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重叙事悬疑电影中声音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重叙事悬疑电影中声音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重叙事悬疑电影中声音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重叙事悬疑电影吸引观众注意,跌宕起伏的情节、扑朔迷离的真相是其风格化的特点。声音在连接多重叙事电影的叙事时空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通过旁白、音乐、音效的运用使时空的转换更加自然,声音也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进入不同叙事线的情境氛围中,一同探寻故事的真相。

关键词:多重叙事;悬疑电影;声音;叙事

时空电影的叙事时空是电影创作者利用视听语言创作出来的具有虚拟性、假定性、变换性与高度自由性等特征的艺术时空,具有与现实时空明显的差异性。叙事时空的构建与转换是在电影表达的需求上,呈现创作者的艺术内涵和主题意蕴。因此,电影需要构建一个清晰明了、富于真实感的时空背景,将观众置于其中,通过对影片时空的感知和理解建立起对故事的整体认知。叙事主体把组成叙事时空的不同元素作为情节内容的框架。而主体的任务就是让观众接纳电影语言中传达的信息,并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而声音在构建电影叙事时空的真实性上有极大的作用。在多重叙事广泛应用的今日,除了故事情节本身的悬念设置,声音元素如音响与音乐的创作也为电影叙事时空的构成提供了依据和对画面的补充。近两年来欧洲悬疑电影的崛起使多重叙事进入观众的视野。多重叙事就巧妙运用了画面与声音的结合,影片的叙事不再局限于通过镜头的变换和剪辑来重组时间,完成虚拟时间线的连接、拼贴。多重叙事多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使观众在角色的主观镜头下跟着人物的情绪和思维观赏影片,留下扑朔迷离的悬念,并在另一个叙事视角下进行再次解读,解答观众的疑惑,让观众在惊奇和恐惧中获得快感。在复杂的多线叙事影片中,以语言和音效为主导的声音也是建构影视叙事时空的主要力量。在不同叙事线的连接和转变中,声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音响以及叙事主体的对白及旁白,能够较为完整地将影片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复杂逻辑直接转换为影像叙事中的语言要素。

一、旁白构成主观视角的叙事

语言作为电影里最主要传递信息的声音元素,是推动电影叙事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不同的叙述者表达的信息和叙事效果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叙事效果。在多线叙事的影片中,常常通过不同叙述者的主观视角来叙述故事的发生,而不同人物的旁白即是推动影片发展的叙事线索,能够带动观众更好地融入整个情节氛围中。在《看不见的客人》中,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进行多重叙事部分的展开,通过第一人称的对白和旁白,从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主观倾向,使每次叙述和提问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真相陌生化,叙事者的主观情绪传递也加强了整部影片的悬念。前半部分运用的是外倒叙,第一条叙事主线以男主为第一叙事主体,回忆片段包括声画同步的现实音响和男主的主观旁白,他向“古德曼律师”请求帮助时叙述了自己的故事。在男主的旁白下,事件的发生以他为中心和主视角,为了使辩护律师信服,使观众信服,他将阴谋推到已经被害的情妇身上,编造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丹尼尔的父亲、律师也作为第一视角的叙述者对艾德里安发生的细节进行了补充,运用了“内倒叙”的叙事手法。在律师作为第一视角的旁白中,她通过自己的叙述揭露了男主没有发现的细节,随着细节的丰富,悬疑的色彩越发浓厚,让真相越发扑朔迷离。影片通过旁白和倒叙完美地呈现了“补充”和“悬置”的作用。在结局大反转之前将完整缜密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出来。在《消失的爱人》影片开始时,画面中是一只手在抚摸女主角艾米的头发,艾米在抚摸下转过头来看向镜头。这是男主的主观视角,声音运用了尼克的独白,表达对于妻子复杂思想的揣测和疑虑,此时独白的背景音乐是悬疑的管乐长音,经过混响的处理显得更加神秘,将观众一下子吸引到影片想要展开的故事情节中去。而这段独白在影片的最后再次出现了,通过故事的讲述,观众已经知道了尼克和艾米畸形的夫妻关系,在经历过所有的陷害、掩饰和伪装后,尼克的独白再次响起,此时表达的不仅仅是他的疑虑,更多是对妻子的害怕,也是自己黑暗内心的展现。

