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国大学教育特点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国大学教育特点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国大学教育特点分析

[摘要]美国的大学教育堪称世界一流,这也决定了美国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从美国大学的独立性、独特的招生录取、随时转换的专业、通识教育、国际化办学、健全的资助体系、严格的人才培养机制七个方面分析美国大学教育的独特之处,以期对国内高等教育有所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美国大学;独立性;通识教育;国际化;资助体系

一、美国大学的独立性

美国大学具有极大的独立性,来自校外的干扰甚少,这是美国大学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的教育部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为大学生提供贷款或赠款,二是监督学术标准的执行,对大学没有直接的管理权。联邦政府的任务是保护教育消费者的利益并为公众提供信息。大学和学院申请联邦政府贷款,必须达到一定的学术标准。教育部制定一些规则,比如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保证校门向所有人开放。美国私立大学的独立性更是毋庸置疑,“全国独立学院与大学协会”是代表美国954所私立大学和学院利益的全国性组织。这个私人机构的主要使命之一便是确保私立大学的独立性并使之得到政府的尊重。外语在美国大学可以选学,可选可不选,要求标准低,不会给美国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这都给美国大学生节约了很多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当然这也得益于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常用语之一。

二、独特的招生录取工作

美国的名牌大学都对本科招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来说,大学里纯粹从事招生的工作人员多的有40-50人,少的也有20多人。这还不包括那些大量的为招生做义工的教授、校友等。美国大学录取的考核指标要丰富多样,如:学术标准,包括在校成绩、英语能力、推荐信、班级排名、论文、获奖成果等;非学术标准,包括品德、特长、面试、社会活动、工作经历等。哈佛大学喜欢录取有特长的学生,要么你很有组织领导才能,要么你在某一领域里出类拔萃,如在科学、艺术和体育方面。哈佛喜欢开放型的学生,早年的面试是一对一,近年来,由于对申请者的真实水平越来越不信任,变成了二对一。加州理工学院也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他们招收的学生不仅学分非常高,而且多数具有很好的音乐和艺术素养,在校学生中六成会弹奏乐器。美国大学录取新生不仅看学生的高中成绩,还要看学生课外阅读或独立研究成果,在艺术、音乐或体育等方面的爱好及成就,为社区无偿服务的情况,以及他们是否具有领导才能和团队精神。美国高校招生如普林斯顿大学,除了看成绩外,还要看学生的能力与潜能,对各种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特殊技能与天资、经验、抱负和背景等因素都会纳入其考察范围。高校对学生的入学申请资料非常重视,对造假行为零容忍。哈佛大学规定:在录取过程中如发现申请材料中有虚假信息,该生会被拒绝录取;在入学后如发现申请材料有不诚信问题,已经完成的课程或学分将被取消,学生会被强制退学;如在学生毕业后才发现当年申请材料的不诚信问题,则入学资格、学分和已经获得的学位证书将全部吊销。达特茅斯大学也有大致同样的规定。

三、随时转换专业

美国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并无专业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这些科目一般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等几大领域。学生在经过比较广泛的教育后,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才决定自己的专业。美国大学贯穿的教育主线是,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得太窄,越宽泛越好。本科阶段的学生什么样的课都可以选修,学理工的可以选择文学、舞蹈或音乐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专业,不需要繁琐的审批程序。在美国大学里,学生转专业的现象很普遍。有不少学生读到大三或大四,还会换个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学习,有的学生甚至一年学一个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个人所学的专业,不一定就代表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许多成功人士的职业与当初大学所学的专业毫不相干。美国大学也一向支持学生转专业,美国学生选择专业时,个人爱好、兴趣高于一切。

四、必修的通识教育

美国的大学课程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三部分组成,核心课程即所说的通识教育。美国的通识教育不是对某个技能的教育训练,而是让学生有广阔的视野。美国大学中人人必修的核心课程包含不少文史哲内容,所以美国的大学生大多能言善辩,校园集会上也不乏口若悬河的演讲家。美国的通识教育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力求广博,在学科体系上强调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领域,在价值体系上重视各种不同文明和文化;其次,通识教育课程既重视知识内容,也重视掌握学科的方法,在知识爆炸时代,掌握学科方法是充分利用人类知识积累实现自我发展的捷径;最后,重视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等潜在课程的作用。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普遍采用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实行小班制,一般不超过15人。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实施注重促使学生接受宽广的教育,培育其兼具知识取向、专业技能及思维习惯。哈佛大学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

