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研究

教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更要培育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促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阅读欣赏能力作为一种基础能力,需要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多个细节中渗透培育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教学目标,确保阅读欣赏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多有效的辅助。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并且深入探讨阅读能力的价值,提出有效培育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策略。

一、阅读欣赏能力简述及其重要性

(一)阅读欣赏能力简述

阅读鉴赏是指学生需要通过对文字的欣赏来获得欣赏的效果,感受文字内涵、作家思维、文字手法、语言运用等,继而进行理解和模仿的学习过程。而提升读书鉴赏,其实质就是通过持续欣赏不同题材的文字,来提升语言和写作技能。学生也可以在书籍中获得认识,所以书籍鉴赏应是学生生活中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另外,读书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可使其写作技能也得到提升。同时,合理地读书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并对人生观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辅助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现阶段学校语文教师过分强调小学的语文成绩,从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基本重要性,导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比过少。并且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仅通过复读的方式进行阅读,不仅无法培养小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还导致学生认为阅读教学过于枯燥,进而产生了抵触、厌烦等错误心态,不利于教师进行后续的阅读教学。良好的语言阅读欣赏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与学生阅读的文字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得到更丰富的情感体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国学文化素质,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日后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点,也能逐步形成综合素质。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不知道怎么阅读、不知道运用何种方式去阅读、难以获得阅读的正确思路这样的问题,而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教师会对每一篇课文进行精讲和分析。长此以往,学生既无法感受文章写作的巧妙之处、体会文章的内涵,又无法形成阅读欣赏能力,进而影响阅读兴趣。学生只会在单一、重复的阅读教学当中完成阅读学习,却无法真正接受阅读教学的辅助、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和知识视野的拓展。除此之外,语文阅读欣赏教学当中应试教育理念也对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部分教师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时着重注意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现场教学的重要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让学生死记硬背每一篇课文的内容含义。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完全发挥出文章的实际价值,也不能为学生提供欣赏阅读的空间,一方面,会限制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时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阅读能力而难以理解题意,影响其学习效果。并且,在出现此情况之后,即使学生步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是存在一定整改空间的,只有真正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价值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经常阅读的学生要比阅读较少的学生在文学知识方面有更深入的认知。并且,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欣赏教学,更利于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文本的实际内涵,并且接受所阅读文本中所抒发的教育意义。这对增强学生文学素养来说,将会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时,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不可忽视。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讲,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自主阅读、认真阅读、保持浓厚的兴趣进行阅读,则是教学的一大难题。可以说,即使一篇文章具有再高的价值,其中文学形象再美,假如学生不愿意主动阅读、缺乏阅读的兴趣,也无法体现出文章的宝贵之处。而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欣赏教学,则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欣赏文章的独特魅力,体会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奇妙之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感知到阅读的乐趣,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设计的文章都有着其自身的价值,而教师主要负责围绕着教材传递语文知识,培育学生独立写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丰富其人格,形成多方面素养。而通过展开阅读欣赏教学,则能培育学生获得爱美的情趣,形成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意志品格。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培养,学习起来也更加轻松,更容易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进行详细指导,那么学生就只能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接受知识,这样自然难以发挥学生的个性。而欣赏阅读教学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文章,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欣赏教学中的身份同为欣赏者,但是却因为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等多方面有所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就避免了语文答案出现一致性、标准化的状态。教师和学生不必再局限于同一种思维模式,而是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一方面,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四、小学语文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这主要是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导致的。首先,从学生的个人角度来讲,他们对阅读始终保持着错误的认知,认为阅读乏味无趣,只是简单地观看一遍文章就算完成了阅读。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课堂过于严肃,很难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空间,因此会打压学生的表达热情,长此以往,学生对阅读学习会缺乏兴趣。所以考虑到以上情况,教师在设计教学课堂时便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体会到其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解《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结合课文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比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呀?大家听说过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吗?有哪位同学可以给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回忆是否了解过这个故事。由于《女娲补天》这个故事是我国比较经典的神话故事,所以很多学生都听过这个故事,在教师提问之后,学生便会踊跃发言,想要为教师讲这个故事。当学生讲完故事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对学生进行赞赏,以此来调动其他学生的发言欲望。接下来,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分析文章,对文章中讲述的女娲补天过程进行深入探究,细化每一段的描写手法、创作思路,让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女娲补天的相关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叹文学创作的奇妙之处,这样既达到了阅读鉴赏的效果,又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适时代入有效指导,培育学生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和欣赏,对于年龄较小、阅读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想要完全实现阅读欣赏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实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把控好指导的节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欣赏的方式,以此来逐步培育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实际上,阅读文章有构成美、旋律美等,一个个汉字组合而成的作品能给人以美的感觉,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领悟教材所要表述的心境,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首先,教师要搭建良好的阅读教学情境,让学生处于此情境中,积极地投入对文章的阅读中。并且,创设情境也更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溜号的情况。其次,结合所要阅读的课文,教师要调整好指导的方式,细化指导的过程,让学生有序展开阅读欣赏学习活动。例如,在讲解到《珍珠鸟》这篇课文时,结合课文的主题和内容,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关于珍珠鸟的相关视频,以此来营造情境。接下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鸟?这些鸟的外形有着什么特征?为什么这些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近距离接触过这些鸟吗?这样通过教学情境,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投入回忆当中,分析自己在生活中与鸟儿之间是否存在互动,接下来便会积极地投入文章的阅读中。通过阅读,学生也可以自主分析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感知文章的思想,并且品味文章作者在写作文章时运用到的手法和语言。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自然能够降低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也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三)革新语文教学形式,充分发掘文章价值

