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提高思政教育中心理学的意义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作者:张介平 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围绕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一命题,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近年来,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验,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许多经验与成果。本文选取了心理学这这一特殊角度,对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积极作用,作一探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动因,总是由其心理需求决定的。当今社会,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均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造成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已不同于以往时期,因而其心理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满足大学生的这种多元需求,才能激发其学习动力,促进其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乐学”,自觉地将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内化为自己的基本素质。
一、从接受心理学角度探析——尊重学生的自觉选择
毋庸讳言,接受心理学是近年来颇受媒体、教育、商界等领域关注的新兴学科,其中诸多理论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有直接指导作用。所谓接受心理,即“指对一个特定或非特定人群进行宣传,影响其心理活动或变化。”接受心理学强调:当今时代,以受众为中心,已经取代以传者为中心。受众不是消极的“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即“受众本位意识论。”过去传统的“枪弹论”、“强效果论”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德国学者施拉姆非常风趣地说:“受众参与自助餐厅就餐,吃什么,吃多少,全在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伊丽莎白•纽曼则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受众模式,即受众者看似被动(沉默),实则在潜意识中已逐渐积累起接受习惯,并由此主动去选择自己所需信息。经过研究,专家们发现,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呈现出如下心理特点:即选择性心理、遵从性心理、求新性心理、移情性心理和表现性心理等。其中,选择性心理既是其他几种心理的前提,又是其核心要素。上述讨论,给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个特别的心理指向:即我们在传输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接受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要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换言之,我们只有首先唤起大学生的内心“自觉”,他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寻求、选择认为对他有利的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记忆深刻的知识。离开了大学生的这种“自觉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便将是一句空话。
当然,有人或许会对此发出诘难:这种“自助餐”式的自觉选择,难道不与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灌输”原则相悖吗?因为,列宁曾一再强调:人们“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让大学生在“散漫式”的自由选择中去学习,不会更助长其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去接受其他信息吗?这种诘问,正好切中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弊。长期以来,我们正是太过于强调“灌输”原则,而忽略了大学生作为受众主体的“本位意识”,因而无法唤起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需求”,大学生也不可能生发出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强烈渴求的心理动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苍白乏力,也就成为必然。换言之,要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要学”、“乐学”的心里愿意,首先便是要还大学生的受众主体地位,紧紧扣住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遵从性心理、求新性心理和表现性心理等,深入开掘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中能满足这些心理特点的东西,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开辟出一条颇具生命力的通道。
二、从认知心理学要求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与接受心理学一样,认知心理学是近一时期发展迅速,而且日益受到各界重视的一门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所提供的理论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亦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首先,自主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主要特点和内在动力(即人类认知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自主认知并由此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在人们获得知识时具有重大作用。其次,人们的认知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认知者将知识内化,这种内化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它还“主张直接的生活经验,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即认知者外显的行为,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最后,它强调人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各种心理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即人们的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认知心理学的上述原理,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符合其认知过程的相应要求,才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必须要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吻合,要遵循其认知特点与规律,才能收到实效对此,专家学者们作出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认知过程,就好比植物的一个生长过程,这一生长过程,有着它自身的生长规律,我们可将此称为植物生长学(或曰“大学生认知生长学”)。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传授过程,就好比对植物的一个栽培过程,这一栽培过程也有着它的特定要求与规范,我们可将此称为植物栽培学(或曰“教师教学栽培学”)。现在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才能让植物生长得好呢?显然,它是教师的教(栽培)与学生的学(生长)二者的有机结合的产物。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则不无遗憾地看到,不少教师尽管非常刻苦、勤奋、认真、执着的进行着教学,但收获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些教师的教学游离于学生认知(生长)规律之外,不该浇水的时候,他来一场“倾盆大雨”,不该施药杀虫的时候,他猛下杀手,狂施重药。学生非得其益,反受其害,甚至造成逆反。长此以往,其教学何以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的自主探索,自主创造,激发其强烈的自主参与的心理动因,才能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认知心理学非常强调人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认知结构的完成,是通过认知者的自我组织即自主学习来实现的。