五、国际化办学

在美国的大学和学院里,国际学生的比率占到10%—15%。在科学、工程和化工等领域,50%的研究生是国际学生。他们认为招收国际学生来大学读书,可以带来不同国家的文化,带来竞争,促使美国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同时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启发。2011年,在美国高校70万国际留学生中,21.8%来自中国,目前中国留学生是人数最庞大的留学群体。中国留学生人数仍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攀升。在学生的住宿安排上也体现了国际化。同一宿舍单元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国家,新生和老生混合居住。专业交叉、年龄交叉、国别交叉,这样能促使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还有不同的大学间学分互认问题,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为例,学生可在该校认可的世界各国大学中选修课程,学校承认学分。该校的学生,可以在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货币经济学、银行和金融市场,也可以同时参加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贸易研修班,甚至还可以去法国的高校学习人文艺术。学生能选择世界各大学的课程,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大学毕业后,许多国际学生留了下来,为美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出力,使美国的科技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六、全面多样的资助体系

美国的大学生教育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州政府、高等院校和慈善团体。联邦政府是美国大学生获得资助的主要来源,占所有资助经费的60%左右,主要投向以下项目。

1.奖学金,既有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校提供的,也有私人、企业、基金会和社会团体设立的。

2.助学金,由联邦政府和非联邦政府机构提供,主要包括佩尔助学金和联邦补助教育机会助学金。

3.勤工助学,也称校园工读,各类大学生都可以获得资格参加勤工助学。

4.助学贷款,包括联邦帕金斯贷款、联邦家庭教育贷款和联邦直接学生贷款。哈佛大学对学生非常慷慨,享受各种资助的大学生比例达到70%,研究生的资助比例是百分之百。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的美国家庭,其子女被哈佛大学录取就可以免除学费。校方提供资助的方式灵活多样,包括提供奖学金、助学贷款和有偿工作等。普林斯顿大学有专门的助学财政支持计划,主要针对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学生享受助学金的比例在59%。2007年,受资助的学生的平均金额为2.9万美元,而当时学生每年的学费总支出是4.5万美元。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的奖学金和其他美国大学不同,奖学金的数额只看考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这个学生家庭很穷,那学校就会给他很多奖学金;如果学生家里很有钱,学校可能分文不给。美国的大学通常为国际学生提供大量奖学金,以吸引世界上优秀学生到美国学习。

七、严格的人才培养机制

美国顶尖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非常严格。比如加州大学专门设置了院校研究处负责对本科生培养质量进行调研和分析,芝加哥大学在上世纪30年代建立了著名的“综合考试”制度,学生不仅要在入学时参加这一考试,通过后才能入学,而且在毕业前还要参加这一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学士学位。最为人熟知的是美国顶尖大学在本科培养过程中的高淘汰率,加州理工学院的淘汰率达到了30%。私立大学79%的学生毕业能拿到学位,而公立大学只有49%的学生毕业能拿到学位。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哈佛大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每一门课,学生都要读大量的东西。每星期至少读几本书,然后写大量的读书分析和体会。哈佛每年开设的核心课程有一百门左右,学生选修七至八门就可以满足必修要求。一般的学生应付四门课就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就完成不了作业。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无法融入到课堂的讨论中。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随科学前沿的发展变化,老师必须处在科学前沿的研究阵地。即便是只有很少学生选修的冷门偏科,哈佛也要建成同行中最强的专业。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都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聘请世界上最称职的校长,从全球招聘最好的老师,再用高额奖学金吸引全球最聪明的学生来读书。当美国高校把许许多多的最好的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必然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朱幸福.美国大学教育写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李亚江.走进美国“常青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Jean.M.Johnson.GraduateEducationReforminEurope,A-siaandtheAmericas[J].NationalSciegceFoundation,2000,(7).

作者:曾光梅 单位:鲁东大学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