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如何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国大学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2011年下半年以来,大学校园里发生了不少吸引眼球的事件,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据报道,由几名大三学生创办的逃课网一夜爆红,该网站证实93%的同学逃过课,还鼓动大学生加入逃课网去感受鲜活有趣的大学生活[1]。与之相印证的,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幕:在一所大学的课堂上,一名白发老教师正在认真讲课,听众却只有3名学生。下课时,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师还向这三位前来上课的学生道谢[2]。与上面反映的情景不同的是下面的两组报道:一是,前不久,姚明退役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学业,见诸报端的一张照片令人愕然:当姚明出现在教室门口,一大群学生粉丝水泄不通地围堵在面前,人人都高举手机、相机,对准他拍个不停,使他满脸惊慌。另一个是,2011年11月10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系一教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上课,赫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的,一个学生上来告诉他,因为几位著名香港艺人来访,应该上课的学生都被叫去维持秩序,因此请假。与空空如也的教室相比,活动现场则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该教授对此十分愤怒,发文抨击,甚至事后不接受校学生会的认错和道歉。对此,有不少明显是学生的网友则认为,该教授有点小题大做了[3]。以上几例发生在大学校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社会主义大学教育所要达到的育人目标产生了不同程度地偏离,说明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正发生着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变化。
二
一直以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及其人生价值追求方面总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总的来看,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在某些大学生身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我们看到,一些人读书、上大学,完全是为个人谋幸福、为家庭争光,把个人利益的诉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而社会的责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这些事关个人幸福的整体利益往往被抛之脑后。在大学校园,该上课不来上课而做与娱乐相关的事情变得十分普遍。一部分大学生把追星、娱乐当成时尚,明星做客大学,犹如英雄般凯旋;超女走入校园,为大多数学生倾倒。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成为大学生中受冷落的课程[4]。在一些大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甚至只好用点名的办法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学生听课,而来上课的学生中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屈指可数,大多数不是睡觉就是在看其他书籍,还有人在浏览网页,有人下载电影或网络聊天。类似这般的沉闷气氛,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已经司空见惯。一些机构曾经对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主流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并没有随着年龄和知识而增长,有时甚至呈现出负增长[5]。同时,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态度消极的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感到就业无望,认为学什么都没有用,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干脆在宿舍打游戏,真正能坐在教室而且安下心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少,以致于一位大学教授不禁发出感慨,何处觅一个书桌前安静读书之人[6]?试想,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校园,作为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的大学生,如果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不懂责任与担当,没有自立意识和奉献精神,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邪气上升,正气下降。这种现象不仅与文明社会风尚极不协调,也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更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和高度关注。
三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种大的社会环境必然会对大学生正确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较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具有可塑性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感染,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及其腐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造成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一部分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为大学教育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少将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周边并不太平,还有敌国外患,祖国尚未统一,分裂主义势力仍对我国构成威胁,国际局势扑朔迷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舆论导向不是弘扬尚武精神、英雄情怀、爱国情操,而是渲染娘娘腔、脂粉气,那么一旦国难临头,这个民族是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的[7]。总理在谈到道德滑坡问题时也曾严肃地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8]。虽然这些警示性的话语是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不良社会风气而言的,但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令人不安的现状也是极为适用的。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希望同学们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9]。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四
针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出现的问题,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必须切实肩负起立德育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首先,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德育教师要坚定信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作为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也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了坚定的信仰,高校德育教师就能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使大学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达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其次,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德育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加强师德修养,用爱感染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爱是教育的灵魂,为师之道,就是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具有崇高师德修养的高校教师,带着他们无私的爱去教育学生,才能使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再次,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德育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就要注重人文关怀,把每个大学生都当成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自主创造潜能的人,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人性,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需要,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完善人,把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去,使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能够符合现代社会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问题意识、双主体意识、开放意识、探讨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单一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思想陶冶,一种精神享受,使学生每次听完课后都会觉得受益匪浅。这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定会在不断满足的精神需求中得到提升。最后,高校教师要坚守平凡、宁静淡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有的教师会迷失在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之中而忘记了所肩负的育人使命。其实,坚守平凡、保持平常心态,做到宁静淡泊,本身就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教师自身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要甘于平凡,淡泊名利,拥有一颗平常心,在潜移默化中为大学生做好人生观价值观的领路人与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