这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均必须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组织,即自主学习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量与度,决定着其参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热情的高与低,决定着其自主探索、自我创造水平的高与低,从而最终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信息被大学生按受的质量水平。直言之,从心理动因角度而言,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教学中如何设定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如课堂讨论,学生宣讲等形式)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师必须认真准备,花功夫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考量——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社会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动力,而动机(motive或motivation)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同时,人的“动机总是要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
(一)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多元需求及其具体表现在动机理论的研究中,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论早已为学界所熟知,他所划出的人的生理需要;安全与保障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等等,具有普适的意义。对我们研究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有其特殊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生之所以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学业的需要,即通过学习拿到毕业文凭的需要。这一需要带有外在的强制性。因为,在我国任何高等院校均作了硬性规定,政治理论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将影响其毕业,甚至影响其就业。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即表现为“要我学”,或曰不得不学。其次,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是,除此之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有着其他的需要。从某种角度讲,这些需要是发自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比如,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考虑实惠、实际、实用,即对他未来的生活、工作、成长、发展有无直接作用的需要。再比如,他在课堂上学习这门课时,他的各种感官(视、听、触等多通道)所获得的愉悦与美感(此专题后详述)的需要等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求的多元性。毫无疑问,由于中国高等院校由其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必须服从执政党的意志所决定,因而,其教学形式首先表现为“灌输型”教学。如前所述,这是无可厚非的,应该一如既往坚持的。但坚持“灌输”原则与满足大学生多元需求,并由此从内心深处激发其学习动力,二者并不矛盾,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另一方面则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多元需求,联系其实际需要。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四、从审美心理学的原理体验——唤起学生的深层动力
马克思早就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高尔基则意味深长的讲道,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换言之,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本质特征。正是人类的这一本质特征,推动着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螺旋式递进,缔造着人类无比辉煌的历史。
(一)每一位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均潜含着相应的审美期待,这种审美期待可转换为其学习的深层动力对此,我们可远溯到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去,感悟一下先哲们的无比深邃的教育理念。孔子著名的教育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已为我国广大教师反复吟诵并随时引用。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并不是所有教师均能感悟的。专家们提出:所谓“知之者”,即指学习者为了符合社会的需要,对学业重要性有了明确认识,勤奋而坚毅地学习,所收到的一定效果或达到的一种境界。所谓“好之者”,即指学习者在达到“知者不惑”境界后,主体经过理性选择,所产生出的某种内在的自觉的学习情感(兴趣、好奇、自愿等),从而形成主体较为强烈的“自我”学习的情绪、动力与心境。而所谓“乐之者”,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后所达到的一种完美境界,“是在更高层次上,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深刻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愉悦,它包含着更深宏的对事业的献身感,对理想的追求感,对成功的喜悦感,对创造的幸福感,因而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更巨大的更持久的推动力。”上述理念告诉我们,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通过自身富于艺术特色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审美感受,进而让其进入“乐之者”的境界,使之与自身的教学融为一体,其教学效果便自不待言了。
(二)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蕴含着无数的审美宝藏,她将唤起大学生无比美妙的审美体验,使政治理论课教学收到神奇的教学效果。
首先,从教学内容讲,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挖掘其间蕴含的审美要素,用此去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其从中得到相应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体验。比如,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学科性质的合规律性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其“真”的魅力是完全可以征服学生,打动学生的。举例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思维及其方法,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均是具有强大的真理的逻辑力量的。学生完全可以从中体验科学真理的美感,而为之倾倒。再比如,在讲授邓小平理论时,教师一方面可以从该理论所带给中国巨大的历史变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去感染、打动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该理论的产生,展示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所包蕴的人格之美、人品之美、智慧之美,从一代伟人身上感悟崇高之审美感,等等。
其次,从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创设出富于审美魅力的课堂教学情景。纵观我国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可以看到,为什么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的教师能从课堂语言、教学节奏、教学结构、教学氛围、教学机智等环节入手,创设出活泼、热烈、富于创造性、生机盎然的教学情景,用政治理论课特有的审美魅力,牢牢吸收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步入真理群峰,饱览秀色,乐而忘返。而有的教师则讲述干巴、枯燥、刻板,使课堂氛围冷漠、压抑、死气沉沉,令学生大倒胃口,而遭厌弃。究其原因,与教师能否把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审美要素、审美机制,运用其提升教学的艺术水平,从而提高其教学效果,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心理学各科之间动因之间,有着天然的逻辑关系。如果能清晰地把握这种逻辑联系,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教育策略,运用其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才能更具针对性,才能更符合大学生的多元心理需要,因而才有可能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