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提要】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我国部分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弊端亟待解决,其中,应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便是高职德育教育者迫在眉睫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大思政背景下加强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展开深入研究,为其提供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高职德育教育
一、引言
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全新推出,对我国高职德育教育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主要是改革德育教育模式,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因此,如何进一步实现大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德育教育者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大思政教育与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内涵
(一)大思政教育内涵
大思政教育与传统高职德育教育不同,它要求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以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为主要目的,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大思政教育强调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确保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统一开展,要求德育教育师资队伍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和稳定型来构建。同时,传统高职德育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将理论课与思政工作分开,不能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而大思政教育则是要求高职德育教育要与理论专业课教学有效融合,确保德育教育渗透到校园、课堂的各个角落,要以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展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由此可见,大思政教育与传统高职德育教育相比,更符合德育教育开展的需求,以及对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育人要求。
(二)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内涵
高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德育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对高职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效果以及对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还包括德育教育开展的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一共分为三点,分别为德育效率、德育效益、德育效果。而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则是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全员、全方位、全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其一是要求高职德育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以高职大学生为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注重德育教育效果。其二是要求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以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为主要教学目标,时刻关注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规范高职大学生个人行为和思想理念。使高职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完全渗透、内化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当中,促进大学生自身德育品质的提高。其三是要求高职德育教育者要从学生思想特点为基准,依据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合理选择德育教育方式,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教育资源。要全面规划高职理论专业课与德育课的统一,确保大学生从刚步入高职一直到步入社会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德育教育,注重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三、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现状
(一)高职德育教育获得的成果
近年来,高职德育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素质得到持续提高,一方面是大学生群体坚定自身政治立场,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在不断提高。其一,因我国高职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长期受德育教育所熏陶,使其自身的思想素质获得有效提高。比如,在面对需要处理的一些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时,部分大学生所秉承的思想观念是正当索取、积极奉献,还有部分大学生所秉承的思想观念则是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多数是呈积极向上趋势的。其二,体现在我国多数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度认可的,并具备较高的爱国精神和政治热情。比如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如汶川大地震、新疆7.5事件时,大学生会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并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主人翁精神。其三,体现在当前一些大学生群体会积极组织参与公益志愿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保持乐于助人的无私精神,保持自身的道德修养,确保自身不会出现不良行为。
(二)高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德育教育方法陈旧,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另一方面是德育教育所获得的教学效率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第三方面则是德育教育效率与高职所期望的教育效率存在差距。究其原因,其一是部分高职在制定德育教育内容和选择德育教育方式时,因自身教育观较传统、保守,使其难以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需求,并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发展诉求。其二,高职大学生因自身性格、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品德要素不统一,存在个性差异较大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会存在一些道德判断模糊、道德认知模糊、道德选择不统一的问题。其三,虽然部分高职着重强调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但却并未真正重视德育教育效果,缺乏制定统一的领导规划,也并未挖掘有效的德育教育资源去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导致高职德育教育效率并不高。
四、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增强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落实德育教育主体
首先,高职德育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学生做为德育教育开展的主体,时刻关心学生发展,使高职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以有效发挥。同时,大思政背景下高职德育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勇于打破常规,重新构建和调整德育教育理念与德育教育方法。在此过程中,高职德育教育者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中构建德育教育平台,在此平台中设置德育教育反馈网页,鼓励高职大学生到此网页中进行匿名制、实名制留言,发表自己对德育教育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之后,高职德育教育者在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有效调整、改进,确保德育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方式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受大学生欢迎。此外,高职德育教育者还应时刻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及个性诉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保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能与时代接轨,以此来实现德育教育工作满足社会和大学生发展的双向需求。
(二)践行德育教育优先
首先,相关高职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重新构建和规划德育教育领导机制,确保高职全员亲自参与德育工作当中,进一步形成大思政教育理念中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工作机制。同时,高职德育教育者在实际过程中要秉承“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要做到关注学生思想状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理解学生发展诉求。其次,相关高职可通过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改进德育教育设备和德育教育条件,为大思政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效手段支持。此外,相关高职应全面优化德育教育环境,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德育教育理念逐一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此过程中,高职德育教育者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校园板报、校园广播等定期宣传德育教育理念,以此来实现德育教育为先的工作理念。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心学生实际发展诉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同时,还应进一步践行高职德育教育“以德育教育优先”的工作理念,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校园、教室的各个角落当中,并带动高职全员参与德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早一步实现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杨定2014《“大思政”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德育时效性分析》,《学理论》第16期。
张宾州2017《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德育管理改革思考》,《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6期。
周嘉鸿2017《“大思政”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探究》,《科技经济导刊》第25期。
孙明丽、唐少勋2019《“大思政”格局下的吉林省涉农高职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吉林农业》第12期。
作者:侯卿 单位:武威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