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研究(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研究(3篇)

第一篇:用电营销中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在电力营销中,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应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电力营销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支持下,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已经被全新的智能用电管理模式所替代,即:实现了电力营销的双向互动服务门户、个性化增值服务、实时电价交易等新的用电管理模式,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就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在用电营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用电营销;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带动了电力市场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同时,广大电力用户对电能的质量、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传统的电力行业中运行的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新形势下,电力行业建立更安全、环保、经济、可靠的电力系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与支持下,一种建立在先进的传感器量测技术、智能分析决策激素、高度的网络通讯技术、高效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基础上的智能电网技术应运而生。智能电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用户端的节能、互动、高效、经济的新型用电体验,电力企业推出的全新的智能营销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用电营销管理模式。

一、电力营销管理的内涵及我国电力营销现状

进行电力营销的主要价值就在于电力企业在面向用户、面向市场的同时,能够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适应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并对用户的各种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能够及时做出准确、灵敏的反应。使电力企业真正成为广大用户满意的电力提供者和服务者。电力企业进行营销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期望用最少的投入、最优的质量、最低的价格将电能输送到广大用户的家中、单位中,用户满意就是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核心价值观。可见,电力营销的价值和特殊的定位决定了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具有较强的服务性、技术性、社会性、政策性。我国电力营销的起步较晚,发展更是滞后于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各行各业正处于全面发展的经济建设时期,保证用户能够安全、稳定用电是目前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同欧美国家、日本等国相比,他们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在电能的质量、供电的安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成为电力营销的工作重点和核心。另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电力体制改革还在艰难行进中,大部分电力企业还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阴影,特别是在行政管理职能上更是明显滞后于欧美等国。我国电力企业的性质还未充分体现出市场经济的特征。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电力营销的发展现状特征明显。由于我国电力营销发展的起步较晚,在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停留在解决用电需求的层面,而对于用电质量、营销服务、科学化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是近几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纵观我国电力营销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在电能质量、营销服务、先进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上的发展情况远远滞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与用电用户的心理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2003年起,我国很多城市缺电现象严重,拉闸限电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常态。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供电的可靠性根本无法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相对而言,我国电力企业在客户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例如:国网营业厅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规范化服务建设、95598客户服务热线的开通等。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力支持下,电力企业营销技术支撑方面建立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95598客户服务支持系统、银行实施收费账务处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设与广泛应用不仅满足了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需要,更满足了大部分电力客户的需要,但是,要想满足电力客户个性化服务的需要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二、智能电网技术在用电营销中应用的改革策略

智能电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推广,为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传统的电力营销服务管理项目中,抄表、收费、业务受理、上门维修等基础性服务项目管理已经不复存在,向用电客户提供电能需求服务、电力解决方案服务、实现电网与客户的双向互动等已经成为目前电力营销的新方向。

(一)需求侧管理将成为电力营销管理的核心内容

需求侧管理是营销管理中的一个基本业务活动,已经在我国开展了一些年头,特别是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夏季用电高峰缺电严重的时期,有序用电是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已经实现了常态化管理。在目前的整个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业务、电费、计量仍是三大基础性业务。需求侧管理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用户侧用电的动态化管理中。因此,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测量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双向的、互动的、用户积极参与的需求管理模式逐渐将成为电力营销的现实状态,特别是在缺电或用电高峰时对负荷的控制、通过价格杠杆激励用户参与电网的调峰、动态化实施调整电力供需关系、实现电力能源价值的最大化等将成为电力营销的核心业务。

(二)电费电价管理更加灵活、高效

在价格与激励的模式下,电力企业的电费电价的管理将更加灵活高效,电价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将以电力供需平衡为基础,以节能、环保、高效为主要目标,以动态化价格为杠杆的全新的电价定价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电能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双向互动服务与现场服务齐头并进

智能电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用户的服务带来巨大变化,特别是用户在电力消费上的体验,电力企业将实现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通过短信、网站、传真、语音留言、邮件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这为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总之,智能电网技术是目前世界能源产业发展与变革的最新方向,更彰显出未来电网发展的方向。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广泛应用,逐步改变着传统电力营销模式中存在的缺憾。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电力营销将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大力推广下走向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韩勇.智能需求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发展路线图规划[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2).

[2]杨洋,骆晓非,艾芊.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智能电网的影响[J].低压电器,2011(01).

