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电影创作审美特征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电影创作审美特征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电影创作审美特征探究

【摘要】近年来,电影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电影及文献资料,归纳发现儿童电影的感性审美、理性审美、教育审美对于儿童来说有着独特的影响,电影能够以形象化的人物给儿童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使儿童得到教育,因此对儿童电影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电影;美学;感性审美;理性审美;教育审美

随着儿童电影情节的深入,美的声音、美的画面,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入儿童的审美当中。近年来,各类儿童电影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儿童电影的探讨研究却少之又少。当然,这个问题与目前儿童电影的定义还不够清晰有关。本文认为儿童电影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熏陶,自觉接受教育,在其中获得美的享受。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纵观儿童电影的发展,以中国儿童电影为例,虽然影片技术和质量相比过去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虽然有些电影诸如《小猪佩奇过大年》《熊出没》都体现出新时代的风格和理念,在审美上也有着新的表现方式,但是在这个儿童题材无限丰富和延展的世界里,其对于真善美的弘扬,对于电影内容美、形式美的研究,还没有突破局限。

一、儿童电影的感性审美

一部影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屏幕审美,是否有好的画面表现、是否有好的人物造型、是否有丰富的蒙太奇,这些从形式上就能给予观众特别是儿童审美享受。儿童电影对于开发儿童智力,激发儿童创造力、感知力,培养儿童独特的审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儿童电影的重要基础,一个好的人物形象不仅能令儿童印象深刻,而且对引领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确定一部电影的题材时,往往先确定的就是主人公形象,且儿童电影更为独特,它需要从儿童的审美心理出发,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确定儿童心目中的主人公形象。其一定是简单而又有特色的,既包含个性又包含共性。它或许是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也有可能是虚拟的、幻想出来的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形象,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一定有各自的人物特点,具有人物灵魂,又具有较突出的审美与艺术独创性,易于儿童接受。

(二)视象性

视象性更多地体现在科幻、神话电影当中,通过不同的蒙太奇剪辑手法、炫酷的特效带给儿童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能更好地丰富儿童的想象力,通过不同的叙事线索增强儿童的感悟力。一些科幻儿童电影当中,浩瀚无垠的太空能带给儿童不同的审美体验,满足儿童旺盛的求知欲。例如中国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运用切镜头,有着明快的叙事节奏,其中也不乏一些长镜头的使用,因为长镜头比较平稳,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符合儿童的思维惯性;在画面构图和景别使用上,这部影片也诠释得非常好,用不同的视角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感受;音乐方面也具有突出特点,富含京味儿的配乐、中国传统锣鼓的快节奏鼓点,配合着声音特效,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紧张激烈的场景体现得淋漓尽致,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三)色彩性

谈起儿童电影的色彩性,无非就是电影的用光、电影的影调与电影的色彩美学。近些年来,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其色彩饱和度都越来越高,以暖色调为主,更鲜明地表现儿童活泼的特性,也更多地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引导儿童捧腹大笑。绚烂的色彩更易让儿童接受,更易让儿童获得美的享受,更易让儿童加深对色彩的感知,也更易发展儿童的感性思维。电影《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典型的红黄色彩搭配,体现出他机智勇敢的一面,我们可以从色彩当中看出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宝莲灯》中的主人公一直穿着红色的肚兜,体现出鲜明的中国元素。由此可见,不同的颜色体现着不同的个性,而影片中不同颜色的服装、道具、光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欢快温暖的暖色调带给孩子们积极乐观的感受。所以,色彩的运用能够为儿童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符合儿童欣赏习惯。

二、儿童电影的理性审美

儿童电影的理性审美其实也就是儿童电影的智性审美,儿童电影对儿童的创造力、感知力、理解力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儿童电影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分析能力,而幻想性、趣味性等特性,也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由此可见,美育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在产生感性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理性思维的发展,理性审美也由此产生。

(一)情节性

儿童在观看电影时,其视觉、听觉甚至触觉都会受到一定的刺激,使得儿童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儿童也能对丰富的色彩画面与动感的声音产生审美感知,并全面理解故事情节。儿童电影的情节简单,符合儿童的心理与智力发展实际,以美的方式进行呈现,有利于儿童接受。正是这种情节性,使得儿童对情感产生认识,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了解。在《小猪佩奇过大年》中,通过小猪佩奇的动画形象,其实更多讲述的是亲情的故事。同样地,在系列动画片《小猪佩奇》的《香水》一集中,通过佩奇和弟弟做香水的对比,表现出爷爷奶奶对他们无私的关心与爱护,佩奇闻到奶奶的香水好闻,于是自己也做了起来。而佩奇本来是不喜欢弟弟乔治的香水的,后来爷爷奶奶都夸赞弟弟乔治用泥做的香水,佩奇一改之前的想法,与爷爷奶奶弟弟开心地跳起了舞。这种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符合儿童简单的心理的,也能够让儿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故事情节,并与其产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二)趣味性

