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低碳消费意向影响因素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低碳消费是个体本着对社会、后代负责的态度,主动选择低碳产品,是一种和谐、绿色、文明的消费方式。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低碳消费行为对于周围个体可产生示范作用,具有辐射效应。文章基于此,针对大学生低碳消费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消费意向;影响因素;教育方式
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问题,在这种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向大自然排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引发了酸雨、雾霾、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光化学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为了应对这一局势,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道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发布,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布,1997年,《京都议定书》发布,取得了显著成果。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发展,一直在努力构建低碳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建设低碳经济体系,不仅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个居民的配合。大学生是高素质、高学历群体,使之具备低碳消费意向,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低碳消费。
一、低碳消费的含义与价值
从“能源白皮书”的内容来看,低碳消费就是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升能源利用率,低碳消费包括经济消费、恒温消费、可持续消费、安全消费、新领域消费组成,低碳消费要求消费者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消耗,避免过度消费新的产品。低碳消费具有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的特征,低碳消费的直接目标是节能减排,能够实现精神消费、物质消费、文化消费之间的统一。低碳消费能够有效改善全球气候危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以往滞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在全社会低碳消费行为成为社会规范时,就会对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这应当是每一个居民都应当主动承担的责任,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发展标志。
二、大学生低碳消费意向的影响因素
(一)低碳消费认知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从消费角度来看,认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于低碳消费的认知愈加深刻,就越是会主动践行低碳消费行为。在不同大学生中,环境知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但从总体而言,低碳消费的认知与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意向具有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二)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包括三种类型,即利己取向价值观、生态取向价值观、利他取向价值观,比之西方大学生,中国大学生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有着较强的集体意识,愿意主动服从于集体利益,当有更多的同学主动选择低碳消费产品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这一群体。
(三)感知环境情感
情感是生理变化、外在刺激、认知等因素下产生,是驱使人类行为的基础,情感会直接主导行为。对于大学生群体,只有使之具备生态情感,主动关心环境,才能够激发出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选择低碳消费的积极性,并主动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
(四)政策因素
环境政策会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产生极大的影响,良好的政策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低碳消费理念,科学的低碳政策能够让大学生对环境有正确认知,推行低碳文化、低碳政策,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税收差别政策等,能够在社会上形成鼓励低碳消费的氛围。
三、大学生低碳消费意向的教育方式
(一)高校要加强环保教育
为了让学生对低碳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高校方面,需要加强低碳环保理念教学,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自然观、消费观、财富观和生产观,在教育内容上,既要关注价值观教育,还要以某个价值观作为主要引领,将低碳环保的相关知识整合起来,构建出完整、系统的低碳环保意识培育理论体系。在传统的高校课堂中,更加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渗透,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应当是既懂知识,又有良好素养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良好的素养中,环保素养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应当以课堂作为重要载体,将低碳环保相关的理论体系渗透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系统化的讲解,让学生对低碳消费有正确认识,提升其参与低碳消费的积极性。学校方面除了要开展教学活动之外,还要利用多个渠道开展与低碳消费相关的宣传活动,利用大学生社团、学生会来开展宣传,在校内张贴海报、横幅、校报,利用电子网页、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学校微博等,为学生传授关于低碳消费的相关理念,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低碳消费中,使大学生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主动关注社会和整体环境发展。在这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发挥出宣传作用,单一依靠学校宣传,力量有限,政府部门可利用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等平台来宣传与低碳消费相关的知识和理念,引导更多的大众参与进来,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环境。
(二)推行低碳环保活动
大学生业余时间较多,除了参与课堂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这也成了高校开展低碳消费教育的有利途径。比如,可在高校中开展“环保课堂”,举办“低碳出行”“低碳旅游”“低碳生活习惯”相关的主题活动,并举办“低碳英语辩论赛”“低碳出行知识讲座”等活动,这类趣味化的业余活动可以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做到了寓教于乐。高校需要强化党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出各类社团组织、党团组织的教育作用,形成低碳消费教育合力。另外,还可组织与低碳消费相关的科研活动,科研是理论诞生的基础,当前,各个高校对于科研活动都持高度重视的状态,但是,很少针对低碳消费进行系统、理论的研究,低碳消费的开展离不开科研活动的必要支持,因此,高校需要鼓励师生主动开展低碳消费科研活动,建立低碳消费研究团队,为科研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在整个高校中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技术科研项目,推广优秀低碳环保科研应用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为低碳消费做出贡献。
(三)发挥家庭教育合力
在低碳消费理念的养成上,家庭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家庭的消费观念甚至比高校教育的影响要更为深远,父母的消费理念、消费观会通过其言行举止来影响大学生,因此,学校方面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进行深度家校合作,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理念。在消费方式上,切实将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低碳产品,让大学生知晓如今资源短缺的社会现状,养成正确的消费观,杜绝盲目追求高消费、过度包装。另外,父母对于孩子的消费不能纵容溺爱,而是要使之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为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时刻关注孩子在校期间思想和行动的变化,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不能让大学生被物欲蒙蔽双眼。在生活费方面,也要科学、适度,不能由于孩子外出读书,就盲目增加生活费,要考虑到大学生的正常消费标准,利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多元化的学校教育,从认知层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使之消费价值观产生正向变化。(四)构建低碳消费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大学生是处于主体作用,校园文化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理念产生影响。校园文化其本质是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在不同的高校中,校园文化是各有差异的,如今,各个高校的生源质量出现了下降,而环保教育的滞后性也成为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理念形成的软肋,对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需要引入与消费观相关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导构建校园文化,在宿舍楼中,张贴“节约用电,人人有责”的标语,在学校洗手间中,张贴“爱护环境,方便你我他”的标语,在食堂饭桌上,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桌标。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上,增加绿化面积,设置环保标识牌,既为学生创设宜人、舒适的校园环境,也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大学生,让低碳消费理念可做到深入人心。
(五)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
社会可借助个体的活动来塑造情感、智力,为此,要科学应用大众传媒,报道与低碳消费相关的内容,为大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低碳消费理念,提升其低碳消费意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低碳都将会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因此,要求各个企业在制定发展理念时,要将低碳意识全程渗透在其中,让企业从原有的市场型转化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也要制定健全的发展技术,在低碳经济发展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技术,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为大学生提供环保、优惠的低碳商品。而各级政府也要制定鼓励低碳消费的法律法规和环保制度,发挥出各个部门的监督、调节功能,对于各类违法行为、浪费行为,要严惩不贷,成为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坚实后盾。并在社会公共设施上引入更多的新能源工具,让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绿色出行。
四、结语
如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滞后的生产方式,面对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大力推行低碳消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消费者对于低碳消费理念都缺乏正确认识,面临低碳消费的选择时,依然会出现犹豫,为了让更多人知晓低碳消费的必要性,需要发挥出大学生群体的榜样力量,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政府宣传等各个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水平,鼓励其选购低碳产品,另外,还要继续加强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高产品节能功能,主动开展低碳产品的认证,通过多管齐下的渠道来扭转大学生错误的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翟建,姜春华,郏宁扬.基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199.
[2]仇桂且.基于低碳经济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47-51.
[3]闫宁.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途径[J].民营科技,2014(10):240-241.
[4]任俊霖.低碳经济促使大学生建立绿色消费观[J].消费导刊,2018(14):3.
[5]沈潇涵.低碳经济下中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构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6):106.
作者:孙曜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