作者:黄冠宇 王晓岩 刘晓洪 单位:国网铁岭供电公司

第二篇: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和特征,提出了实现智能电网需要的几项关键技术,从而为智能电网发展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分布式电源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下程,现有的技术标准无法满足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建立一个系统、完善、开放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己迫在眉睫。通过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可有效规范智能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设备制造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实践,保障、促进智能电网和相关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智能电网是因现有电网存在的安全稳定性等问题、新能源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等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将高度集成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储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其发展目标主要包括:(1)能够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2)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以提高电网的整体性、效率和灵活性;支持大量间歇性电源的规模接入;(3)能够协调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优化选择;(4)支持大量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的接入,并利用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在系统需要时提供功率支撑;(5)能够实现自愈并能抵抗攻击和抵御自然灾害,即无论发生什么事故和攻击,电网都能自我保护或自我恢复以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6)能够实现发电厂与用户的自适应互动,达到能源资源和设备的综合优化利用,提高电网的总体效益;(7)能够实现终端用户的控制和总体配电系统的控制,取得满足要求的稳定性和电力质量;(8)支持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特征

智能电网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自愈能力,即由于智能电网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实时掌握,而且可以及时预测到电网的运行趋势和用电量,因此,它能够通过电量的升降判断出,当前电网是否出现故障。而且,在发生故障时,电网在没人或者少人的干预下,快速地进行自我隔离和修复,避免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发生。(2)兼容能力,智能电网应当具有并网能力,由于我国的电网具有多种网络,集中式的电网属于高压型的,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电网的电压并不是很高,因此智能电网需要有兼容两者的能力。(3)优化能力,智能电网应当具有充分利用资产的效率,提升各个设备运行、维护和降低投资成本的能力,即当设备正常使用时,能够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对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反映,以便维护人员及时处理。(4)互动能力,即智能电网能够实时和用户进行互动,以便在电力交易、资源优化、供电控制上获得最佳的质量和可靠性。(5)集成功能,智能电网可以实时监控、检测、控制、保护、调度和管理电力市场上的设备信息,通过判断电力的需求和检测全面的网络信息,形成具有全面的辅助决策体系。

三、我国智能电网技术体系

1.灵活的智能电网网络拓扑结构

灵活的智能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改变了传统电网放射网络结构特点,在传统电网中,线路发生故障,难以实现快速恢复对负载供电的问题。灵活的拓扑网络结构,是目前建设的智能电网结构的重要物理基础结构之一,网络如果发生故障,该结构可以将故障控制在最小范围,这有效地保证了快速实现供电恢复问题。因此,配电系统侧面,需要发展循环分布网络,同时,环形总线,以及分布式微电网设置。实现双向流量控制,以及实现电路之间的功率交换。智能电网输电系统的电网结构和输送模式,必需要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载荷以及能量存储系统的分布状况而定。

2.智能电网的先进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

为满足远程监控的需要,保证对用户分时管理,需要发展快速和准确的传感和测量技术,例如,智能仪表,分布式实时监测设备,另外,还需包含一些大量传感器和测量装置,运行状态参数,已经运行的故障参数和故障进行检测和定位。传感器和测量系统有机集成,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智能电网研发中,高精度、低能耗的传感器技术,以及先进的网络测量技术,实现传感器与测量单位的能源供应是当前急需的。

3.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采用统一标准的原则,构建成为开放和集成性特征的通信系统,职能电网的建设范围,将涵盖从发电机到用户终端全范围,建成以后,可以满足对整个智能电网设备的实时控制,即时智能系统的网络信息交流改善,每个部分均可以双向通信。对于网络智能传感器、控制装置、保护系统和用户等可以实现“即插即用”的方式,所有的系统参数和状态等,均可以实现可视化,通信网络环境智能化加强。

4.发电机功率和负荷短期预测技术

职能电网技术体系构建中,必须形成高性能的预测能力,以及高敏感的预警能力。智能电网发电机功率和负荷短期预测技术的实现,需要运用高性能传感器,通信和信息等技术支撑,实现短时预测或者是预警,例如,各类短期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短期预测等,也可实现超时预警预测。

5.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电网是一个高技术,信息化高度集中的高科技电网,智能电网安全内涵要高于传统意义上的电网安全概念,保证智能电网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系统复杂网络生存性,主动实时防护,安全的数据存储,网络病毒防护,防止恶意攻击技术,信息信任系统,新密码技术,实时镜像备用等。

6.分布式电源技术

分布式电源技术是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构建的重点之一,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技术,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靠近负荷,该特点可以有效降低了电网的输电能力扩展需要,这就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职能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随之我国智能电网供电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完善。因而,智能电网发展中,凸显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技术物理基础,利用智能电网网络结构和控制运作模式,实现与配电网的高度集成化。分布式电源种类众多,像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和风能等,这些能源是普通用户生活所需的常见能源;另外,分布式电源也可以是一个能量储存系统,更可以是充电站。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也可以被用于发电厂。

四、结语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是一个具备系统性、逻辑性和开放性的层级结构,而我国智能电网研发和实践都处于初期阶段,各种技术标准体系、各体系模块之间的转换以及实际建设实施等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改进、总结中进步和成熟。

参考文献:

[1]鲁刚,魏玢,马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9).