二、多义性音效改变叙事顺序

多线叙事的影片中,叙事的顺序和真实发生事件的顺序并不完全一致。多义性的音效常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叙事线或改变叙事顺序。声音不同于影像,它具有模糊性的特征,在转场时能够通过变形或特殊效果的处理,将前后两个完全不同的叙事空间或事件连接起来,使观众的心理时间在短短几秒内经历巨大的跳转或变化。《看不见的客人》采用的视听倒叙的闪回方式,把所有改动的痕迹都暴露出来,逐步完善故事的每个细节,在每一段倒叙后观众会被叙事者的“声音”拉回现在。在影片中最经典的改变叙事顺序的听点,就是男主在抛尸时车滑入湖中及打火机掉入水池里的音响效果的连接,水花声通过一定的特殊效果处理产生的悬疑效果将观众从某一叙事时空中突然拉回到另一个叙事时空中,叙事顺序由此发生了改变。而抛尸时男主听到了环境音响则是另一个叙事转折点,三次叙述中分别被叙事主体解释为鹿发出的声响、目击者发出的声响以及被害男孩的敲打声,由此改变了整个事件的结局走向。而在另一部多重叙事影片《完美的陌生人》中,月食运动的过程是整部影片独特的时间线,在主要叙事线中,七个好朋友相聚一起共进晚餐,共赏月景,因一个“信息共享”游戏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外遇、性取向问题轮番上演,曾经再熟悉不过的几人发现自己其实并不熟悉身边的人。在第一条故事线中,手机作为整部影片的关键点,是矛盾和转折的导火线,而手机铃声则是影片的关键听点。铃声响起表明了即将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引导了叙事的走向。而在结尾时出现的第二条叙事线,则是通过一段忧伤无奈的音乐循环播放来进行叙事时空的跨越。主角们在分崩离析后纷纷离去,只留下两位主人无奈的身影,此时第一叙事时空的现实音响已经被音乐带来的忧伤氛围所替代,画面在音乐中切到窗外的圆月,再回到房子时已经转变了叙事时空,在这一个平行时空里,并没有进行共享游戏,大家也都保守住了自己的秘密,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了。在这部影片中,音乐作为构建多重叙事的听点,使影片在观众的猜想中结束了,这一场游戏或许真实发生过,又或许只是一场臆想,悬疑在故事的最后留给了大家。

三、音乐暗示叙事发展方向

音乐作为无源声音最主要的组成元素,是具有独特风格化的声音元素,在发挥情绪渲染的作用时,音乐以其鲜明的形象特征、起承转合的旋律、多变丰富的节奏变化,不易受到画面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加强画面的自由度,增加影片的悬念感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散叙事空间。在《看不见的客人》中,无论是以男主还是男孩母亲、男孩父亲作为叙事主体,所描述的情节都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主观情感。这些情绪的转变从不同风格的音乐中都能明显感受到。在第一次由男主叙述事情经过时,音乐以较为轻缓的节奏和阴郁的小调旋律组成,传达出的神秘感引导观众进入主人公的叙事时空。而在后面被男孩母亲多次戳穿谎言后,由她来叙述事情真相时,音乐多以快节奏的突然响起的重音和动态变化激烈的宏伟旋律为主,暗示影片即将出现惊人的转折,烘托紧张感和好奇心。不同风格的音乐随着一个又一个悬念的产生和转折慢慢将故事真相循循善诱展现出来。同样地,在《利刃出鞘》中,侦探发现阁楼地毯上的细节证据时,进行了大胆的作案手法的猜测,此时音乐运用了具有悬疑色彩的小调弦乐,旋律不断变化,最后在几个强调性的简短音符中结束猜测,与画面中几个屋内细节的特写相辅相成,把观众留在了悬疑的氛围中。而在影片的最后,杀死哈兰和管家的真相水落石出,嘲讽的情绪通过蓝调爵士音乐缓缓流出,随性流动的钢琴音符配上爵士鼓的声音,展现各怀心事的家族成员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的可笑结局。

四、结语

在不同叙事线的连接和转变中,声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音响以及叙事主体的旁白,能够较为完整地将影片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复杂逻辑直接转换为影像叙事中的语言要素。跳脱于叙事场景下的声音元素通过引起观众的审美注意暗示叙事时空的跳转,保留悬念的同时留下声音的线索,也正是此类多重叙事电影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星辰.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构建功能[J].当代电影,2014(09):158-160.

2.袁梓涵.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的多重叙事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03):114+226.

作者:蒋碧莹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