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德育因人而异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德育因人而异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德育因人而异教育研究

一、因人而异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从家庭状况、学习态度、思想品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只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对症下药。贪玩、好动、逆反是大多数孩子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容易塑造。根据这些特点,社会、学校、家长、教师要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启发诱导,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增加才干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成绩优良、个性良好、爱好广泛、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的一代新人。每个学生的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家庭状况等情况各不相同,他们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有的通过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尊自荣,有的通过制度约束会使他们走上正轨,有的通过尝试挑战会使他们养成顽强拼搏、勇于面对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有的喜欢和老师谈心为他们指点迷津。总之,只要教师根据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要教师多了解一些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和平共处,针对学生内在的品格,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达到德育目标,才能收到最佳的德育效果。

二、因人而异抓好德育的策略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而学校的精神面貌则体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上。德育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德育抓得好,整个校园到处就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很高,相反德育抓的不好,学校学生精神涣散,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提高成绩也是天方夜谭。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个人认为:抓德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

(一)分阶段

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五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这些内容具有深浅不同层次。不同的年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接受教育时,就不能同步。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分年级来进行。

1、低年级侧重于五爱教育

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和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德育。在对小学低年级道德教育中,应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即“五爱”这一基本要求去实施教育,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否则,道德教育将无法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由于社会上“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严重泛滥,拜金主义充斥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学校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十分必要。如音乐教师在教唱《爱劳动》歌曲时,让同学们先观看多媒体画面的演示,然后共同探讨:青蛙是怎样劳动的?蜜蜂是怎样劳动的?进而想一想生活中妈妈是如何做家务的?让孩子分组即兴表演小品<妈妈劳动的情景>。最后师生共同分享:我今后应该怎样做呢?通过观看、讨论、表演活动体验,孩子的身心得到净化,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时,教师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孩子们讨论,启发孩子懂得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中年级侧重于集体主义

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缺乏主人翁意识。如:放学后窗户没人主动关窗户,白天开灯没人随手关掉,班级桌椅出现故障不能主动维修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主题班会,会上孩子们对“小事该不该管”争论的面红耳赤,辩论过程中,同学们还列举身边发生的小事酿成大悲剧的事例,孩子从中受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集体主义观念是潜移默化支配集体成员行为和集体生活的一种重要力量。在玩《火车开了》这个游戏时,我让班长扮演火车司机,其他同学扮演客人,边唱边玩,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我一看由于前面的同学太快,后面的同学跟不上掉队了,这个时候该怎样教育呢?我马上暂停游戏,让同学们看看你最好的朋友掉队了怎么办?如果这样的速度开一天,会不会有人失踪呢?孩子们一听,马上慌了,随后建议司机慢点,照顾一下掉队的同学。我问孩子为什么要照顾后面的同学呢?他们都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孩子认识到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想到别人,一个人的快乐并不是快乐,大家快乐才最快乐。

3、高年级侧重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包括: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实践是真理试金石的哲学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是不断发展的规律。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点拨,恰当引领。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如:在数学教学中,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冲击,提高、升华时,学生的旧知识不能满足新知识的需要而发生矛盾时,可适时进行矛盾转化思想的教育。譬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出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22÷14,学生很快地计算出结果,并说出了计算法则,然后教师再出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3.22÷0.14,这时学生原有的知识已不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了。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当前问题,即把0.14转化为14来计算。此外,教师还可联系列学习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看作整数乘法来计算的方法,从而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规律的理解。

4、针对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法律教育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教育。每周开设一节法制教育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学生学好法律知识。学校可请法制专家或公检法执法人员定期进行主题讲座,有目的地对全体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利用学校的板报、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法制教育内容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建立法制教育辅导站,帮助学生解决有关法制方面的问题。社会要多出版一些有利于学生法制教育的书刊、影视等,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分层次

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可以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学校教育真正体现为不同的人在不同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真正体现为品格意志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德育内容的选定、德育途径及方法的选择和具体运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影响着他的接受程度,影响他的道德养成。德育教育也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切记不顾学生的水平高低,采取“一刀切”,这就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对他的品德要求也要高。对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则要低起点、低要求,耐心教育。如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利于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形成坚强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多途径

德育教育的形式不要过于单一,不能只局限于品德课,应该把它放在各科教学中去渗透。比如语文课上,在《的睡衣》一文中,就要教育学生在经济繁荣的今天,也不能丢掉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术课上,当教学山水画时就可教育学生要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音乐课上接唱红色歌曲,缅怀革命英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除此而外,在平时的谈话中,因事而论,也可进行德育。再有教师可以借助重大节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如:借助“三八”妇女节,开展“我爱妈妈”系列主题活动;结合重阳节,开展慰问敬老院活动;结合教师节,开展“感谢老师”主题活动;结合国庆节,开展“我爱祖国”主题活动;结合感恩节,开展感恩教育大行动;结合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烈士活动;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果实”活动。

(四)抓师德

师德是教师之魂,要为人师表首先需以德服人。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培训,定期组织政治学习、师德演讲比赛、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落实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到主题明确、时间保证、记录完整。例如: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事迹,观看电影纪录片等,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坚定了为崇高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信念,增进了老师们的“踏踏实实做实事,勤勤恳恳为教育”的服务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意义深远。它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为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特别认识到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