[2]梁姗姗,吴军,刘涤尘,胡静竹,晏阳,汪凯.智能电网技术体系与发展趋势研究[J].陕西电力,2015(10).

[3]翟子楠.构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体系[J].电工电气,2011(3).

作者:张磊 单位: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第三篇: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现阶段,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们已认识到低碳生活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电网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智能电网技术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电力设施,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电网安全;电力传输

1智能电网的含义及其特征

1.1含义

智能电网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是指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并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的电信网络基础上的电力传输网络,能够利用先进的传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监视和控制每个用户和电网节点,实现从电厂到终端用户整个输配电过程中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同时也实现了电网安全、可靠、高效的目标,它的优越性在于分布式计算和提供实时信息的通信,进而保证设备供需的平衡,同时优化电荷的分布,提高电网的利用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1.2特征

1.2.1安全性

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保证设备供需的平衡和优化电荷的分布,进而保证了电网不管是在自然灾害下还是出现故障,都可以安全的供电,提高了电力传输的安全系数。

1.2.2自愈性

智能电网自身具有一定的解析、预测、防御以及自我修复的性能,保证了它可以实现快速恢复供电,具备一定级别的自愈能力。

1.2.3兼容性

智能电网不仅能够运用传统的分担电力负荷与燃料电池组合的发电方式,还能够适应集中和分布式发电以及可再生的新型能源的发电方式,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兼容能力。

1.2.4交互性

智能电网有良好的用户接口,能够实现人机互动与优化系统的设计,提高了电网的利用率。

1.2.5集成性

即可以对信息系统不断地进行优化,提高电力生产和企业管理的效率。

2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2.1网络拓扑技术

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是具有抗扰能力强且灵活稳定的结构框架。网络拓扑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远距离大规模的输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运用特高压输电,既提高了输电能量,又提高了利用效率,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2.2通信系统技术

智能电网要依靠开放、标准、集成的通信系统,对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视与分析,根据其故障早期症状,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预测,对已经出现的故障进行故障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对电网运行系统进行不断地整合,为电网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必要的通信信息。

2.3智能计量体系与需求侧管理技术

智能电网要实现智能化,就需要通过智能计量技术对用户的用电规律进行测量,平衡好供求关系,利用需求侧管理技术对电网进行管理,实现对电网的检测。

2.4智能调度和防护技术

智能调度技术是对现有的调度中心的一个扩展,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一个同步网络信息保护和控制系统,保证电力系统的协调统一,保护和控制区域系统实现智能调节和防护。

3智能电网技术的现状

各国国情以及发展阶段和资源分布不同,其经济发展状况和科学技术发展也大不相同,美国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旨在不断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水平和供电质量,更多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在电网的配电和用电方面,提倡开发和运用新型的可再生的能源,对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提高用户服务。欧洲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和碳零排放作为侧重点,其智能电网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进而既可以实现能源的节能,又能实现环保。我国在智能电网发展方面,更加注重智能输电网的发展,不断研究和发展特高压电网,进而实现电能传输的高效率和保证输电稳定和安全,大幅度提高电网的运行能力。此外,我国的电网企业正在转变电网的发展方式和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智能电网目标的实现需要很多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如广域测量系统、配电网中分布式发电和需求侧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4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

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带动了我国能源的改革,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我国现有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使得我国的发电站及其相关设备不断智能化,如自动化设备以及通信技术设备,等等。智能电网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各国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及能源储备,在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寻求自己的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在以后的发展阶段中,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注重水电资源的使用,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作用,使其带动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贡献。还要制定智能电网方面的相关政策,保证实现智能电网的有效控制和研究,政策及方针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的能源发展规划,利用先进的技术设施建立特高压电网,实现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

5智能电网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今后的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国家能源政策、电力储备和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要考虑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电网安全度以及环境保护,等等,将电网、用户、电源、业务环节、管理控制环境和数据信息系统等建立在一个有效的系统内。实现电网控制全过程的一体化和数据化、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电网的智能化,加强了内部控制与管理。在垂直架构上,智能电网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致力于提高电网结构的稳定性,横向的将大、中型骨干电网链接起来,纵向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电网信息的实时交互与共享。此外,还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有序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合理的计划方案,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与进步。

6结语

智能电网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技术突破,现阶段智能电网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要不断采取措施,根据自身国情适当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完善。智能电网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能源结构,实现了低碳环保,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环境压力。

参考文献:

[1]王立谦,朱明清.浅谈智能电网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129.

[2]张文宝.浅谈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J].劳动保障世界,2013,(10):247.

[3]辛志勇,靳涛.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4,(03):82-83.

作者:于春庆 单位: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