趣味性在理性审美当中起辅助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趣味性,儿童才移不开眼睛,才能理解故事情节,推动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培养理性思维。以儿童电影《大闹天宫》为例,孙悟空诙谐幽默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令人发笑,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令人震撼,腾云驾雾的本领令人惊奇……其趣味性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儿童喜欢看。从深层次来说,《大闹天宫》中京剧元素的融入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国粹文化,其正义的精神让一个个“小孙悟空”一身正气,故事情节的发展能增强儿童的领悟力与想象力,激发儿童无限的潜力。由此看来,趣味性既要在形式上做好,更要在内容上做好,只有两手都抓,儿童电影的质量才会大大提升,儿童才会通过电影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体验到更多的情感,产生更深刻的审美感受。

(三)幻想性

幻想性之所以被纳入理性审美的范畴,是因为其不仅强调现实生活,更强调在思维层面为学生构筑一个精神世界,这不仅需要依靠儿童的感性想象,更需要儿童发挥理性思维,从而在自己的脑海中塑造形象。在儿童电影当中,有一类专门研究儿童幻想的电影,它是最能够体现儿童天性的影片类型之一。例如电影《玩具总动员》中,所有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并且每个玩具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其实与现实当中小孩儿玩玩具时的特性是相吻合的,这种幻想性反映到电影当中,使玩具具有了生命,并且与主人公产生了情感,希望得到主人公的喜爱。由现实延伸到电影的这种幻想性,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在给玩具编织故事时,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种能力恰恰是建立在美的感受的基础上的,通过美的形式进行传达,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三、儿童电影的教育审美

儿童电影的教育审美在启蒙教育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儿童电影的教育价值与审美特性。在观看儿童电影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在寓教于乐的前提下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且与之产生共鸣,获得审美享受与审美体验,并可以从中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

(一)审美认知

儿童电影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对小到细胞生物、大到宇宙天体的事物进行展现,从而让学生获得认识与感知。例如对于小的细胞生物,我们无法给孩子进行细致的讲解,让他们轻易地理解,刻板的解说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儿童电影就能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可以通过形象的画面,给孩子们直观的感受,让孩子们从心底里发出感叹,并且其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带领孩子们去探索更多的生物奥秘。这种审美认知作用,是积极的、主动的,使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

(二)审美情感

孩子们在观看儿童电影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电影进行情感沟通。在关于艺术起源的说法中,有一种学说叫做表现说,其认为艺术应该起源于人类想要表达情感的冲动,而正是由于情感上的沟通,才能更容易让我们理解更深层次的艺术意蕴。例如儿童电影《小鞋子》就着重表现了儿童的情感,在阿里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对父母的理解关心与追梦的勇气,也可以看到他与妹妹之间的温情互动,这种温情的影片其实最能打动人心。亲情是永恒的,是从人一生下来就环绕周围的,也是孩子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所以,种种类型的儿童电影,可以使孩子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审美情感。

(三)审美娱乐

儿童电影的教育价值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运用的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儿童电影不但能让儿童在接受新知识时保持比较放松的状态,还能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展现影片所要呈现的内容,让儿童积极主动地接受,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家长想要让儿童了解和学习的。所以儿童在观看儿童电影时,能够获得审美享受,感受到快乐。

四、结语

对儿童电影审美特征的研究,对于整个世界儿童电影体系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推动电影的发展,并且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儿童电影拍摄当中,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电影在感性审美、理性审美与教育审美几方面的价值与意义,深化儿童电影情节,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来表现儿童生活,通过对儿童审美心理的积极探索,创作出儿童真正喜欢的电影。

参考文献:

[1]游溪.儿童电影与审美教育——以我国儿童电影为例[J].语文知识,2011,(03):80-82.

[2]宋小青.善良心灵的共鸣——〈小鞋子〉的情感表现[J].电影评介,2009,(11):59.

作者:肖杰 李焕芹 单位:聊城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