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初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青少年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教师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的传递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期学生德育和智育齐头并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以此为理论指导,2016年9月我国进一步制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相应的制定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可见对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仅仅是冰山一角.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本身承担着育人的功能,需要肩负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在授课过程中就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实现由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据此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一节,制定的德育目标包括乐于探究和合作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安全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
1创设情境,提出科学问题
播放C919起飞视频,指出C919最大起飞质量72.5吨,从而提出“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的问题.飞机加速滑行达到一定速度才能升空,所以流动的空气产生升力.但空气流动起来就一定能产生升力吗?演示模拟风洞实验:如图1,气流吹向飞机模型,飞机模型上下倒置,不能升空.实验结果表明流速不同可能会导致压强不同.由此提出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关吗?【设计意图】:以国产大飞机C919起飞引入,紧密切题,同时又联系时事,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了解到我国拥有C919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C919在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等方面有102项技术攻关,学生体会到了祖国民航技术的先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发了爱国情怀.飞机运动和力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风洞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变量分析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界、实验现象归纳物理问题的能力,养成乐于探索物理道理的习惯.
2探究验证,培养科学品质探究实验
1:利用带凹槽的水平轨道、两个乒乓球、吸管等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3,学生用吸管向放在水平轨道上的两个乒乓球之间吹气,观察到乒乓球相互靠近.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液体有类似的规律吗?需要进一步探究.探究实验2:利用水槽和水、穿有细线的两艘小船、带胶皮管的矿泉水瓶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与第一个实验中的轨道作用相同,穿在小船上的细线只让小船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当向两艘小船之间挤水时,小船相互靠近.同理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总结两个探究实验得到“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需要进一步验证.验证实验:教师用液体压强与流速演示仪演示.实验现象验证了“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结论.【设计意图】: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估等环节,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猜想才是正确的,而实验检验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和设计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比如在两个探究实验中如何制造流速不同的环境?如何控制球和小船只在流速不同导致的压力差下运动而限制其它因素导致的运动?看不见的压强如何转化为容易观察的现象?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不仅探究了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而且设计了实验验证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分组实验及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观点,乐于合作的个性品格[1].
3学以致用,进行安全教育
为什么奥林匹克号海难会发生?借助流线分析两船之间水流速大压强小,两船受到指向对方的压力从而相撞造成海难.同样的道理,人如果靠近疾驶的船只可能会被“吸”上去,所以游泳时应该远离行驶中的船只.火车或地铁进站时,车体附近的空气被带动,压强变小,人如果离车体太近也会被“吸”上去,所以候车时应该站在安全线之外.飞机为什么能上天?飞机机翼形状上凸下平,飞机上方空气流动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所以飞机受到向上的压力差即升力,当升力大于飞机重力时飞机就起飞了.【设计意图】:通过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这一结论分析奥林匹克号海难、飞机为什么能上天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体验科学规律的实际意义.体会地铁火车站安全线的必要性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学生养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体现物理学科紧密结合实际,引领科技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看到飞机上天,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升力存在的条件,再利用探究结论来解释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由实践到理论然后再实践的认识论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了解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飞机发展史》了解到飞机的仿生学原理,迸发了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树立科学无止境的意识.从莱特兄弟开始人类实现飞上蓝天的梦想,到飞机的发动机、材料长足进步,飞机的发展凝聚着众多科学家的艰辛付出.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学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熏陶.我国的民航发展水平又如何呢?学生通过视频《中国民航发展史》了解到我国民航从一开始依靠进口、后来前苏联援助到现在经历波折独立研发的艰辛历程,学生意识到必须独立自主、科技兴国才能生存,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极大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学生还就C919的发动机不是国产的,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飞机等发表评论,学生意识到我国的民航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触发了为祖国发展而努力的责任感.冯如坚定回国发展,为祖国民航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事迹更是为我们树立了爱国的榜样[2].
5教学反思,重视德育教育
物理学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往往是将德育教育隐含在具体的探究以及学习过程当中,通过对于物理规律的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的方法和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并且通过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乐于交流,敢于质疑等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同时物理学科紧密联系世界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等品质.教育是全面育人,育人的关键是德育教育[3],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学资源,把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每一节课开始,从小处着眼,润物细无声,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开勇.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1):8-9.
[3]陈昱扬.“理”亦载“道”———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的一些体会[J].物理教师,1992(09):1-2.
作者:田晓娜 田成良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