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育哲学下的大学教育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育哲学下的大学教育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育哲学下的大学教育改革

大学教育改革是我国国民教育正面临的复杂且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举措都会对大学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大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应当在科学的指导下审慎进行,而教育哲学理论的应用增进了人们对大学教育改革内在逻辑问题的思考,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把握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定位问题、管理体制问题、权力博弈问题等,有效探索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科学发展之路。由张楚廷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与教育哲学》一书综合教育学和哲学的理论研究视角,以现代大学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深化了大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哲学内涵,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动态分析中阐释了教育是什么、大学是什么等重要课题,健全了现代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对当前大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显著的参考借鉴价值。整体而言,《大学与教育哲学》认为大学校长应当具备相应的哲学理论水平,进而让大学在教育哲学的理论指导下获得科学健康的发展。鉴于此,该书汇总了作者在教育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包括讨论基础理论的意义,讨论人学与教育学,讨论学校里的民主问题,讨论课程论还是教学论等。在诸多现实性课题的讨论与总结中,该书强调了教育哲学理论与实践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为了更科学高效地推进大学教育改革,提升大学教育与管理的总体质量与水平,高校应当在教育哲学的视域下对大学教育改革展开哲学化的反思与总结。

首先,教育哲学视域下的大学教育改革应当解决好大学的定位与改革方向问题。

在大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增加教育哲学视角能够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智分析大学教育改革中大学的定义和教育改革的目标,并根据大学教育改革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大学教育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功能与意义,进而保证大学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能够始终坚守本心,获得健康、长效、可持续的发展。具体到大学教育的定位上,现代大学应当坚持唯物哲学观,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挖掘自身特色,实事求是,具体确立大学教育在现代背景中的地位。除此以外,教育哲学中对“人”的研究,对“大学”的研究,有助于现代大学教育的本真性研究,引导现代大学教育改革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教育的人文关怀,打造极具现代人文特色的大学教育体系。

其次,教育哲学视域下的大学教育改革应当解决好大学教育中学术权力、教学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问题。

学术、教学和行政管理是现代大学教育中绕不开的三大关键问题,学术是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和理想追寻,教学是大学教育和人才培育的主体,行政管理是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板块,三者缺一不可。而在教育哲学视域下探究大学教育改革,有助于大学教育中学术、教学与行政权力的博弈与平衡,促进大学教育学术发展、教学实践与行政管理的协同创新。时至今日,我国大学教育仍面临着学术、教学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不少大学没有根据自身现实状况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来进行平衡设计,而是肓目采用科研、教学和行政并举的工作方式,给大学教师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大学的本务不明,大学的精神失落,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对此,大学教育改革应当在教育哲学视域下推进大学教育的科学改革,合理平衡大学的学术、教学与行政权力,树立现代化的大学精神、大学信仰和大学目标,让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教育哲学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中成长与突破。

决好大学教育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问题。

大学教育改革不应只着眼于一时一地,而应该在教育哲学的理论指导下,更普遍地发现、分析并解决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动态化、差异化问题,提升大学教育改革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大学教育改革应当从小处着眼,直面现代大学建设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与不足,运用创新性的教育理论、技术、手段和模式来革新大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让大学教育改革得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与时倶进地推行和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教育改革应当从大局着眼,主动承担起大学教育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紧抓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核心意义,彰显现代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总而言之,在教育哲学视域下推进大学教育改革应当建构大学教育改革的科学理论体系,以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为前提,有序推动大学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让大学教育改革真正承担起现代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综上所述,教育哲学视域下的大学教育改革过程多了更多本质上的、科学性的反思与总结,且在教育哲学的认知论和方法论应用中,高校将进一步明确大学教育改革的定位、方向、信仰、责任与使命,继而真正地继承大学教育的精神信仰,践行现代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科学加快大学教育改革实践的落实与发展,让大学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学术创新、教育创新和人才培育创新的核心场所。

作者:李萍萍 单位:郑州大学教务处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