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以人为本教育构建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以人为本教育构建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以人为本教育构建思路

一、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探析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和谐,我国春秋时期就有过“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西方也有对“理想国”、“乌托邦”等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这些理想和追求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在我国“四书五经”之中多有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周易》的天人合一论,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道法自然”。老子强调天、地、人三者的发展,应当是和谐发展。近代以来,一些中外教育家和学者的思想和论述中,也都蕴涵着对实现和谐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如我国清末学者王国维认为,教育要培养“完全之人物”,他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可分为三部分,智育、德育、美育是也三者并行而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之以身体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①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世界观教育属于实体世界、美感教育亦称美育)以及“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使诸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谐发展;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些教育思想其中都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和谐的思想。西方一些著名教育家也提倡教育应该和谐发展。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试图通过教育让所有的人获得广泛而全面的知识,并使人们的智慧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从而促使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和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和谐教育思想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在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的发展意味着人显示为: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这可以说是他对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的内涵最全面的阐释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容十分丰富。首先,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与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其次是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才是完整的、全面的发展,因此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全面发展自己的权利。再次,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必须保持协调一致,每个人都是从事社会活动的社会现实人,个人的发展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深刻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践。马克思还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这应成为贯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施全面育人的方针。1957年,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诸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不能分离的,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是统一的。对于“和谐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待于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阐释。笔者认为,和谐教育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是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人发展需求相和谐的教育。不仅体现为教育系统自身的和谐,也体现为教育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和谐,也是学科之间的和谐;是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某一时期的和谐,也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教与学的和谐,也是人际之间的和谐等等。和谐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推动素质教育以及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实现和谐教育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实现和谐教育,从根本上应该着眼于人。“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③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质,开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人享受良好的教育,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和人的尊严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④就教育的目的和本质而言,教育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既是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出发点,又是其归宿,教育使学生成为独特、完善的人,是所要成为的人,是个性张扬、特点鲜明的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应体现为:首先,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长期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忽视社会实践、重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共性忽视个性,使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压抑了兴趣和个性特长的张扬,这是一种不和谐的教育现象,也与我国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除了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外,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成为与“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把学校教育的价值观聚集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上。新课程鼓励学生合作与交往。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合作交流,呈现良好的课堂生态和课程文化。其次,要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有学者认为,工业时代的特征是共性化、统一化,而信息时代的特征是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学理论认为,个性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发展个性,是要在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1972年)的报告中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将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因此,教育要注重充分发挥促进人的个性化功能。目前,促进教育的个性化成为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因为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张扬,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也是教育对人的关怀。再次,要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体,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健全的人格、精湛的业务水平和过硬的教育教学艺术水平,成为学生的榜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描述教师的价值: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因此,教师在实现教育和谐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既要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也要引导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交流、分享以及展示自我的机会,目前应支持和倡导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使更多的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反思型、研究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

三、和谐教育的实现路径

建设和谐教育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其主要途径应为:首先,要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体现教育公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和校际之间的差距,成为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从东西差距来看,西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比全国低1.3年,比东部地区低2.09年。从城乡对比来看,近年来全国预算教育经费约60%用于义务教育,其中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只有35%左右。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目前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许多国家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机会均等”。在我国,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的主要着力点应体现为:树立公平的教育观念,切实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大力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关注弱势群体,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要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让学生享受相对平等的教育资源,如可采取加强师资的合理流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举措予以保障。其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和谐教育,必须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语)。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再次,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学校是教育展开的重要场所,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它连接着社会与家庭,连接着学生的过去与未来。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管理模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和谐关系以及和谐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和紧密结合,形成全面和谐的教育发展观、民主融洽的师生观、“五育”并举的育人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一是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和谐的前提。学校是社会的子细胞,社会环境对学校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和谐的教育环境是社会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一方面,青少年是正在成长的人,社会环境对他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要注重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和净化;另一方面,要促进课堂与社会的结合,让青少年走向大自然,走向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和体验中接受教育,磨练意志,锻炼成长。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努力做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和谐的教育环境还应该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

二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校教育和谐的重要基础。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教育活动。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交流、互动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师生间民主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相互包容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前提,协商对话是和谐师生关系主要的交往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不再以“长者”、“权威者”、“传道者”身份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路人。新型的师生关系也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共同发展。

三是有效的学校管理是促进学校教育和谐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有效的管理是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是不断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管理。校长应该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公正的做人品质、深切的人文关怀、突出的创新能力、完善的人格魅力,使学校在办学思想上,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要求,科学、整体设计和安排课程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保证教育节奏与学生发展节律和谐共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发展;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育评价上,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倡激励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不但要注重评价对象的过去,更要着眼于评价对象的现在和未来。

总而言之,促进教育的和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谐教育的实现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实践,把和谐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促进教育的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