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效性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进一步完善学科德育的内容
1、学科德育教学的开展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高中的学生思维方式不成熟,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可能会使认识出现误区。这些误区又支配着他们的行为给德育工作带来挑战。中学生的心理可归纳为矛盾性、盲目性、随意性。矛盾性表现在他们一方面朝气蓬勃,有活力要求进步,但因心理不成熟极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怕吃苦贪图享受等错误思想倾向,或有时他们雄心勃勃,誓要做出一番作为,但在遇到某种挫折和困难时容易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盲目性、随意性是指生活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做事情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步骤,办事情没有耐性,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此,一方面要落实“四有”德育目标,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再次,要充分发掘本地区、本学校的德育潜力,帮助他们建立爱家乡、爱学校的信念,让他们自觉立志成为建设家乡事业的接班人。
2、学科德育教学的开展要明确德育的重点
(1)深化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人们的思想,提高德育的时效性。(2)深化学生思想与德育体系创新,树立“德育就是质量”观念,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落实学科在德育中的作用,实施全员育人。(3)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从培养爱国情感做起,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和形式,精心设计并组织新颖鲜活的道德实践活动。
二、学科德育教学的开展要进一步明确德育重点内容
1、学科德育内容
学科德育指学科德育注重把德育的要求通过学科教育进行渗透,这种渗透要具有科学性、自然性、有效性。有的任课教师把德育看成是额外负担,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再加上应试教育更偏重升学率,因此使课堂教学的德育问题未能得到扭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内容中除了有显性的或隐性的德育外,社会赋予了德育更深的内容,因此,学科德育应从学科特有的育人因素考虑。
2、学科德育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二者的关系既有显性也有隐性。显性关系是指德育的内容通过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例如:小学思想品德课,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这些学科本身就是德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否起到德育的作用,要看教师对它的把握和运用,如果加以充分的利用,则可较好的实现其育人功能。隐性教育是指德育的内容与教材知识点不直接挂钩,而蕴含于教材内容中,需教师提示挖掘出来。因此隐性德育的包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教师文化底蕴的深浅取决于教师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及政治敏感性。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科教师继续探索,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与身心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素质促进学生在德育上的发展。
三、学科德育的实施
学科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广泛,但难以统一。当前,我们主要把德育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下面依次阐述。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爱祖国联系起来,要树立学生国家意识,确立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国家
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培养民族团结互助精神,培养公民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各学科要根据自己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倡导民族团结,人心凝聚的精神。
3、行为规范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学生学习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文明礼仪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行为惯犯意识,做自觉守法的好公民。
4、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
良好的意志品格对学生的一生起重要的作用,各学科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学校德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这也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也需要各学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及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而学校教育在其中是桥梁和纽带,学校应站在民族振兴的全局角度上实施德育教育。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三方主动沟通,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中学生德育教育的落实。
作者:谢玉新 单位: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