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电影创作审美特征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电影创作审美特征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电影创作审美特征探究

【摘要】近年来,电影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电影及文献资料,归纳发现儿童电影的感性审美、理性审美、教育审美对于儿童来说有着独特的影响,电影能够以形象化的人物给儿童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使儿童得到教育,因此对儿童电影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电影;美学;感性审美;理性审美;教育审美

随着儿童电影情节的深入,美的声音、美的画面,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入儿童的审美当中。近年来,各类儿童电影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儿童电影的探讨研究却少之又少。当然,这个问题与目前儿童电影的定义还不够清晰有关。本文认为儿童电影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熏陶,自觉接受教育,在其中获得美的享受。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纵观儿童电影的发展,以中国儿童电影为例,虽然影片技术和质量相比过去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虽然有些电影诸如《小猪佩奇过大年》《熊出没》都体现出新时代的风格和理念,在审美上也有着新的表现方式,但是在这个儿童题材无限丰富和延展的世界里,其对于真善美的弘扬,对于电影内容美、形式美的研究,还没有突破局限。

一、儿童电影的感性审美

一部影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屏幕审美,是否有好的画面表现、是否有好的人物造型、是否有丰富的蒙太奇,这些从形式上就能给予观众特别是儿童审美享受。儿童电影对于开发儿童智力,激发儿童创造力、感知力,培养儿童独特的审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儿童电影的重要基础,一个好的人物形象不仅能令儿童印象深刻,而且对引领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确定一部电影的题材时,往往先确定的就是主人公形象,且儿童电影更为独特,它需要从儿童的审美心理出发,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确定儿童心目中的主人公形象。其一定是简单而又有特色的,既包含个性又包含共性。它或许是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也有可能是虚拟的、幻想出来的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形象,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一定有各自的人物特点,具有人物灵魂,又具有较突出的审美与艺术独创性,易于儿童接受。

(二)视象性

视象性更多地体现在科幻、神话电影当中,通过不同的蒙太奇剪辑手法、炫酷的特效带给儿童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能更好地丰富儿童的想象力,通过不同的叙事线索增强儿童的感悟力。一些科幻儿童电影当中,浩瀚无垠的太空能带给儿童不同的审美体验,满足儿童旺盛的求知欲。例如中国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运用切镜头,有着明快的叙事节奏,其中也不乏一些长镜头的使用,因为长镜头比较平稳,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符合儿童的思维惯性;在画面构图和景别使用上,这部影片也诠释得非常好,用不同的视角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感受;音乐方面也具有突出特点,富含京味儿的配乐、中国传统锣鼓的快节奏鼓点,配合着声音特效,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紧张激烈的场景体现得淋漓尽致,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三)色彩性

谈起儿童电影的色彩性,无非就是电影的用光、电影的影调与电影的色彩美学。近些年来,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其色彩饱和度都越来越高,以暖色调为主,更鲜明地表现儿童活泼的特性,也更多地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引导儿童捧腹大笑。绚烂的色彩更易让儿童接受,更易让儿童获得美的享受,更易让儿童加深对色彩的感知,也更易发展儿童的感性思维。电影《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典型的红黄色彩搭配,体现出他机智勇敢的一面,我们可以从色彩当中看出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宝莲灯》中的主人公一直穿着红色的肚兜,体现出鲜明的中国元素。由此可见,不同的颜色体现着不同的个性,而影片中不同颜色的服装、道具、光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欢快温暖的暖色调带给孩子们积极乐观的感受。所以,色彩的运用能够为儿童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符合儿童欣赏习惯。

二、儿童电影的理性审美

儿童电影的理性审美其实也就是儿童电影的智性审美,儿童电影对儿童的创造力、感知力、理解力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儿童电影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分析能力,而幻想性、趣味性等特性,也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由此可见,美育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在产生感性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理性思维的发展,理性审美也由此产生。

(一)情节性

儿童在观看电影时,其视觉、听觉甚至触觉都会受到一定的刺激,使得儿童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儿童也能对丰富的色彩画面与动感的声音产生审美感知,并全面理解故事情节。儿童电影的情节简单,符合儿童的心理与智力发展实际,以美的方式进行呈现,有利于儿童接受。正是这种情节性,使得儿童对情感产生认识,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了解。在《小猪佩奇过大年》中,通过小猪佩奇的动画形象,其实更多讲述的是亲情的故事。同样地,在系列动画片《小猪佩奇》的《香水》一集中,通过佩奇和弟弟做香水的对比,表现出爷爷奶奶对他们无私的关心与爱护,佩奇闻到奶奶的香水好闻,于是自己也做了起来。而佩奇本来是不喜欢弟弟乔治的香水的,后来爷爷奶奶都夸赞弟弟乔治用泥做的香水,佩奇一改之前的想法,与爷爷奶奶弟弟开心地跳起了舞。这种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符合儿童简单的心理的,也能够让儿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故事情节,并与其产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二)趣味性

