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论文

1校园文化与德育

1.1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校园环境为载体,有广义的校园文化和狭义的校园文化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指的是由师生、后勤行政人员等校园主体共同形成的校园价值观,并反映在认知或实物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具体文化形态。狭义的校园文化由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部分构成[2]。校园物质文化以物质形态直观表现出来,如校容校貌、校园建筑、校徽、校旗、校园标志、校园雕塑等,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育人观、治学观等内容,是校园群体的主导意识形态,以校训、校风等方式表现出来,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包含教学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校园内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规范和约束作用,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德育

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学校将被社会所肯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意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并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优良素养。学校需要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渗透特定社会或阶级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传道,所以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的特点。从德育的基本内容来看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部分[3]。

1.3校园文化和德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校园文化建设展开的依据,德育工作反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开展得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展开。

2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教育作用

2.1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生活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这些思想观念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学生的得到素养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迷茫、道德标准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侧重于学生人生价值和生活追求的引导上,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德育是人才培养深层次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的作用,既不是被动的,也不是传真式的中介,而是需要校园师生的主动参与,要靠长期的影响来实现。

2.2激励作用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反映校风、校貌和师生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意识形态。当学生置身于洁净优美、高雅怡人的校园环境中,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沉浸在崇尚美德、朝气蓬勃的精神氛围时,心态会受到影响,心灵会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陶冶。所以说优秀、高雅的校园文化反映的是健康向上的校园整体意识,在尊重理解师生的基础上,学校的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励全校师生,正是校园文化“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魅力所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健全学生的人格。

2.3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校园文化犹如磁场般对学生产生向心力、凝聚力,这就是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凝聚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富有内涵的校园标识、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是连接学校与师生的纽带,唤起师生共同的情感归宿,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也是学校与学校间的重要区别。空洞的说教不能代替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情感归宿,如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是我校的校训,反映了我校立信求实、勤奋努力、崇尚美德的校园风貌,是“立信人”的精神标志,对师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体现校园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传统风格。

2.4规范作用

学校的发展目标、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这类校园制度文化会对学生产生规范、制约作用,学生对校园的制度文化也会产生认同感和义务感,自觉地用规章制度来评判是非、对错,以此规范和指导自身行为。在科学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下,学生处理具体事情,就会依据相应的道德准则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校园文化是先进思想、崇高道德积淀的沃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在这样的群体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规范。如果说校园的制度文化对学生形成了硬规范,那么校园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形成了软规范,在一个奋发向上、斗志昂扬,校园整体风貌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对那么思想道德修养较低的学生起到矫正作用,在群体规范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以德育的角度来定位校园文化,大胆探索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可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职业院校往往偏重与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崇高美德、富有人文关怀思想的熏陶,为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搭建了新型载体。

作者:张燕红 单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