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解决路径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解决路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网络成瘾解决路径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分析

(一)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学业发展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而一些大学生却把时间都浪费在网络里,把前途葬送在电脑中。特别是不少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压力之后突然放松,找不到方向目标,被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诱惑,一门心思扎在里面,导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直至旷课逃学,有的甚至辍学。

(二)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沉迷网络的大学生对网络有一种难以控制的迫切的强烈需要。在这种不合理的需要的驱使下,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被网络占用,不能很好地参与和从事其他活动,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适当的休闲娱乐缺少参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首先导致社会交际范围缩小,交际能力降低,出现性格孤僻、情绪抑郁、精神焦虑等心理异常,渐渐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衰退,麻木冷漠,悲观厌世,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甚者会带来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三)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

部分大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面对电脑,经常自我封闭在寝室,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甚至不愿意走出寝室到食堂就餐。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身体不能得到足够营养和充分休息,也不能得到有效锻炼,容易出现手关节痉挛、头晕眼花、食欲下降、视力下降,长期下去身体免疫力减弱,体质下降,容易生病。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网络原因,又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吸引力的诱惑

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资源,将文字、声音、图像集于一体,构成了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态。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挑战性和互动性,对于关注新信息、渴望新知识、喜爱新事物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目前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中部分大学生喜爱网络游戏。这会误导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一些大学生因此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

(二)网络管理与教育的薄弱

一方面,网络管理不规范。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地带,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又是信息的垃圾场。现实中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对网络、网吧起到规范的作用,尤其对网吧的监督管理严重不到位,使得有些大学生长期沉溺于暴力游戏、网上聊天、淫秽色情中而不能自拔,对大学生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另一方面,网络教育不健全。目前高校网德教育薄弱,大学生上网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什么时间上网,上网干什么,浏览什么样的网站等问题,不少高校没有给予持久而科学的引导。教育的滞后造成大学生上网的盲目性和无节制性,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是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不仅有生理需求,也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网络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交往的隐匿性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吸引着大学生到网上寻找寄托。二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经过了高考的炼狱,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但是大学生活的现实又与自己所设想的美景迥异,产生心理上的冲突。同时大学校园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高中亲密,造成环境与人际关系的适应困难,产生焦虑心情。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而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空间里,构建了一个美好的虚拟社会,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达到的需要能够在网络中实现,自我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渐渐依赖上了网络。伴随网络依赖性的逐渐严重,造成大学生旷课,荒废学业,对现实事情没有兴趣,反过来更加迷恋网络,视网络为生活的存在方式,逐步地导致网络成瘾。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探析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网络相关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全面认识网络。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对社会现象的鉴别力。二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其在腐朽生活方式信息的诱惑面前,能自觉地加以抵制。三是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有关网络法律和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遵纪守法的优秀“网民”。

(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首先,创建红色网站。高校应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超文本结构的思想教育电子教材,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数字化并移植到网络上,拓宽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应建立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的红色网站,让充满着科学知识的网站来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次,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大学生网络成瘾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价值观念的扭曲、道德人格的异化等,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正确、积极、健康地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信息中的“垃圾”,合理利用互联网,正确处理网络虚拟性和社会现实性的关系,确立积极健康的网络意识和行为。

(三)规范校园网络管理

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为规范大学生网上的言行,应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办法,使网络管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学校网络安装上各种过滤有毒、有害信息的软件,截堵有害信息的进入,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网络”。同时,对校内上网的大学生实行收费优惠,吸引大学生在校内上网,控制大学生上网时间,掌握上网的内容,便于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再次,加强学校内部的网络使用管理,落实网络实名注册登记,培养上网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学生公寓个人电脑使用管理,控制学生公寓用电时间。

(四)实施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

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首先,加强教育与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其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提供相应的条件,教育和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技巧。特别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关系比较密切,更应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针对每位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和认真分析,采取科学对策,缓解或消除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健全完善上网者的人格。

(五)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层次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锻炼,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避免再到虚拟的网络环境里去逃避;可以培养大学生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减少对网络的依赖,降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概率。例如,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英语竞赛、网页制作比赛、歌唱舞蹈等文娱活动、各种体育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又如,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打短工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作者:李家富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