趣味性在理性审美当中起辅助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趣味性,儿童才移不开眼睛,才能理解故事情节,推动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培养理性思维。以儿童电影《大闹天宫》为例,孙悟空诙谐幽默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令人发笑,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令人震撼,腾云驾雾的本领令人惊奇……其趣味性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儿童喜欢看。从深层次来说,《大闹天宫》中京剧元素的融入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国粹文化,其正义的精神让一个个“小孙悟空”一身正气,故事情节的发展能增强儿童的领悟力与想象力,激发儿童无限的潜力。由此看来,趣味性既要在形式上做好,更要在内容上做好,只有两手都抓,儿童电影的质量才会大大提升,儿童才会通过电影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体验到更多的情感,产生更深刻的审美感受。

(三)幻想性

幻想性之所以被纳入理性审美的范畴,是因为其不仅强调现实生活,更强调在思维层面为学生构筑一个精神世界,这不仅需要依靠儿童的感性想象,更需要儿童发挥理性思维,从而在自己的脑海中塑造形象。在儿童电影当中,有一类专门研究儿童幻想的电影,它是最能够体现儿童天性的影片类型之一。例如电影《玩具总动员》中,所有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并且每个玩具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其实与现实当中小孩儿玩玩具时的特性是相吻合的,这种幻想性反映到电影当中,使玩具具有了生命,并且与主人公产生了情感,希望得到主人公的喜爱。由现实延伸到电影的这种幻想性,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在给玩具编织故事时,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种能力恰恰是建立在美的感受的基础上的,通过美的形式进行传达,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三、儿童电影的教育审美

儿童电影的教育审美在启蒙教育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儿童电影的教育价值与审美特性。在观看儿童电影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在寓教于乐的前提下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且与之产生共鸣,获得审美享受与审美体验,并可以从中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

(一)审美认知

儿童电影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对小到细胞生物、大到宇宙天体的事物进行展现,从而让学生获得认识与感知。例如对于小的细胞生物,我们无法给孩子进行细致的讲解,让他们轻易地理解,刻板的解说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儿童电影就能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可以通过形象的画面,给孩子们直观的感受,让孩子们从心底里发出感叹,并且其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带领孩子们去探索更多的生物奥秘。这种审美认知作用,是积极的、主动的,使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

(二)审美情感

孩子们在观看儿童电影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电影进行情感沟通。在关于艺术起源的说法中,有一种学说叫做表现说,其认为艺术应该起源于人类想要表达情感的冲动,而正是由于情感上的沟通,才能更容易让我们理解更深层次的艺术意蕴。例如儿童电影《小鞋子》就着重表现了儿童的情感,在阿里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对父母的理解关心与追梦的勇气,也可以看到他与妹妹之间的温情互动,这种温情的影片其实最能打动人心。亲情是永恒的,是从人一生下来就环绕周围的,也是孩子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所以,种种类型的儿童电影,可以使孩子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审美情感。

(三)审美娱乐

儿童电影的教育价值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运用的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儿童电影不但能让儿童在接受新知识时保持比较放松的状态,还能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展现影片所要呈现的内容,让儿童积极主动地接受,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家长想要让儿童了解和学习的。所以儿童在观看儿童电影时,能够获得审美享受,感受到快乐。

四、结语

对儿童电影审美特征的研究,对于整个世界儿童电影体系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推动电影的发展,并且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儿童电影拍摄当中,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电影在感性审美、理性审美与教育审美几方面的价值与意义,深化儿童电影情节,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来表现儿童生活,通过对儿童审美心理的积极探索,创作出儿童真正喜欢的电影。

参考文献:

[1]游溪.儿童电影与审美教育——以我国儿童电影为例[J].语文知识,2011,(03):80-82.

[2]宋小青.善良心灵的共鸣——〈小鞋子〉的情感表现[J].电影评介,2009,(11):59.

作者:肖杰 李焕芹 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