,此是后话。国家回收政策法规未出,高校难以实施是摆在众人面前最大的难题。如果政府推出关于快递包装回收的政策法规,一方面可以使包装回收真正的规范化,另一方面,高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时,可具体到快递包装回收问题,并制定相关解决措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也是建立回收机制的重点方面,制度保障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针对高校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制定有关回收条例法规,明确回收体系各相关利益者的责任,保障高校包装回收体系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二是快递企业依据本企业的发展战略,采用可回收利用快递包装,减少一次性且不易降解塑料包装的使用;三是高校回收核心组织领导下的实践创新部门负责对该体系进行宣传及监督等管理工作,且后勤部门负责将宿舍回收站点进行管理。除了相关法律规范,相关高校和企业可以采取了一些管理机制及宣传鼓励措施,提升高校学生的回收意识,为高校回收体系的正常运转进一步提供保障。回收体系中,建设回收体系的主要成本承担者为快递包装使用者—————快递企业,这样一方面利于快递企业合理化快递包装形式,另一方面利于企业塑造环保绿色物流企业形象。因此快递企业会在高校成立核心回收系统领导下的高校快递企业联合协会,主要工作是核算与统计回收体系运转后带来的利益,在弥补快递企业支付成本的同时,然后对回收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进行利益分配,一部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奖励,最主要的还是将资金用来维护体系的正常高效运行,并且对回收体系进行宣传及推广,在建立高校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其他快递包装回收体系,提升全社会人民的环保意识。

四、总结

目前,各界人士都密切关注环境治理问题,意识到加强废弃物回收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快递包装问题应当从源头处解决,可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于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处理:在“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日本1995年提出,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市政府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同时,日本还规定包装容器内空位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得超过产品出售价的15%。英国也立法规定,包装物在满足商品卫生安全外,不得添加过多包装。如果企业违反规定,消费者可以投诉并进行处理。在过去20年,英国商品的包装重量减少了40%。从源头处理包装问题相较于积极的处理已有的包装垃圾更为简洁有力,但是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响应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如今,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如果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那么,国家经济再繁荣,人民也不会感到真正的满意。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也对快递包装的要求越来越挑剔,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相关部门不能仅仅关注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着眼当下快递包装存在问题,以保护环境为基点,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革新技术,探求更加环保的包装材料,以适应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以适应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以使环境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赵夕:低碳经济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6,47(03).

[2]杨传厚、梁子婧:高校建立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6,35(05).

[3]王悦晨:低碳物流视角下快递包装回收模式应用现状及完善对策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4).

[4]董夏丹:快递包装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布局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作者:于杭 张钰玲 邵婕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