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实效性对策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实效性对策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实效性对策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高校德育课程安排上看,各地高校都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上进行着出色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等学校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教育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重知识灌输,轻实践教育。知识的灌输固然重要,特别对青年大学生,认知是行为的基础。但是德育教育并非是纯粹的知识体系,它需要实践的价值体系。要将家庭、学校和大众媒体灌输式传播的思想道德内容内化为理想信念,并成为个人道德行为习惯,必须通过道德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其次,重教育形式,轻实际效果。思想道德教育虽然在学校教育中占一定比例,但主要以课程形式呈现的。课程也往往流于形式,成为教师讲台上倡导道德风尚、学生台下听道德风尚的故事,至于是否真正进入学生大脑,是否落实于行动,无人关心。再次是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交流。教育需要传授与接受的完美结合,成功的教育必须有教育者启发和受教育者的回应,双方共同配合才能实现。我们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居高临下,采用单向灌输方式,没有认真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脉搏,也忽视受教育者的参与,将他们放到一个完全被动的地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思想上、心理上的沟通交流,必然影响教育效果,难以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最后,重业务素质提高,轻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统一,缺一不可,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但是,在相当数量的人们观念中,仍然以业务素质、特别是成绩优劣作为评价其综合素质的标准,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再次是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凭评价者个人的主观印象和臆断来判断和评价,所以,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找熟人找关系要高分的现象。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误导对于德育教育,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级教育机构都一贯非常重视。从德育教育的外在形式上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德育课程一直都在开设,但以实际效果上,又非真正重视。在小学里,德育课是被当成副科目来开设的,而往往是由非对口专业的教师开设,课时及内容安排较随意,内容组织也不严密。最具有德育教育针对性的课程是初中、高中阶段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初中政治课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总目标:“本课程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高中政治课中,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列为它的必修课程,并规定了本课程的总目标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为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力、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规定的教学总目标上看,初高中政治课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惯性控制下,政治课完全体现为考试“分数”,即以对政治课中所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来评价学生,而对该课程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却无法从中、高考中得到验证。而从政治课课程标准上看:德育教育更多的应该是“体验式”的接受教育,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却是只“知”不“行”。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高无法检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学生对政治课的理解出现偏差,只要一提起政治课,学生们就想到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进入大学阶段,一旦接触政治课,中学的阴影立即浮现,进而对它产生排斥情绪。

(二)德育教育目标远大宽泛,内容略显空洞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价值的多元化选择,德育教育不论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跟不上形势,存在着目标远大、内容空泛、道德理想和社会现实相矛盾、道德认知和日常行为脱节等问题。“我们目前开设德育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无疑是正确的,超前的,先进的,但关键是‘太高、太远’,令人可望而不可即。”就德育教育的目的而言,学生最为本质的需求是通过学习这门课来提升个人生存价值和生命的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自由、自主的道德主体。可是由于教学目标过于高远,教学内容过于空泛,加之忽略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使得教育过程与社会的实际相脱节。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不强,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这种道德愿望与行为的脱节,使得学生很难将书本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就无法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求,反而产生了“我厌学”的消极心理情绪,以致排斥和抵触这门课。

(三)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从目前高校在德育理论课安排上看,各个学校对德育教育都很重视。从抓德育教育工作的机构上看,校党委书记主抓德育,班主任、辅导员直接参与学生日常德育工作;党委宣传部、校、系团委、学生处、科等处室也参与并负责部分德育工作;马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等教学部门具体负责德育课教学。学校每学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活动,但不是每一次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其真正愿意参与其中。因为活动的安排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布局,各部门自行其是,合作较少,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很多德育活动都流于形式。各部门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的目的仅是完成某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至于要达到何种效果无人去关注,结果造成一种形式上很重视,事实上重视不够的局面。

三、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中存在“虚化”、“弱化”、“大化”等现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它所肩负的职责、任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鉴于此探寻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显得非常重要。

(一)转变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属强迫教育,将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思维模式强加给学生。而当今遍布高校的90后大学生,是在日益多元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思想独立,思维方式开阔,创造能力较强,强迫教育只能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德育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德行形成与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逐渐经由自身构建出来的,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自身的有效吸收,从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灵并表现在自己的行动当中。树立主体德育教育观念,就是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只有当学生成为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德育观念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道德观念的涵化与内化。德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服从,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原则灌输,而是应在顺应学生主体需求的前提下形成道德思维、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了解学生道德需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应对学生宣布教条式的道德戒律,提出超越个体承受能力道德要求,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恰恰相反,应该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要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使其在探索与反思中形成道德认知,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实现自主的道德践履。

(二)教育目标具体化,内容实际化在新的德育形势下,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的目标,将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内容实效化,以此来强化德育的效用。首先,“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行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礼记•大学》中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古人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先“正心”,然后“修身”,再“齐家”,这应该是我们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的德育才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导,也就是说,思想道德教育要着力在“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方面做文章,从最基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容一貌来规范;从如何做好一个大学生抓起,然后,扩大到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大学德育是要达到生活实践中的道德自律,唯有在生活中把我们的道德价值观、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诉求,大学生才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其道德品质才能生成。离开生活,大学生就无需求可言,道德品质的生成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者,而生活正是道德教育赖以发展的真正平台。”其次,德育应该把人引入未来可能的生活世界,给学生以一种预知的指导。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他们都要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通过他们的付出获取生存资源,体现个人的价值。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状态下,道德价值选择是多元化的,但是道德价值的最佳选择,却是一元的。作为针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将现实社会中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道德价值体系中作出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又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道德价值选择。德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把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与道德原则,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将正确的道德观落实到实践当中去,内化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去。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理应在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上高人一筹。

(三)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德育的践行工作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绝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它还体现在与德育教育工作相联系的高校其他部门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中。高校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应该将道德教育放在一个“大道德”的视野下。高校应该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学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三位一体”的队伍,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干部及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实现了道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专职人员有机结合,解决了思想道德理论课专职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思想实际、成长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建立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检验机制,做好道德践行的劝勉机制。在大多数高校中,学生的“德行”无法体现,也不去评定,这就导致大学生看中的是自己专业的成绩,而对自己的“德行”却放任自流。其实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学生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结果到头来“事”和“人”做不好。因此,应该建立学生德行的评价体制,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参照具体的德育目标体系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思想走向行动,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作者:王晓惠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