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在新课型教学模式下浅析教学知识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在新课型教学模式下浅析教学知识理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新课型教学模式下浅析教学知识理论

一、普通院校师范专业发展的问题

1.普通高校的学生感到迷茫,理想目标不明确

普通高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各个地方高中的中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求学生涯的12个年头,都已经习惯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于是,新生刚到大学,由于自制力较差,面对轻松惬意、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容易产生极度的享乐感,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迷茫感,不知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另外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金钱论和大学无用论等舆论的滋长,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学生的迷茫感,使其理想目标不明确。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失去了理想和目标的大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面对各种袭来的诱惑的抵制力,这样就会导致人生路线偏离甚至脱轨,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2.理论学习死板,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学科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学习与教育相关的师范性知识。但通过对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的反馈的分析,课题组得出: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就是背单词、背课文、做套题……但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机会却不多;语言类学生只是反复做着机械的练习,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强;同样对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论的机械地背诵,应付考试,并没有主动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以增进对理论的把握和理解,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因而学生就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形成良性循环。

3.过分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也必须具备各方面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对师范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必须是多方面的培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热情洋溢、勇于创新、对新事物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别容易冲动,所以必须合理地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对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必须是品德高尚、有文化素养、专业知识过硬的群体,因此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差,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增大专业知识的讲解比重,并且由于专业四、八级水平测试的存在,学生大量的时间用于备战考试,学生学习专业语言知识的时间几乎占大比重,再加上由于就业压力,多数学生打算考研,继续学习,因而在其他能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我们所培育出来的未来教师,应该是专业基础过硬的,懂得如何教,如何引导孩子人生的,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懂得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教师,这样的人才,仅仅靠100%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4.教师在授课中自成体系,不能形成合力

我院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兢兢业业的好教师,大家都很注重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大家也很注重育人,多给学生们讲道理、摆事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后者上,也就是道德伦理方面的引导还是颇有成效的,但在学习方面,由于专业知识细化,分工到不同的任课教师,而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差异或断裂,不能形成合力,对于促进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提高方面,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5.仍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而且即使理论上有教学方法的创新,也缺乏实际新方法的应用

在平时的授课当中,由于多年教授同一门课程,教师都已经对所教授课程的内容了如指掌,再加上新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以前所制作的课件,使得教师们的授课模式几乎一成不变,无论换上哪一届学生,即使内容稍有变动,但教学方法仍沿用旧法,要么是一味地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要么就是套路式的讲解对话课文———词汇、语言点、语法句型———再加上学生的roleplay练习;另外即使理论上有教学方法的创新,也由于懒得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重新备课,而被束之高阁,崭新地闪烁在自己研究的理论高点,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不管多好都只能暂时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由于千篇一律的模式而被厌烦,慢慢地就使教师的课程失去了往昔的魅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当然,在实践教学中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教师花费太多的精力搞科研,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虽然高校教师都作了大量的教改和课改的课题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但是理论研究的结果在实践上的应用较少;考试测评系统不够完善,使得考试结果并不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吻合等等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问题的出现,并不代表我院的教学方面不够强而有效,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问题的出现,才能引起教师们更多的注意,不断地反省和完善自己和教学,使我院的教学事业更上一层楼。经过课题组的一整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利用内因原理,大力度地加强大学生的理想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矛盾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应该先从大学生的内因入手,加强其理想教育。另外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院,通过新学期新生入学教育,举办授课教师、辅导员、毕业生及老生的报告会,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参观考察活动,或利用影视资料、新闻媒体、社会舆论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举办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大赛等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熏陶和引导青年学生,营造一个全面的优化育人环境。大学生在这样的健康的环境中,明确了奋斗的目标,确立了人生的理想,制定出了适合自我的可行性方案,并按部就班地加以实施,使我院的学生不仅学习风气浓厚,而且在各项大校的活动中都展现了昂扬的风采。

其次,创新课教学方法,开发新课型,并尽量多增加实践环节,让实践成为学生们的第二个重要的“课堂”,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把握真知。“课型”理论是当前教育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它是以突出学生的个体性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而且也探索了具体操作的方法模式。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品德课‘课型’教改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总结归纳出了与传统课型相对的“新课型”,即研究型、体验型、咨询型、辩论型、案例型和参与型教学课型。将高校教改的新课型,即“六课型”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此外,可以在现有的实践模拟型的课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学生实践的环节,鼓励学生们到地方的语言培训机构做兼职,到地方中小学做第二课堂教师等等,实践能帮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得到应用,并且指导实践,同时实践的进行也能让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们更加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再次,改变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将教育类人才培养为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精英人才。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其实也就是运用特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在相对的教学环境中,使用相匹配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在课题组的整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院依照PCK理论的指导,在我院现有的教学环境中,也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富有影响力的教学团队,崭新的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课题组较多地配以教学实践,让讲台也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内容上除了专业理论和知识,还增加了英文的传统美德故事和先进事例,同时还配以工作场景模拟,使得教师的课堂变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室,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已经展开了“语言加专业”的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我们一直强调在我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必须要符合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在师范专业,学生的奋斗目标即努力成为优秀的教师预备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于是在教学内容上我院为学生增加了文学赏析、旅游英语、求职英语、教师心理学、优秀教学理论等课程,增加了各项活动,如演讲比赛、说课比赛、十八大知识竞赛、大学生辩论会、一帮一助学活动、大型运动会等等,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操;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开展新课型教学,不断地创新和开发新课型,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普通高校教育专业发展问题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应具有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所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在我院除了通过互听互评、学习深造等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之外,还督促教师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十八大精神,使教师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给学生树立明确的方向;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诚信意识和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坚守、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为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教师预备力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在就业压力紧张的大前提下,普通高校师范专业由于招生生源、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教学、教师等三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的理想教育、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教学内容等等。面对众多的不足与问题,普通高校的师范专业必须自省自身的问题,并不断地摸索、实践,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我院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粗略的方法,即从内因出发,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开发新课型;进行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等,这些策略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被更加细致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作者:姚丽梅 闫振林 单位:佳木斯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