 在培育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文章、欣赏文章的有效技巧,让学生慢慢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能够独立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和欣赏。在这样的课外阅读中,学生也会一边阅读一边感知读物的实际内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尝试着革新语文教学形式,采用适合学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来调整语文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教学。对比分析法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研究,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找到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养成对比分析的习惯,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采用此种方法深入探究文章的实际内涵。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鲁迅和儿时玩伴闰土的一些小故事,文章中两名人物的角色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强烈的对比性,一个是知道极多奇闻逸事、自由自在的乡下少年,一个则是不谙世事的少爷。教师则可以紧抓这一点组织学生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角色特点之后,学生可以感受到尽管少爷出身富贵,但是却缺少快乐的童年,而乡下少年虽然家境清贫,却有着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由此也能体会到本篇文章前半部分的中心思想。在这样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也会尝试着以这样的方式去欣赏文章。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奇妙之处,更容易对文章产生欣赏的欲望,从而逐步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打造审美独特舞台,推动赏美与评价美

在进行阅读欣赏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举办审美交流活动,让学生欣赏美、评价美、创造良好的舞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品读语句就是欣赏美与创作美,在阅读中品鉴语句,而语句的优美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在以往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对优美语句进行赞美,然后进行欣赏和创造,但并不擅长引导学生发现优美的语句,也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很好地感受语句美好。在中学语文阅读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核心素养,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大胆地评价和表达,而不是把美感藏在心里。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欣赏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审美活动的呢?

首先,教师要开展开放式的欣赏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自由活动,积极地进行欣赏和评论。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设置观看任务,以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欣赏和评论。然后,教师可提供多篇课本给学生进行欣赏,或要求学生提出对自己的审美评价意见。在比较审美鉴赏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进行评论,也可以彼此共享看法,以增强对审美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美的创新”是建立在感知美、了解美、感受美等基本之上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审美创意开展课外实践性活动课。其中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包括依托作文创造的创作实践活动课,以及依托语文阅读教育的审美创新等。“创作”是对创作理念实施的完美落实,要训练学生的艺术和审美创造才能,教师就要自觉地创作实践活动课。首先,教师可开展“读后作文”教学实践活动课。当学生在观赏了一段美的文字,对文中的语句、情感等内容有了更深的感受之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进行读后作文,从而使学生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字作品,这是培养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的可行途径。

其次,根据语文课程要求进行审美创作教学活动。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形成了阅读欣赏能力,才能确保充分发挥出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价值,让学生在阅读欣赏文章的同时奠定坚实的阅读和写作基础,为学生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好语文教学方案的诸多细节,为学生搭建一个培育阅读欣赏能力的有效空间,在实现此教学目标的同时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作者:马永觉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